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鲁比奥,可能很多人脑海里会浮现出“反华急先锋”四个字。这个标签可不只是空口白话,几年前,中方就已经因为鲁比奥的一些不友好言论,将他列入了制裁名单。
如今,他担任美国重要职位,大家不禁要问了:中方会不会解除对鲁比奥的制裁呢?这个问题最近成了外界讨论的热点。有媒体猜测,既然鲁比奥已经从参议员转到了国务卿的位置,身份发生了变化,中方的态度会不会有所松动?外交部并没有给出明确的答复。它只是强调:制裁是针对那些损害我国利益的言行,不是针对个人的啥特别原因。所以,你要是继续“伤害”我们,那制裁是肯定不会解除的,别想得太多。鲁比奥自己是怎么看待这场“制裁风波”的呢?据说,他在参加美国参议院的提名确认听证会时,特别抱怨了中方的制裁,言辞间透露出一丝丝无奈和心塞。他的意思大概就是:我不过是说了几句不太合适的话,你们就给我来这么一手,未免太过分了吧!他在担任参议员时,可是时不时会发表一些对我国不友好的言论,换成谁,估计都得心里有点不舒服。除了中方对鲁比奥的态度,别的国家怎么看待他也是焦点之一。最近,日本外相岩屋毅就对鲁比奥有点“震惊”了。他本来以为鲁比奥是个“强硬派”,就是那种不折不扣的反华立场的代表。可结果呢?在四方会谈期间,鲁比奥发言时表示“四方安全对话并非针对我国”,这可让岩屋毅大吃一惊。
鲁比奥能这么表态,也算是让人有些刮目相看。在过去,他可是给外界留下了“对华强硬派”的深刻印象。可是,谁能想到他会在公开场合这样表达呢?这真是让人琢磨不透。说到鲁比奥的转变,不能不提他最近的职务变化。从参议员转为国务卿,这一转变不仅仅是个职位的升迁,是角色的全方位换位。之前他在参议院的时候,为了能争取到某些利益,话语上有点过激,言辞上不太友好。可现在他担任国务卿,不光是代表自己的立场,还得代表整个美国政府的利益说话。这一身份变化可不小,鲁比奥也得做点“修正”了。以前那种直言不讳的风格,恐怕不能再随便用了。如果他在公开场合再来一波对华强硬的言辞,恐怕会让人觉得不太合适,甚至影响美国政府的形象。特朗普再度进入白宫后,大家都发现他的对华态度明显温和了不少。以前,特朗普嘴巴里不时冒出一些激烈的对华言辞,可现在他开始更注重和我国保持良好关系,经常说一些“友好”的话。鲁比奥现在的政治处境其实也挺微妙的,虽然他已经担任国务卿,但特朗普的支持者并不太看好他,觉得他并不完全符合“美国优先”政策的要求,甚至有人认为他太过温和,难以激起支持者的热情。美国媒体的分析指出,如果鲁比奥能在国务卿的岗位上干满一年,是个奇迹。如果鲁比奥不能在特朗普的政策框架下妥善行事,恐怕他的国务卿之路不会太平坦。
尽管鲁比奥的“反华”标签早已深深地烙在了他的身上,但不可否认的是,政治斗争中,时机往往决定了一个人的态度转变。虽然鲁比奥现在会表现得比较谨慎,想方设法与我国保持“友好”关系,但谁知道在适当时机,他是否会再度采取强硬立场?
抛弃幻想,全力准备与美一战。
再过50年都难以一战!
不是卢比奥吗?怎么变成鲁比奥了?这年头自媒体瞎改名子,有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