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映前,不看好的人也有很多,理由是当下的市场环境必然让电影行业持续走下坡路,媒体预测的票房不过才30到50亿。
谁也没想到,上映14天,哪吒票房已经突破94亿,打破35项影史记录,AI预测票房将达到151亿。
这对中国电影来说,这是一个见证历史的时刻。
哪吒能冲破记录,背后有两个关键人物,一个是导演饺子,这部电影让他一跃成为中国导演票房排行榜第四位,仅次于张艺谋。
另一个是王长田,没有王长田就不会有光线传媒,没有光线传媒就不会有哪吒的奇迹。
哪吒背后的资本,越扒越不简单。
01
1965年4月,王长田出生于辽宁大连一个贫穷的小山村,他父亲是工厂一名普通工人,那时候王长田和兄弟姐妹以及他妈妈都患有肝炎,别说治病了,连饭都不够吃。
后来王长田因为成绩优异考入县城中学,因为贫穷产生的自卑和自怜,让他和同学格格不入,身上揣着5毛钱还会被小流氓抢走。
那时候谁也没有想到,就是这么一个不起眼的农村小伙,后来竟然会成为亿万富豪。
1984年,王长田考入上海复旦大学新闻系,大学四年,他涉猎了大量文学、哲学和经济类的书籍,这为他日后的创业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1988年,大学毕业后的王长田被分配到新闻局,负责新闻宣传和资料整理,一年零八个月后,他跳槽到了《中国工商时报》当一名记者,三年后做到新闻部副主任的位置。
那时候北京电视台要创办一档新节目叫《北京特快》,王长田对这个栏目很感兴趣,便再次跳槽,当时的新闻节目没有包装,语言差,节奏慢,王长田给《北京特快》开辟出了一条新路,让这档节目成为北京地区收视率前三。
10年的体制内新闻工作经验,让王长田摸清楚了电视台运作的规律和弊端。
1998年,王长田离开了体制,和5个合伙人凑了10万块钱,成立了“光线电视策划研究中心”。
创业不是那么好干的,公司成立第一年就因为几次竞标失败导致4个合伙人出走。
1999年4月,王长田把目光对准娱乐圈,准备做一档《中国娱乐播报》的节目,当时内地还没有专门报道明星资讯的频道,事实证明,王长田的决定是正确的。
这档节目一做就是15年,创造了四地联动报道的模式,覆盖了6亿观众,创造了3000个独家专访。
在互联网还不发达的时代,这档节目是观众了解明星的一个桥梁,更是无数80后90后的童年记忆。
哪怕这档节目已经停播10年了,豆瓣上依然还有网友在怀念。
《中国娱乐播报》在当年引起巨大轰动,被誉为娱乐圈的“新闻联播”,围绕着娱乐圈,王长田针对音乐、网络和明星人物都创办独立的频道,每天收看节目的观众达到3个亿。
就连《人民日报》都对这个节目赞不绝口:
“中国娱乐报道》的出现,意味着电视人正在顺应潮流,弥补这一缺口。这样寓意丰富的电视节目是由一个独立于电视台之外的民间电视策划企业担纲制作,这亦是惊人之笔。”
2000年4月,王长田成立光线传媒,步子迈得越来越大。
02
光线传媒成立后,一档《音乐风云榜》的节目再度出圈。
这档节目设立了三个重要奖项,分别是年度最佳男女歌手奖、年度最受欢迎男女歌手奖以及年度最佳专辑奖。
而评选的标准是依据观众票选、唱片销量、评委会评选及中国音乐风云榜每周上榜成绩综合而来,那会儿看到喜欢的歌手上榜,大家都高兴得不得了。
记得第一届《音乐风云榜》,年度最佳男歌手是孙楠和张信哲,年度最佳女歌手是林忆莲,年度最佳专辑是那英《心酸的浪漫》和张韶涵的《寓言》。
毫不夸张的说,这档节目见证了音乐圈每个歌手的出道和成长,进入过这个榜单的歌手,后来都成了华语乐坛的中坚力量。
《音乐风云榜》的评奖一直秉承的是公开公正的原则,王长田也是参照国外格莱美的评选去做的,但是这档节目办到第四届的时候,却引起了一场巨大的风波。
当时很多人揣测评奖也有黑幕,王长田在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居然自曝,在前几届“音乐风云榜”的颁奖过程中,存在着“太过现实的短期想法”,甚至还出现过与歌手私下谈奖的事情。
为什么会这样?王长田直接把矛头指向某些大牌唱片公司,他们要求提前知道颁奖名单,并且由他们来决定到底谁适合得什么奖,否则就以歌手不出席来威胁。
尤其是一些港台的唱片公司,在那个年代非常瞧不上内地,王长田直接硬刚,“即使一个大牌歌星都不来,奖也照颁不误。既然已经确立标准,就只能咬牙坚持下去,没有任何退路了。”
在争议声中,这档节目还是办了17年,成为光线传媒的招牌节目,也让王长田赚得盆满钵满。
不过生产娱乐内容不是王长田唯一的追求,他看到了内容的局限性,想要依靠娱乐圈吃上蛋糕,还是得进军影视行业。
03
2006年,光线传媒联合摄制和联合发行了电影《伤城》,这部电影由梁朝伟、金城武、徐静蕾、舒淇等人主演,在香港上映,最终斩获8000万票房。
从这里开始,光线传媒的重心从娱乐内容转向影视行业,为将来哪吒的成功奠定基础。
2007年到2010年,光线传媒发行并出品了20部影视剧,速度可谓之快。
2010年,光线传媒的财报显示,主营收入达4.796亿元,净利润达到1.128亿元,其中最大的利润来自栏目制作与广告,创造了公司74%的利润,而影视业务带来的利润仅占比11%。
刚开始入局影视业的前几年,光线传媒并没有那么如意,但这并不影响它在2011年完成了上市,这一年,王长田的身家已经高达40亿。
2012年,光线传媒再次迎来高光时刻,《泰囧》票房突破十亿,给光线带来了4亿元的收入,让整个公司的市值上涨近38亿元。
要知道《泰囧》的投资不超过3000万元,主演的片酬和营销费用不超过6000万,这种小成本的电影在业界是不被看好的,当时很多人认为这部电影会扑街,没想到不仅让王长田赌赢了,还让徐峥和王宝强都迎来职业生涯的巅峰。
2013年,光线传媒火力全开,先后出品了《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不二神探》等四部电影,拿下约23.27亿元,比2012年增长约46%,占全国国产片票房的19%。
2014年,光线传媒的再次运气爆棚,《爸爸去哪儿大电影》拿下7亿票房,《同桌的你》拿下4.56亿票房,这两部都是小成本投资的电影,却获得了巨大的回报,这一年,光线传媒步入民营影视公司票房冠军。
而光线传媒对动画的布局也是从这两年开始的,2014年,光线传媒制作出品了《秦时明月之龙腾万里》,当时这部电影只拿下4000万票房,很多人吐槽这部电影质量差。
但是谁能想到,几年后,光线传媒就会制作出哪吒这样的爆款精品呢。
04
在哪吒之前,光线传媒还有一部口碑不错的动画电影——《大鱼海棠》,斩获了5.74亿票房。
这是光线传媒与田晓鹏等人成立彩条屋影业后推出的一部反响不错的动画电影,但是后来出品的《大护法》《昨日青空》《大世界》等作品都没达到预期。
但是谁也没想到,光线传媒还手握一张王牌,就是导演饺子。
2015年,彩条屋影业的总裁易巧看到了饺子的作品《打,打个大西瓜》,这部片长只有16分钟的反战题材动画片,被众多网友称之为“国产动画最优秀的作品”,“华人最牛原创动画短片”,让易巧颇为震惊,他没想到国内竟然还有这样的动画人才。
易巧专门飞到成都找到饺子,希望他能沉淀3年到5年制作一部长篇动画作品,彩条屋可以提供全部资金支持。
这对饺子来说,是天时地利人和的机会。
在这之前,光线传媒拿出2.08亿收购了蓝弧文化,号称要打造中国迪士尼。
王长田也表示过,光线传媒对标的是美国迪士尼公司,要在动画领域做出一番成绩。
不过当时很多人都不看好王长田的雄心壮志,因为那几年的光线传媒有走下坡路的趋势,公司曾经盈利颇丰的娱乐节目、音乐栏目都受到真人秀和互联网的冲击,纷纷宣布不再播出。
光线传媒和360合作投资还先看网,打出的口号是“中国版Netflix”的视频网站,因为决策失误,最终360撤资。
2016年,光线传媒宣布裁员20%,其中先看网被波及最严重,就连高管都纷纷离职。
在影视行业的寒冬到来之前,王长田似乎早有预料。
05
2018年,在中国影视领域峰会上,他就直言,“在未来的一两年时间里,说不定有几千家影视公司会倒闭。”
王长田的预言是有依据的,因为这一年,影视巨头的股价纷纷下跌,万达影业下跌36.83%,华谊下跌46.09%,光线下跌25.98%。
2019年,在《哪吒1》上映前一天,光线传媒的股票还跌了5.7%,因为当时的大环境下,机构对哪吒的预期不高。
但是随着《哪吒1》的好评如潮,短短两周的时间,光线的股价就涨了20%,光线的市值涨幅也接近50亿元,总市值一度超过250亿元,成功打了个翻身仗。
《哪吒1》拿下50亿票房已然是中国动画史的奇迹,没想到《哪吒2》已经突破94亿,想看的人数还是持续飙升,实现百亿票房近在咫尺。
这部电影让导演饺子名利双收,而作为出品方的光线传媒更是赢麻了,短短一个春节,王长田的身价暴涨138亿。
光线传媒的股票更是一路涨到股民落泪。
《哪吒2》的奇迹不仅属于光线传媒,也是属于中国影史的,中国动画电影将从哪吒开始进入全新的发展阶段,中国人早该有属于自己的迪斯尼了。
《哪吒2》的成功也让资本对中国电影市场重拾信心,不是大家不看电影了,而是大家不再为烂片买单了,好的作品永远不缺观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