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驾/静态体验领克Z10四驱智驾Ultra

草莓酱说汽车 2024-11-30 02:37:40

试驾车型为全系顶配,指导价29.98万的四驱智驾Ultra版,电池容量95kWh,CLTC综合工况续航702km。

(❗注:仅代表个人观点和当前试驾车车况。)

试驾车是晨曦蓝+黑色车顶

试驾完回店里拍的

走坐后排时拍的

【动态—动力表现】

先锋路这边试驾车是全系顶配指导价29.98万的四驱智驾Ultra,官方显示百公里加速3.5秒。在试驾过程中,我并没有一脚一脚大电门地来感受这台四驱车型的提速,首先是因为顶配四驱较高的售价估计是少数人的选择,参考价值较小;其次就算是百公里加速5/6秒的后驱纯电轿车,加速超车也是没啥问题的,不过不太会有四驱纯电车型那种一下子射出去让人会晕眩的体感。

说回这台四驱智驾Ultra,它的动力放在标准模式下是线性的,踩多少电门车就会有相应的动力释放,动力不会有阶梯式地增长。电门反应还好,不会特别灵敏,但试驾中在堵车工况时,我小开合度踩油门,车辆反应会慢一些,要等一会儿车才会往前走。

我个人感觉如果说您对动力没有特别极致的要求,或者像我们在东北需要应付冬季冰雪路况时,后驱版车型的动力是完全能够满足日常驾驶的。当然,我指的是像Z10这种顶配是四驱、其他配置都为后驱的车来说的,像蔚来ET5那种全系四驱的车型来说,咱也没有后驱版的选择,那当然很好啦。

【动态—底盘】

试驾车配有空气悬挂和CCD连续可变阻尼电控减震,另外还配了21英寸大轮毂和米其林轮毂,无法代表其他几款普通车型。

底盘首先是很整很扎实,过坑过坎没有松散的感觉。试乘时我先坐在了后排,能感受到路感是相对清晰些的。底盘对于横向晃动抑制得不错,在前后轴车轮非同步碾过火车道时,车身横向晃动也就一两下,不会说左右晃个没完脑瓜子一直晃。在过严重破损路面时,前轴没有松散的感觉。在过较短的长波起伏路段时,后轴对于余震的控制一般,后桥在车过去后还会再小幅度地上下呼扇两下。

滤震方面,顶配车型配的是米其林轮胎,对于小的路面输入振动(如接缝和石子等)隔绝得还不错,但由于底盘整体是偏运动调教,对于破损路面激励(如火车道等)引发的振动则抑制得一般,但我感觉传递到座椅上的振动不会让人不适,不是那种邦邦硬的体感。

总的来说,放在这价位来看,Z10底盘要是能再舒服点就更好了,或许是为了和运动的外观造型相匹配,所以把底盘弄得有些偏硬。

对了,领克Z10作为吉利家族纯电轿车一员,它的舒适性没有吉利银河E8和极氪007那么好,底盘要偏硬些的。

【动态—转向】

全程依然是标准模式,我个人感觉低速时转向有些沉,高速时助力变化不是很明显,整体的随速增益一般。

回正能力和速度没啥问题,很自然丝滑地回正,但回正力矩好像有些大,回正后再转动方向盘改变行进路线时,感觉方向盘在往中间拽,但这种感受很小,不影响正常驾驶。

力矩空行程还好,方向盘轻轻转动后力矩就会增加。

【动态—隔音】

说到隔音就又得说顶配的米其林轮胎,胎噪隔绝得还不错,坐后排是胎噪也不闹人。风噪抑制得也不错,放在这种无框车门的轿跑车上来说,风噪算隔绝得不错了。

【静态—外观】

外观估计是大家喜欢Z10的一个重要原因,溜背+大轮毂太帅了,不过个人建议一定要选21英寸大轮毂,这样视觉效果更饱满,我看标配的19英寸轮毂变小后,轮胎扁平比扩大到50,这小轮毂+大扁平比真是和大轮毂没法比啊。不过选大轮毂变帅后,需要注意薄的胎壁会一定程度上增加用车成本。

店里展车配的是21英寸大轮毂+米其林轮胎

轮胎尺寸255/40 R21

Z10整体是很低趴的,尤其是前脸,没有极氪001那么厚实。两条竖着的小灯也不再像07那样相连,而是最大程度上保留了概念车上的造型,变成平行的、分开的了,大灯组放在了下方。虽然是分体式灯组,但视觉中心依然是上方的两条竖着的灯带,这样看着就不会很奇怪了。

店里展车是朝霞红+黑色车顶

乍一看前脸是非常别致的

车侧和后侧是Z10最帅的角度,圆润、饱满。大家自行看图吧。

尾灯示宽灯点亮状态

尾灯示宽灯关闭状态

这是空气悬挂最低状态下的车身侧面姿态

车前机盖和风挡中间、后尾门上有一条条竖道,这也是从概念车上传承下来的,我个人感觉没必要,就起到个装饰性作用。

尾灯是由若干小块块横着组成的贯穿式灯带,辨识度很高。

尾翼关闭状态

尾翼开启状态

顶配还有尾翼,时速超过70km/h后,尾翼会自动升起。

【静态—内饰设计】

Z10内饰中控台整体布局和领克家族其他车型类似,都是以中控大尺寸互联屏为中心,不过Z10的仪表盘是和空调出风口融为一体的窄窄一长条,看起来更为简洁统一。

仪表盘是一细长条 虽然窄 但显示信息够丰富

氛围灯带在空调出风口区域上方,门板上的的氛围灯也是隐藏起来的,起码看起来并不突兀,没像有些车那样在中控台和门板上直接挖出来一长条氛围灯,感觉是在设计内饰时就把氛围灯设计进去了的。

中控台上的氛围灯融合得很棒

这次到店把两种内饰配色都看到了,“清晨”是浅米色和灰蓝色拼接,“破晓”是浅棕咖色和灰蓝拼接的。个人感觉这俩颜色配上内饰材质,实际视觉效果一般,起码没有007那么好。

“清晨”内饰配色 整体是浅米色居多

“黄昏”内饰配色 整体是棕咖色居多

氛围灯是隐藏在车门板内部的

Z10作为轿跑车,采用无框车门,并且全系除最低配外,其他车型均配有后排隐私玻璃。

【静态-方向盘】

方向盘应该算是异型的,平底+平顶,上方平的部分没有下方的长。3/9点有些过宽够厚,不太好握。多功能按键两侧各有一小条玫瑰金装饰条,摸着不太舒服,而且会有些咯挺,这貌似也是个装饰性的设计。

方向盘特写

方向盘特写

这是我说的方向盘上的玫瑰金装饰件

做工用料方面,车门板最上方深灰蓝色区域是类似泳衣材质,下面是有软填充物包覆的;再下方灰色区域是仿皮下面包覆海绵,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海绵行程(薄厚)并不一致;再下方杯架区域是硬塑料了。中控台上方大面积都是科技布材质包覆着,与氛围灯衔接区域是和车外竖着饰条一样的样式,好在是黑色的,看着不突兀;再往下是大面积的仿皮包覆,也是软的。

门板上方和中间车窗按键附近都是软的 下方杯架区域黑色的都是硬塑料

门板上中间浅色区域 仿皮下方的海绵行程不一致 车门开启按键前方区域海绵很薄

前排座椅后面也有仿皮包覆,是软的。

前排座椅后面也有仿皮包覆

后排座椅最外沿,与车门衔接处,在车身内部也有仿皮下裹有海绵包覆着。

就是这个位置也是软的

后排出风口附近浅色区域包了一层科技布,下方深色区域就是硬塑料了。

后排出风口周围区域包了一层皮子 不是硬塑料

展车车顶内存翻毛皮的。

车顶是麂皮绒的

后视镜在门板上有实体按键,好评。

后视镜在门板上有实体按键 好评

仔细看车上竖着和横着的仿皮相连区域有点褶皱 无伤大雅

仪表盘下方区域不是硬塑料 好评

副驾前方手套箱里面没有植绒,这点有所欠缺,放东西后车一晃很容易发出撞击的噪音。

【静态—空间】

前排调至我187合适坐姿后,后排腿部空间1拳4指。头紧挨后排头枕时,头部已贴在了全景天幕上。

主驾调整到我身高187合适坐姿

此时后排腿部空间

腿部空间大约1拳4指

【静态—座椅】

前排座椅包裹性对于我这种体格子偏大偏宽的人来说还可以。

前排座椅展示

但前排座椅有个问题,以我187身高为例,坐垫角度调到最上翘时的腿部承托还不错,但坐垫最前端还可以单独向前调节,这本是一个能给我腿部提供相当充足支撑的配置,但全毁在这个可以向前单独调节腿托有个很咯挺的楞子上了,而且就是这位置收回到最内,与坐垫紧贴一起时,依然能感受到这道楞儿的存在,非常的明显。这么看的话,座椅坐垫这个可单独向前延伸的腿托有些弄巧成拙了。好在这个可延伸的腿托只有顶配标配。

就是我画的区域 有一道凸起的楞

后排座椅填充物饱满厚实,但不是软趴趴的感觉。后排座椅靠背略直,坐垫承托一般。

后排座椅展示

作为全系顶配车型,全车座椅配置特别丰富齐全。主驾座椅8向电动调节,副驾座椅6向电动调节,前排座椅还配有4向电动腰托、通风、加热、记忆和按摩,再有前排座椅坐垫还有上面提到的电动延展;后排座椅也有加热、通风和按摩,是在后排中央扶手上的一小长条液晶显示屏进行调节。

【内饰-储物空间】

储物空间还算可以,车门板上有一长条杯架;中控副仪表台上有两个手机托盘,后面有两个杯架,下面是开放式储物格;副驾前方一个手套箱;中央扶手箱进深相对大一些。

中控副仪表台下方的开放式储物空间

副驾前方的手套箱

副仪表台上的两块托盘和后方的杯架

中央扶手箱进深不错

【内饰-中控互联屏】

现在国产新能源车型的车机系统使用起来一般都不会有啥大问题,操作逻辑也都是那一套,所以大家看图片感受一下吧。

0 阅读:8

草莓酱说汽车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