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约翰的农场”

周末,在遵义新蒲新区芳华里3536文创园里,“约翰的农场”又迎来了一周最热闹的时段,阳光透过树荫,斜斜洒在地上。这边,孩子们踩着光斑奔跑、嬉戏;在农场另一处,小朋友们捡起地上树叶,喂起了围栏里的小毛驴;还有的小朋友,在老师的带领下做起了手作。

与孩子们的嬉戏、玩闹形的画面成鲜明对比的是,树底下的户外露营椅上,有孩子的家长正悠闲地坐在一处品尝咖啡;有的正与友人热聊,不时传来一阵阵笑声;还有的家长端坐在笔记本面前,心无旁骛地忙起了工作。

“孩子们被‘寄存’给老师后,有的家长居然在吊床上睡着了。”农场的创始人姚锦雯忍俊不禁地说。姚锦雯过去从事英语培训行业,成为宝妈后,陪伴孩子越久,她越发觉得,孩子们的户外娱乐活动,少得可怜。本该在田野大地上探索世界的孩子,因为生活在城市,父母没时间、没精力等原因,常常被手机、ipad里的世界吸引。另一方面,姚锦雯以自身为出发点思考,想着带娃的同时,不能所有时间都围绕着娃,有自己的空间,不管是闲坐、喝咖啡,还是忙工作。

“我就是觉得‘悦己’和‘育儿’同等重要。”于是,以自家孩子英文名“约翰”命名的农场诞生了。姚锦雯的目标就是打造市区内的孩子们的户外活动空间,让孩子接触自然、宠物,并自由玩耍,给孩子营造自己儿时的体验。

“身为家长,希望为孩子提供更多的户外活动机会。自己又能轻松带娃。”这个思路迎合了众多家长们的想法。姚锦雯说,自从去年七月农场开业以来,每逢周末、节假日,只要不是天气太糟糕,农场的客流都不差,很多家长都是被小红书、抖音、微信朋友圈等平台发布的图片视频所吸引过来的。
“以前带娃像打仗,现在倒像是给自己放了个假。”正在喝咖啡90后宝妈张瑞兰正是通过朋友的微信朋友圈分享知道了这个地方,试探性地体验过一次后,这里已经成为了她周末带娃的重要选择之一。“第一次是去年10月份了,来这里的很多次了,只要没有更好的选择,都会带娃来这里。”张瑞兰说,这里很方便,自己开车过来,也就几分钟,一待可以待一天,小朋友也喜欢这里,小动物很多,有毛驴、宠物羊、小兔子、孔雀、小鹅等,吃喝玩乐都不缺。

农场开放式运营让这里随时涌动着新鲜故事。上周,有位老爷爷携带放大镜陪孙女一起观察蚂蚁搬家;昨天有位程序员爸爸在藤椅上开完视频会议,顺手帮孩子们修好了卡壳的稻草机器人;农场里的小动物,也成了小朋友们的好朋友。

“看!小毛驴好乖,它吃我给的草了!”半开放式的毛驴圈,总是吸引着各个年龄阶段的孩子前来,小毛驴脾气很好,乐此不疲地接受着孩子们手中的草、树叶等各种投喂。

姚锦雯告诉记者,“约翰的农场”室内空间400多平方米,室外大概2000多平方米,“约翰的农场”致力于打造新型亲子空间和定制活动空间,这里有丰富多彩的亲子空间活动,有餐食饮品,有心木·疗愈空间,还能专属定制,策划派对、团建、生日Party、沙龙、展会等。

后记:
落日黄昏后,城市灯火在不远处次第亮起,而这片被欢笑填满的农场,正成为钢筋森林里长出的童话结界——在这里,童年不需要Wi-Fi密码,陪伴也不必精疲力尽。
约翰的农场
欢迎来遵义新蒲新区打卡哟!
来源:天眼新闻、微新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