重要的话说三遍
重要的话说三遍,这句话已经越来越广为人知,那么我们就要思考了。为什么要说三遍呢?说三遍有说三遍的必要性。如果只说一遍不说三遍,重要的话可能就传达不完整,就有可能误事。在信息传播理论上。如果原始信息量是100的话,每传达一遍,接收者能有效接收的信息可能就是70~80%。也就是说接收的信息是不完整的。遗漏掉的那一部分,有时也很重要。如果说两遍,漏掉的信息就会少很多,说三遍漏掉的信息就更少了。这样就可以保证信息的传播更完整。看着后两遍是多余的,其实是有用的多余,它能使信息传递更可靠。其实“重要的话说三遍”这个句话里的三只不一定就是“一、二、三”的三,它可能指的就是多,也可以4遍、5遍、6遍、还可以是更多遍,总而言之它需要有用的多余。
复习的重要性
除了传达信息要求有重复冗余,其他方面也会要求有一定的冗余。比如在教育上有“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古训,还有复习的时候,要在没有遗忘的时候复习,也就是及时复习,还有经常复习。因为人们都是会遗忘的,所以为了把信息记忆完整,就需要多次重复学习。学习的次数越多,记忆的信息也就越完整。教育方面还有一个词叫“过度学习”,也就是要学习知识的话,需要多次辛苦的学习,比如大量的重复记忆和大量的重复训练,这样即使遗忘了,也不会遗忘太多,从而保留更多的学习成果。
确保摧毁
在军事上,第一个故事。传令时经常有这样的要求,就是传令兵在传令的时候,传达命令的人说一遍,然后让接受命令的人再复述一遍。如果不能完全复述,就需要再传达一次,直到能够完全复述为止。这样“一个命令多次传达”的方式,也就是有用的多余。它可以使命令的传达更完整更可靠。
第二个故事。军事上对重要目标要求确保摧毁。假如每一发炮弹的命中率是60%,那么两发的话就是1-40%*40%=84%, 三发炮弹的话就是1-40%*40%*40%=93.6%。所以要想把敌机击落,那么往往都是几发包炮弹齐射。这比只发射一发炮弹命中率高很多。有人说,如果第一发炮弹就已经命中,其它炮弹不是就浪费了吗?其实这不是浪费,这是有用的多余,是为了确保摧毁目标而做的动作。如果没有达到目标,那么今后的损失就会比这几发炮弹多好多倍。
多路供电
在很多医院做手术的时候需要确保供电,这时如果只有一路供电线路,那么电路出现故障以后,手术就可能失败,往往会造成生命的代价。那么,为了保证手术成功,往往要求有两路、或三路供电线路,一条线路出现问题,其它线路顶上,也就使损害降到最小。
在贫穷的时代,人们做事情的时候往往只要能做成就行,不舍得花太多的钱,购买多余的闲置备用的装备。造成的后果就是如果设备损坏,那么就会耽误很长时间,现在国家经济发展了,人们的经济条件改善了,在购置医疗设备的时候往往就会多买一些。正在使用的设备一旦出现问题,可以立刻更换零件或者是换另一台设备,这就保证了工作的可靠性。
储备人才
在一些重要的岗位上,往往一个人或少数几个人就可以完成,但是在配置人力的时候,往往多配置一个人。这样做就是为了当有人出现问题的时候,备用的人可以随时顶上,从而使重要的岗位始终有人在正常工作。学校里老师的配置也是这样,某个学科本来只需要那么5个老师,现在就安排6个老师,如果5个老师中有一个老师因为有事无法上课,另一个人可以顶上。假如没有安排冗余的人,那么5个老师中一旦有一个老师出现问题,那么,几十个甚至上百个学生,就没有老师可以教他们了。
在国家组织的考试,如:研究生考试、高考、中考、公务员考试等,监考员的人数都会多一些,叫备用监考。遇到监考老师去厕所,临时有病或其他事情不能监考时,就用备用监考顶替。
收集信息
人们在传递信息的时候,往往需要同一个信息需要传达多次,那么在收集信息的时候,同一个信息也可以设置为收集多次,比如说要收集一个人的身份信息,往往需要填写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日和身份证号,那么身份证号里就已经包含了性别和出生年月日,为什么还要再输入性别,出生年月日呢,这是为了保证信息的可靠性。如果性别和身份证号里的性别代码不一致,那么就会发现出错了,如果年月日和身份证里的年月日信息不一致,那么信息也会显示错误。如果只收集身份证号的话,一旦身份证号里的性性别和年月日信息有问题,是没办法立刻发现的。这样就降低了信息的准确程度和可靠性。
重复训练
人们要想养成习惯的话,最短需要21天,最长需要半年,一年甚至更长时间。同样的行为,需要多次重复,大量的重复是有意义的重复,有利于养成习惯。体育运动员在训练的时候,往往一个动作需要重复很多次,特别是乒乓球运动员,一次训练挥拍动作就要做上千次。这些动作都不是多余的,都是为了把正确的动作练成自动化提高可靠性。跳水运动员跳水也不是说只跳少数几次,而是每天都要跳,一连跳很多天。这样跳水的动作才能固定,形成自动化动作,在比赛的时候就可以更很有把握的取得好成绩。
中庸之道
所有的事情在。往往有利也有弊,那么如果重复的话太多就会给人一种啰嗦的印象,而啰嗦往往使人感到枯燥,心生厌烦。这样我们在确定重复次数的时候,就需要在完整传递信息和不啰嗦的之间,综合考虑,做一个平衡。这就是辩证法,也是中庸之道。
人们可以使用多种媒体传递信息,如视觉、听觉、触觉等,不同的媒体传递信息的效率不同,如果能够选择更高效的媒体,就可以较少冗余。听觉效率的,需要多说几次;视觉效率高,可以少看几次;多种媒体综合应用,效率更高,可以减少冗余。
有些重要的信息,必须记牢,还可以增加信息,使信息便于理解记忆。如把几个抽象的词,经过添枝加叶,编成故事,更容易记忆。添枝加叶的时候,扩大了信息的冗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