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豆摘心期,坡地植株过旺,摘心技术提产量

浪淘沙的 2025-03-19 17:06:50

你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情况?眼看着自家地里的扁豆藤蔓疯长,绿油油的一片,心里别提多高兴了。可等到收获的时候,豆荚却稀稀拉拉,产量远不如预期,白白浪费了时间和精力。尤其是在坡地上种植的扁豆,更容易出现这种“疯长不结果”的现象。

“五周扁豆摘心期,坡地植株过旺,摘心技术提产量”,这句话可不是随便说说。它包含了扁豆种植的几个关键点:扁豆这种农作物,生长周期,坡地种植的特殊性,以及“摘心”这项重要的田间管理技术。

扁豆,这种在咱们餐桌上常见的蔬菜,南北方都有种植。它喜欢温暖湿润的环境,但同时也比较耐旱。扁豆的品种也很多,除了常见的白扁豆、紫扁豆,还有一些比较冷门的品种,比如“油豆角”,它的豆荚比较肥厚,口感也更软糯;还有“蛇豆”,豆荚细长弯曲,像一条小蛇,观赏性也很高。甚至还有一种叫做“红花扁豆”的,开出的花是鲜艳的红色,非常漂亮,既能食用又能观赏。不同品种的扁豆,生长习性和对环境的要求也略有不同,种植的时候要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土壤情况选择合适的品种。

在平原地区,扁豆的种植相对简单,但如果在坡地上种植,情况就复杂多了。坡地土壤肥力不均,水分流失快,而且光照条件也可能受到影响。更重要的是,坡地上的扁豆更容易出现徒长现象,也就是藤蔓长得特别旺盛,但开花结果却很少。这是因为坡地上的扁豆更容易获得充足的阳光和水分,氮肥也更容易被吸收,导致植株营养生长过旺,抑制了生殖生长。

那么,什么是“摘心”呢?简单来说,就是把扁豆主蔓顶端的生长点摘掉。这个生长点是植株生长最旺盛的地方,摘掉它之后,可以抑制主蔓的生长,促进侧枝的生长,从而增加开花结果的数量。

为什么要强调“五周”这个时间点呢?这是因为扁豆的生长有一个关键时期,大约在播种后五周左右,植株开始进入旺盛生长期。这个时候进行摘心,效果最好。过早摘心,植株还比较弱小,影响生长;过晚摘心,植株已经徒长,效果就不明显了。

昌平草莓种植户王师傅,几年前开始尝试在自家后院的坡地上种扁豆。一开始,他也是看着扁豆藤蔓疯长,心里乐开了花。可到了收获的时候,却傻眼了,豆荚少得可怜。后来,他请教了一位老农,才知道坡地扁豆要及时摘心。按照老农的指点,王师傅在扁豆播种后五周左右,对植株进行了摘心。结果,当年扁豆的产量就翻了一番。

王师傅的经验告诉我们,坡地扁豆种植,摘心是提高产量的关键。但是,摘心也不是随便摘的,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要选择晴朗的天气进行摘心。阴雨天气摘心,容易导致伤口感染。

其次,摘心的时候要用锋利的剪刀,避免撕裂植株。

第三,摘心后要及时追肥,补充植株生长所需的养分。

第四,摘心后要注意病虫害防治,保护植株健康生长。

除了摘心之外,坡地扁豆种植还有一些其他的注意事项。比如,要选择排水良好的土壤,避免积水;要合理施肥,避免氮肥过多;要及时搭架,让扁豆藤蔓有攀爬的地方;要加强田间管理,及时除草、松土、通风透光。

华南地区的扁豆种植户李阿姨,也分享了她的经验。她说,华南地区气候炎热多雨,扁豆容易发生病虫害。因此,她特别注重病虫害防治,经常用一些生物农药进行预防。此外,她还会在扁豆地里种一些香草,比如薄荷、罗勒等,利用香草的气味驱赶害虫。

其实,扁豆种植的学问还有很多。比如,不同品种的扁豆,摘心时间和方法也略有不同;不同地区的扁豆种植,管理方式也需要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进行调整。

在我的老家,陕北黄土高原上,人们也喜欢在房前屋后种一些扁豆。那里的气候比较干燥,土壤也比较贫瘠。但是,陕北人民却能把扁豆种得很好。他们会在扁豆地里铺上一层厚厚的秸秆,用来保墒和增加土壤肥力。此外,他们还会用一些传统的种植方法,比如轮作、间作等,来提高土地利用率和扁豆产量。

扁豆种植,看似简单,实则蕴含着丰富的农业知识和经验。只有掌握了这些知识和经验,才能种出高产优质的扁豆。

你有没有种植扁豆的经验?在扁豆种植过程中,你遇到过哪些问题?又是如何解决的呢?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经验和心得,让我们一起学习,共同进步!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