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产业互联互通大会召开张伯礼院士强调构建中医药事业

秒懂科技 2025-04-11 15:55:06

3月28日,由国家中药材标准化与质量评估创新联盟、现代中医药海河实验室等单位联合主办的”第一届中药产业互联互通大会”在重庆隆重召开。大会以“强协同、抓源头、提质量、促转型、惠民生”为核心思想,汇聚政府机构、科研院所、中药企业及道地产区代表等千余人,共谋中医药事业与产业协同发展新路径。

图片来源:第一届中药产业互联互通大会

张伯礼院士:数字化赋能,推动事业与产业“双轮驱动”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中药材标准化与质量评估创新联盟理事长张伯礼在开幕式主旨报告中指出,《2025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中医药事业与产业并重”,标志着中医药发展进入体制创新与模式革新的关键阶段。他强调,中医药人需以数字化技术为引擎,推动全产业链融合,构建“事业引领产业,产业反哺事业”的协同发展新格局。

图片来源:第一届中药产业互联互通大会

张伯礼院士进一步提出三大方向:

1. 源头管控:推广“仿野生种植”模式,强化中药材道地性,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优化种植环境监测与采收管理;

2. 标准升级:深化“三无一全”(无硫加工、无真菌毒素污染、无公害、全过程可追溯)标准体系,提升中药质量可控性;

3. 价值导向:建立以临床疗效为核心的定价机制,推动优质优价市场生态。

科技与创新:桑黄道地药材成乡村振兴典范

大会特别聚焦道地药材在乡村振兴中的战略价值。以“桑黄”为例,作为浙江省首批道地药材之一,其产业化发展成果成为典型案例。杭州桑黄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依托海宁道地产区优势,通过科技创新与生态闭环模式,打造全国领先的桑黄产业基地。

据大会介绍,海宁桑黄基地通过“科技立业、标准兴业、生态共富”三大策略实现突破:

科技赋能:与农科院、浙江中医药大学合作,建立菌种资源库,筛选优质菌种,实现工厂化种植;

标准引领:对接中医药大学饮片厂、华东医药等企业,并成为浙江省中医院、浙江省肿瘤医院独家桑黄供应商,销售额增长近千万元;

生态共富:创新“农光互补”模式,棚顶发电、棚下种菇,带动村集体增收,提供灵活就业岗位50余个,农户年增收超2万元。

图片来源:老桑树

杭州桑黄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海宁道地产区的标杆实践

作为行业代表,杭州桑黄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展示了其海宁道地产区的核心优势。公司通过“镇、村、企”联动,建设“共富工坊”,吸纳“共富合伙人”,形成种植、加工、销售一体化链条,为区域经济注入新动能。其经验为全国道地药材产区提供了“科技+产业+生态”的融合范本。

图片来源:老桑树

大会成果:发布多项行业标杆

会上,联盟发布了2024年第二批“三无一全”品种基地及48个乡村振兴道地药材示范县(区),联盟秘书长郑文科表示,未来将强化产需对接平台建设,推动中药全产业链标准化与高质量发展。

本届大会以“互联互通”为纽带,为中医药事业与产业的协同发展指明了方向。张伯礼院士总结道:“唯有坚守‘药材好,药才好’的初心,方能在全球健康产业中彰显中医药的独特价值。”而桑黄产业的创新实践,正是这一理念的生动诠释,为乡村振兴与中医药现代化提供了可复制的成功经验。

0 阅读:4

秒懂科技

简介:很高兴认识大家,多多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