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平轩
编辑|平轩
他出身于贫困家庭,父母双亡,跟随哥哥生活,苦读寒窗十二载,眼看大学就要毕业,他却选择在公园自缢身亡,把生命永远定格在那片偏僻公园深处。
谁也没有想到,一个大四准毕业生,却选择在公园自缢身亡,他经历了什么?为何采取极端的手段对待自己?这一切看起来似乎都是那么神秘那么明显。
西安市公安局高新分局警情通报9月9日,西安市公安局高新分局发布警情通报:2023年9月7日6时许,接到群众举报电话,有人在西安雁塔区唐延路遗址公园内自缢,现已排除刑事案件,针对网传缴纳培训费用的贷款发放是否涉嫌违法违规问题,待进一步核实后向社会公布。
据警方通报,死者是张某,23岁,为陕西安康市安康学院大四学生,警方说得很清楚,他们经过勘查现场 、走访调查、查看视频资料、勘验电子设备,确定张某系自缢死亡,排除刑事案件,请大家不要再猜测,死者张某确定为自缢身亡。
张某哥哥发声:弟弟的死和培训有关9月7日,死者的哥哥张先生爆料,几天少刚和弟弟通过电话,为何就阴阳两隔?
据张先生介绍,他们父母双亡,家里只有他们兄弟二人,弟弟在安康学院读数字媒体专业,弟弟在西安去世,是因为他和同学一起在西安参加一个培训,在一家千锋教育的培训机构上课,弟弟曾经跟他提及这个培训,需要花费1.7万余元,但他觉得花这么多钱参加这个培训实在太贵了,就表示反对,后来他得知,为了参加这个培训弟弟办了贷款。
张先生拿出和弟弟的聊天记录显示,是一种分期还款方案,贷款金额为17290元,还款时长12个月,月还款金额1700.2元,本息总额20402.2元,利息总额为3112.2元,具体哪家贷款机构,张先生未提及。
交了学费,但未签订相关合同千锋西安老师介绍,他们确实收到了张同学的贷款费用,但因其本人仍未提交培训合同相关资料,所以还没签合同,是这个培训唯一一个没签合同的学员,但这不影响学员正常参加培训课程。
据悉,陕西安康学院和千锋教育签了校企合作培训协议,6月30日至7月9日学校曾安排这批学生到千锋教育进行“实训课”,张某因要继续培训,经申请后未返校。
安康学院简介安康学院是陕西省安康市唯一一所全日制普通公办本科高校,也是陕西省首批转型发展试点高校之一,由陕西省教育厅和安康市人民政府签署协议、共同合作共建的应用型本科人才为教学任务的高校。
安康学院前身是1958年创立的安康大学,由于国家经济困难,学校于1963年停办,直到1978年恢复办学,并重新命名为“陕西师范大学安康专修科”,2004年原安康教育学院、陕西省安康农业学校一同并入。2006年2月经教育部批准,学院正式升格为本科院校并更名为“安康学院”。
大四学生就业需要整个班再次培训吗安康学院本是公办应用型高校,学生大四毕业,还需要整个班到西安千锋教育再次培训吗?虽然学校和千锋教育签订协议,短期冲刺可以好就业,那么,请问高校存在的价值又如何体现呢?
虽然安康学院作出解释,“根据学院规定,针对大四学生参加这类培训的需求,学院认可双方课程置换,培训结束后考核成绩会通知学校,学校认可培训考核”,但网友仍存在质疑。
网友问到,学了4年还要花1万7培训,那你4年教了个啥?假如少数人想提升还可以,整个年级都要参加是咋回事?
写在最后:
张同学的死也许和贷款有关,实际上反映了我们高等教育的缺陷,专业设置是否合理、校企合作是否真正落到实处?请相关单位好好思考,
他还是个孩子,学校和贷款机构脱不了关系
还没进入社会的学生,接受到了社会的毒打,腐烂的企业乱伸鞭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