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的父母如何培养天才神童,需要做到这五步

学兮 2019-04-29 12:47:23

天才神童充斥各类娱乐节目中,人们爱看,也爱讨论,常听别人说,“这孩子智商真高。”“这孩子基因好。”“他父母肯定是大人物/有钱人。”话外之音就是我承认你是天才,神童,但这一切都来自你的优良基因,你的良好家庭环境,你的运气。

关于天才,我们有一些误解

智商是个伪命题

很多父母觉得天才的智商都特别高,而普普通通的孩子智商不高的话,是永远成为不了天才的。

但事实如此吗?说一个调研案例,据韩国围棋高手智商调查的一份研究报告中显示,韩国顶尖围棋高手平均智商为93,而同龄非围棋手的普通人平均智商为100。

基因影响作用不大

身边很多人都说过这样的话,“我天生五音不全,不会唱歌。”“我不是学习的材料,因为我祖先的基因就没有这一项。”

基因其实在天才的成长汇总发挥的作用微乎其微,近些年涌现的各类天才,他们的父母看上去就很普通。

如果非得说说基因的作用,那么可能在孩子的专注力,耐力方面提供更多的帮助吧,但它发挥的作用会逐渐消失。

一万小时定律有前提条件

网上流传一句话,某一个领域你练习一万小时,就会成为该领域方面的专家。

这种似是而非的说法得到了许多人的认同,重复的练习确实可以提高技艺,但到了一定的阶段,如果没有更先进的方法或者更优秀的人给予指导,再练习一万小时也不可能成为专家。

一万小时定律是另一种天才后天培养的安慰剂,它把目标的实现变得理所当然。

天才的背后是不断地练习

公认为天才神童的莫扎特,6岁开始随父亲在欧洲各国巡回演出,在这之前,他变能弹奏大键琴、古钢琴、演奏小提琴。

但莫扎特是天生的神童吗?

需要注意的是,莫扎特还有一个姐姐,他的父亲是一位音乐教师,还写过一本关于如何教导年幼孩子学习音乐的书,而且他父亲已经在莫扎特的姐姐身上测试了自己的想法和理念。

可以推测,在莫扎特4岁之前极有可能已经在不断练习各种乐器,这在当时的欧洲从未有人做过,当时的社会认为,小孩子就让他玩,不用特意培养。

但在现代,打开网络,随便搜搜,到处都有三四岁的孩童拉着小提琴或弹着钢琴的视频,他们演奏的水平甚至高过大部分的成年人。

父母能为孩子做些什么?

天才不是先天的,而是后天培养出来的,作为父母,在培养天才孩子时,可以做些什么?

首先,父母要做到专注

放下手机,离开电视,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在孩子身上,培养孩子的自律,刻苦,负责的价值观,同时也要潜移默化地让孩子认识到时间管理的重要性。

一天到晚刷手机,看无脑电视剧的父母很难培养出专注、勤奋自律的孩子,而自律专注是一个人成材的关键品质。

其次,父母要对孩子的行为给予反馈

对于孩子的进步,父母要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及时而准确的表扬是对孩子行动的认同和奖励,是孩子自我实现的重要确认点。

第三,陪孩子找原因并纠正

孩子的思维及判断力肯定有所欠缺,在孩子做错事情或停滞不前时,要及时与孩子沟通,共同找出问题所在,和孩子一起纠正它。

第四,培养方向要源于孩子内心

很多家长喜欢将自己的想法,爱好,未实现的人生目标强加于孩子身上,逼迫孩子参加各种兴趣班,辅导班。

当动机不是来自内心时,行动就不会持久。

要想培养孩子某一方面的技能,首先要让孩子对这个方面感到好奇,产生兴趣,父母通过鼓励不断强化孩子的好奇心,兴趣,这样的效果会更好。

史上最杰出的冰球运动员马里奥,从刚刚学会走路起,就和他的两个哥哥一起模拟玩冰球,他的父亲发现了他的兴趣,就在前院建造了一个溜冰场,让他们从小练习冰球,马里奥不断练习,和高手学习,终成一名天才运动员。

最后一点,所谓天才,除了刻苦练习,不断改进,没有捷径可走。

0 阅读: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