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现代OE性能与舒适均衡,为何坚持讲底盘、讲操控?

My车轱辘 2025-04-09 14:38:42

2025年,新能源汽车市场持续高速增长,新产品扎堆涌现,包括合资品牌,也开始大力布局。但不知道大家是否发现,新势力品牌或者一些传统自主品牌,对自家的纯电动车,大多是将智能、续航作为核心卖点,但却很少谈到操控。而合资品牌恰恰相反,延续油车时代的“作风”,在看不见的底盘方面依旧下足功夫。

作为合资品牌阵营电动化反击的又一代表作,北京现代OE近期连连“不按套路出牌”,新车测试谍照曝光之后,北京现代聚焦在制造品质、制动性能上,现在又在底盘调校、操控稳定性上“玩出花活”,用实打实的数据,让外界看到合资新能源代表的技术含金量!

不晃、不飘,北京现代OE有秘密武器

近期北京现代OE进行冰雪测试,并对外发布了一系列领先同级的数据表现。

比如,在60km/h大转向角绕桩行驶的测试中,北京现代OE并没有出现打滑现象,表现很稳。而如果车型的操控性、底盘表现和驾驶稳定性做得不好,以这个速度入桩就比较容易失控,OE表现出色,说明其底盘是绝对“有料”的。

而其他测试表现也印证了这一点,OE所采用的ESC系统,可以实时监测侧滑,调节刹车和动力的介入时机,保障每一次绕桩、急转、躲避动作都更从容。最终,OE实现绕桩质心侧偏≤1.2°,驾驶者几乎感受不到车辆“甩尾”或“弹跳”。

另外,TCS RPM控制系统也是OE不打滑的秘密武器,系统实时感知、提前遏制每个车轮,更好地控制车轮打滑量,不仅可以让刹车更稳,也让车辆可以稳稳爬坡。也正因此,OE在20.34%坡道单侧积雪路面中,实现起步不溜车。

这些测试都能够直观体现车辆日常开起来是否会“飘”、会“晃”,但是回想一下,很少有品牌会将底盘操控这些产品点拿出来说,或者毫无保留地展示背后的测试表现,而是将消费者的注意力转移到冰箱彩电大沙发上。难道是消费者不需要吗?相信开过、坐过电动车,饱受晕车之苦的朋友,都不会这么认为。而一些品牌刻意绕开这些产品点,背后或许就是拿不出手的技术短板。

从目前北京现代透露的消息来看,OE的底盘调校在“硬”和“软”之间找到了更佳平衡,代表的是“性能+舒适”的调和之道,彻底回到实际用车场景中,而不是一味地追求极端性能或者舒适大沙发,为用户带来平稳、安全、可控的驾乘体验。

坚持“品质优先”,北京现代为哪般?

北京现代为何能做到?又为何要坚持调校底线?从OE刹得稳、刹得住,不甩尾、不弹跳、不打滑的亮眼表现来看,北京现代坚持“品质优先”的工程主张,为车企新能源转型带来了新答案。

近十年来,新能源汽车高速发展,新品牌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为汽车消费者带来了全新的智能科技体验。但同时,在它们的大力造势之下,行业焦点开始偏移,无论是车企还是消费者,似乎都在持续喧闹的环境下,不再关注汽车最本质的品质安全、操控调校等。

这也导致,2025年北京现代提出“真质”战略的时候,显得那么格格不入。都2025年了,哪还有车企把品质提到战略高度来说的?不应该是高举智能大旗吗?

但随着OE的各项测试数据曝光,北京现代的“叛逆”得到了更多认同,或者说用力推了一把行业发展回归“正轨”,让更多人重新审视汽车品质的重要性。

北京现代之所以敢于发出不同的声音,是因为其有十足的技术底气。从2019年到2024年,现代汽车连续6年获得WRC冠军,在这样一个与F1齐名的世界顶级汽车赛事上成为六冠王,足以体现现代汽车的技术实力。

而赛道基因也不只是挂名或者说说而已,而是实打实将在赛道上的经验和技术融入到民用车辆中。或许很多人都不知道,现代汽车集团内部一直保留“WRC调校小组”参与产品开发,针对北京现代首款纯电平台SUV,该小组重点参与了“ESC侧向控制”“动力分配策略”等调校,这也是我们能在雪地测试中看到OE表现出众的重要原因,它在起跑线上就赢了。

总结

随着OE逐步揭开面纱,已经可以大胆猜想到,其将是一款“性能与舒适均衡”的纯电SUV,也是一款打破外界对合资纯电动车固有认知的代表作。相比卷冰箱彩电大沙发,OE更倾向于卷操控性能、卷制造品质,在看不到却影响用户每一次出行体验的地方悄悄地卷,带来“关键时刻的稳定”。等到OE正式亮相,或许我们并不会看到前所未有的酷炫科技,但却会在日常用车中,被它的品控、底盘、安全等惊艳到。(文|DAN)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