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在变化,骗子的手段也在提高。
骗术升级,理赔之举,自己倒贴上万元,情况常见,如何避免?
共享,1400万邪恶分子的盛宴,差一点就能得手。
罪从一通电话起,话筒的另一方准确报出了姓名、联系方式、家庭地址,敏感信息精准对上,语调传达出上钩,紧急询问:这个会员如何才能取消。
可哪来的会员?电商直播平台会员客服的消息是假,每月900元的会费是假,影响征信更是假,陈先生已落魔爪,毫不犹豫的下载了一个会议软件,进行了“屏幕共享”等系列操作。
共享屏幕成了共享钱包,极短的时间内,陈先生名下所有银行卡的密码都被篡改,而他自己的手机却毫无征兆的锁屏。
密码解不开,面部识别也不能用,陈先生后知后觉,报警处理,家人陪同下,火速前往派出所求助,好消息,1400多万的存款,在非法转移前被紧急进行保护性支付,邪恶分子没能得手。
警察普及,冻结手机,就是要在这极短的时间内,对属于陈先生的账户进行转账汇款,用心邪恶,陈先生已属幸运。
有上当者接到“快递公司员工”电话,获知自己快递不幸在运输过程中丢失,不等愤怒的情绪发酵,员工直接表示,愿意理赔,添加微信转账失败,要求下载一个APP,操控着加入会议并且开启屏幕共享,对方哄骗着发来支付理赔的二维码。
正常扫码,以为要到账,收到的却是扣款短信,8899元被转走,只是开始,对方还想压榨,关键时刻,警方电话打来,从民警之口,获知自己正在经历诈骗,及时止损,避免了更大的损失。
李女士吃了大亏,手段再升级,对方称自己是公安局民警,指控其涉嫌参与一起重大洗钱案件,恐吓言辞霸占了全部理智,听到不配合要“进局子”,彻底慌神,完全按照对方的指令走,所有储蓄都被转进了一个“安全账户”。
或许真的安全,只是这笔钱,也与李女士没了关系。
群体,都不放过成年人外,学生被骗的也不少。
互联网让人没有隐私可言,大数据精确知道,身份信息也甚是好找,都是“透明人”,倒是给犯罪分子提供了方便。
甚是可恶,挑想赚点生活费的学生下手,一17岁女高中在社交平台上刷到一则消息,寻找模特试戴贝雷帽,很常见的一种现象,主动留言,再到被拉入群聊,一切都很正常。
可这只是开始,以为静等发货就好了,谁知却被开启屏幕共享,收到了两笔未支付的订单,对方称操作失误,要求退款,已是典型的诈骗手段,可未成年人的防范意识不是特别强,毫无疑问上当,支付了第一笔,幸亏母亲发现,阻止了后续操作。
复盘可发现,犯罪分子总会给自己塑造一种卑微的身份,通过自报家门的方式,获得信任,能被挑选不是没有理由的,真正发起攻势之前,准备工作肯定早已做好,经得起推敲,又因足够冷静,轻而易举牵着被害者的情绪走,但最终目的,就是开共享屏幕,实施下一步的资金窃取。
因为切入话题的常见,很多人都不会有特别强的警惕心理,屡屡得手,既已爆出,就要想办法防范。
拒绝陌生人要求打开不明链接下载软件或者共享屏幕的行为,正当机构一般不会有这样的要求。
类似李女士遇到的情况,既然对方自报家门,我们自然也可以通过官方渠道核实身份,保护个人信息,验证码等不随便向其他人提供。
交易中,一旦发现不对立即就要报警,这样真遭遇了诈骗,也能将损害降到最低。
若真是需要在网上交易或者办理业务,一定要在正规的平台进行,有条件的情况下,不在公共网络或电脑上办理私事,降低一切上当受骗的可能。
宣传教育同样要紧,新骗局出现,要第一时间向公众普及,尤其学校,要将反诈教育纳入教学内容,以免孩子因为上当受骗而过分自责,从而出现想不开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