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产央国企的魔幻AB面:销售辉煌背后的维权

地产与星空 2024-06-14 22:06:26

2021年以来,突发的地产行业危机,让房企格局大洗牌,相对稳健的国央企,开始走到房地产行业的舞台中央。变局之下,头部与非头部 、国央企与民企之间业绩不断分化,头部国央企销售稳定,业绩持续领先。

根据克而瑞发布的最新销售数据,国资背景的开发商全线上位。

2024年1至5月,房企权益销售额前十名中,除了龙湖集团外,其他9家开发商均有国资背景。机构的研报给出类似的结论,国盛证券选取了头部15家房企进行重点分析发现,2023年样本国央企营收同比增长7.5%,民企同比下降9.9%。

究其原因,随着市场步入低迷期,房地产企业频繁出现财务危机,销售额急剧下降,各方信心也因此遭到重创,但央国企凭借着优秀的财务状况、畅通的融资渠道,通过土地市场、并购民营房企土地、项目,实现扩张。

同时,当下特殊时期,开发商本身实力成为购房的关注点。受到市场下行冲击,民营房企项目存在延期交付,甚至烂尾风险,其信用、品牌影响力下降,而国企、国资、央企背景的项目,迅速得到市场认可,销售业绩往往更好。在消费者的印象中,国企央企更加重视产品品质,确保房屋质量。

对于购房者而言,选择国企、央企开发商的原因一目了然——源于信任。

然而,即使是国企央企开发的项目,也存在诸多问题。近两年,上海的地产项目维权频繁,出现维权次数较多、业主闹得最声势浩大的楼盘,不乏一些国企、央企旗下项目。

国央企房地产维权现象,品质战略下的隐忧

房地产调整时期,房地产企业以品质穿越周期成为共识。据统计,自2023年开始,约30家房企根据企业产品理念和客户需求变化,在集团或区域层面进行了产品战略的调整。这些企业加快了产品更新的步伐,以提升产品力作为核心竞争力。

在最近结束的房地产企业年度报告季中,超过40家上市房企的高管在业绩发布会上,强调产品力的重要性,并将其作为企业下一阶段发展的重要位置。

包括保利发展、中交地产等国央企在内的多家房地产企业,也纷纷于2023年公布了产品升级计划。金地集团副总裁,金地集团华东区域地产公司董事长、总经理阳侃就曾经对外表示,2023年之后房地产将出现“理性的重启”,产品品质提升将成为大趋势,对于房企来说,这将是一个全新的机遇。

保利发展董事长、党委书记刘平首次对外提出“品质时代”,强调要回归企业经营本源。而另一“国家队”代表招商蛇口,也是将产品力作为自身的亮点优势反复输出。

享有“口碑”的国央企们,在上海的业绩表现不俗。克而瑞数据显示,今年1至5月,中海地产销售额203.74亿,位列第一,保利发展、华润置地,位居第四和第五位,此外,招商蛇口、金地、象屿进入榜单前20。

但从国央企最近两年在上海的项目维权状况来看,它们标榜的“高品质”战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交房如“开盲盒”,永远不知道是惊喜还是惊吓,国央企的项目也难逃这一现象。

保利置业旗下的保利明玥湖光楼盘出现了车库开裂和渗水问题;越秀仁恒天樾园和、仁恒华发海上溪云等项目则被曝光存在“装修包”乱象;保利与招商联合开发的天汇世纪玺楼盘减配等质量问题;虹桥璀璨公馆的外墙出现了鼓包、开裂和漏水的情况;华侨城纯水岸项目则因减配和货不对板等问题受到质疑……

“装修包”争议再起,装修减配引发业主集体维权

从2021年起,一些项目开始推出精装包,以购房者自愿为原则销售。疫情之后,这种现象变得更加普遍。但有楼盘在销售过程中存在强制或变相强制购房者购买装修包的情况,甚至不买装修包就摇不上号。由于装修包的问题,一些楼盘出现了维权的情况,业主们通过维权群等方式表达不满。

在浦东新区康桥镇的仁恒华发海上溪云小区,业主们在参加预看房活动时发现了一系列问题:窗户损坏,卫生间和厨房的瓷砖存在严重空鼓现象。更令人担忧的是,厨房的排气管与燃气管之间的安全距离不足。据业主向记者透露,该小区157户几乎每家都遇到了这些问题。

然而,如此糟心的装修,居然还是花了30万元购买的“高配装修包”。 业主们透露,销售人员曾经暗示,如果不选择购买装修包,简装房可能不适合居住,并在某种程度上暗示,如果不购买装修包,可能会影响到购房的机会。

业主对比装修包升级前后效果,认为其价值被夸大。尝试与开发商和施工方沟通时,对方均以不清楚或不在其管辖范围为由回避。

作为越秀入沪首个作品的越秀仁恒天樾园和,也被曝出存在装修减配等问题。比如窗户对不齐、围墙减配、交付与沙盘色差完全不同、纸糊的外立面(鼓包、严重变形)、地库入户门粗制滥造、架空层设计简陋、软装几乎没有等问题。

业主怒写“三宗罪”:封阳台+装修包,违反住房不炒、压缩成本,质量极差、交付与沙盘及宣传不符,货不对板。

业内人士指出,在新房限价政策下,开发商通过推销装修包来增加利润,实际操作中,“装修包”合同并不会直接列入购房合同,装修合同常含糊其辞,不明确具体型号,导致消费者在问题出现时维权困难。

国央企上海楼盘维权潮:质量问题成争议焦点

在近两年的国央企上海楼盘维权案例中,“质量问题”成为了主要的争议焦点。

沪上知名豪宅——天汇世纪玺,位于新静安内环内,高层叠墅,12W+的价格,保利、招商、融信三家巨头联手打造,理论上,这应该是一个买到即赚到的优质投资。

然而现实是,天汇世纪玺的业主们经历了一场充满槽点的艰难维权之路,不仅出现外立面、绿化、公共设施等多个方面的楼盘减配及质量问题,还遭遇了开发商拒绝沟通、态度恶劣的不公平对待,有业主甚至因为情绪过于激动而服用速效救心丸,项目的高端豪宅口碑跌至谷底。

与天汇世纪玺业主有同样遭遇的是购买上海虹桥璀璨公馆的业主,还未交付就因质量问题陷入维权纠纷。

虹桥璀璨公馆是由招商、象屿、路劲三大房企联合打造,享有极高的品牌认可度。有业主坦言:“在对比了几个楼盘之后,我选择了这里,主要是因为它是三家知名开发商共同操盘的项目,大品牌值得信赖。”

据悉,虹桥璀璨公馆三次开盘均触发积分,尤其是三批次房源从开盘到清盘仅用了1小时,是沪上当之无愧的“网红盘”。

然而今年1月底,在预约看房时,业主们惊讶地发现项目外墙鼓包、开裂、漏水,部分楼栋底楼窗框周围还疑似采用了泡沫材质,除此之外,公共区域的配置降低,室内还安装了未经认证的电器。面对这些问题,业主们多次尝试与开发商沟通,却不得不走上了一条悲催的维权之路。

在沟通现场房企负责人更是语出惊人:“房子倒了吗?”,“不烂尾已经是恩赐,不要过分”。

去年5月21日,百名业主集聚华侨城纯水岸项目大门,就楼盘减配、虚假宣传等问题向开发商讨要说法。在冲突爆发之前,业主们已经在网络上揭露了该项目的多项问题,包括楼体外立面的减配(北面的铝板被替换为涂料)、地下车库的粗糙施工、小区围墙与宣传不符、大门结构问题等。

最让业主生气的是,华侨城明明已经申报变更外立面材料且获批了,但它就是不公示,销售也依然称外立面为铝板加幕墙,这是虚假宣传,而且是故意的。

此外,因建筑品质问题,建发位于上海普陀区的苏河望项目遭500名业主联名投诉。

业主们的诉求书中明确指出,该项目的建筑主体存在大面积的空鼓、褪色和脱落问题,门窗和墙体严重渗水,且在施工中使用了大量不符合安全标准的劣质材料,这些都是严重的质量问题。与预售时期的沙盘和宣传图相比,苏河望小区的公共区域和绿化大幅度减配,存在大量的偷工减料行为,与当初的宣传承诺严重不符。为此,业主们还提出了9项整改要求。

买房即维权:央国企品牌信任危机的反思

尽管维权事件频发,这些国企和央企依然在积极塑造自己重视品质的形象。

例如,华发股份最近推出了“新一代好房子华发科技+产品体系技术标准”的理念,以华发珠海湾的无人机配送服务为例,向外界展示了华发股份对理想人居蓝图的构想。华发股份的执行副总裁、首席运营官兼首席营销官戴戈缨强调:“华发始终坚守产品品质和社区服务品质。”

保利则推出了全新的服务理念和子品牌,将“人文关怀”融入其不动产品牌之中,致力于不断迭代和提升高品质产品和服务,以期为客户创造更多的价值。

行业普遍承压之下,即使是重视社会责任担当的央国企也扛不住了,而保交付的任务又必须完成,所以就在降标、减配上动起了心思,导致购房者“交付即维权”、甚至“买房即维权”的事情层出不穷。

在央国企占据地产行业主流的当下,作为普通消费者,自然对央国企们在品质层面的主动进取乐见其成,但更重要的是,如何将美好的承诺落到实处,如何不辜负人们对央国企品牌的信任。

0 阅读: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