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硅谷变“诈骗帝国”?印度码农“技术复仇”,专坑美国老头

世界脉搏 2025-03-29 16:09:19

印度程序员集体“转行”搞诈骗?这事儿听起来魔幻,但还真就发生了。瞄准美国老头老太太的钱包,两年就卷走两百亿美元,这可不是小数目。咱今儿就掰扯掰扯这背后的门道。这帮程序员,放着好好的代码不写,跑去搞电信诈骗,图啥?说白了,一个字:穷。

印度那地方,虽然顶着“亚洲硅谷”的名头,程序员一抓一大把,但僧多粥少,竞争那叫一个激烈。好多程序员辛辛苦苦码半天代码,到手的工资也就一千多人民币,在印度大城市也就勉强糊口。这要是搁咱这儿,估计连房租都交不起。

你说,这日子怎么过?吃顿火锅都得算计半天,更别提啥诗和远方了。眼瞅着电信诈骗来钱快,干一票顶一年,这诱惑谁能顶得住?于是,这些“高智商”人才,就走上了歪路。

他们搞的这套可不是简单的骗术,那技术含量相当高。什么技术支持伪装、社交工程、网络钓鱼,一套套组合拳打下来,美国的老头老太太们根本招架不住。就跟咱们这儿的“杀猪盘”似的,只不过人家玩的是“技术盘”,靠的是代码,不是剧本。更绝的是,有些诈骗团伙,连美国本土品牌的客服流程都模仿得惟妙惟肖,简直可以以假乱真。你说这气人不气人?

其实,这事儿也不能全怪程序员。印度的就业环境,那叫一个卷。大学扩招,培训机构遍地开花,程序员跟下饺子似的,一年好几十万往外蹦。但市场就那么大,僧多粥少,狼多肉少,最后大部分人都成了“代码民工”,累死累活挣不到几个钱。你说,这让人怎么活?一边是正规公司996的福报,工资还不够塞牙缝;另一边是诈骗团伙高薪招人,时间自由,还能分红。这选择题,小学生都会做。

更让人无语的是,印度政府对这事儿,基本就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你想啊,受害者都是外国人,跨国执法本来就麻烦。再加上这诈骗产业还“贡献”了不少GDP,一些地方政府干脆就装糊涂,权当没看见。

这下好了,程序员们发现,写个诈骗脚本比修补程序漏洞来钱快多了,干脆就扎堆搞诈骗。曾经的“硅谷梦”,变成了“骗局帝国”。美国人估计也挺懵的,本来想找个便宜的程序员外包点活儿,结果钱没省多少,反倒被骗了个底朝天。这就好比,本来想请个保姆做饭,结果保姆把家给搬空了。

这事儿也给咱们提了个醒:技术这玩意儿,是把双刃剑。用好了能造福人类,用歪了也能祸害一方。归根结底,还得看怎么用。印度程序员的“技术复仇”,说到底,还是社会环境出了问题。要是能给他们提供更多就业机会,提高工资待遇,谁愿意去干这掉脑袋的勾当?路,还得一步一步走。饭,还得一口一口吃。别总想着抄近道,小心最后把自己给绕进去。

1 阅读:28

世界脉搏

简介:把握国际局势,感受世界跳动的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