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得人血压飙升!重庆是哪个省的?你身边有这样的“预制人”吗?

云小沫观点 2024-12-14 20:20:19

智商正常,思维却短路。专业技能满分,基础社交却负分。这就是当下最让人头疼的"预制人"现象。他们活在自己的二进制世界里,像一台预设好程序的机器,让人类为之抓狂。

前些天,一段运动会上的视频在网络疯传。画面中,一位身穿黑衣的男生正在进行接力跑冲刺,眼看就要为班级夺得荣誉。然而,让人搞不懂的是,一个穿红马甲的志愿者却突然横穿跑道,导致两人重重摔倒。最讽刺的是,这位"神助攻"的志愿者连一句道歉都没有,就若无其事地走开了。

这种令人哭笑不得的场景,完美诠释了什么叫"预制人"。他们生活在我们身边,智商测试完全正常,工作能力也不差,但就是缺乏最基本的社交认知和情境理解能力。不夸张地说,他们是这个时代最让人费解的"新型智 障"。

不出意外,当我打开视频的评论区时,大家纷纷开始分享自己遇到的"预制人"故事。有人说,自己的同事在收到"黑白双面打印两份"的明确指令后,居然能问出"没有彩色打印机怎么办"这种问题。更绝的是,这种对话可能要重复三四遍才能达成共识。

这些"预制人"的特征非常明显:阅读障碍、理解障碍、思维固化、拒绝思考。他们就像一个个没有完全解冻的速冻食品,大脑永远处于半冷冻状态。

最让人崩溃的是他们的"答非所问"技能。问他们"A还是B",他们能理直气壮地回答"是的"。就像有人分享的经历:问领导"明天几点去接您",领导却回答"明天吧"。这种对话简直就是现实版的人工智 障,让人怀疑是不是碰到了NPC。

让我们来看看网友们分享的一些真实对话,简直令人哭笑不得。一位网友被朋友询问重庆地理位置的对话堪称经典:

对方:"重庆是哪个省的?"

网友:"重庆是直辖市。"

对方:"我知道,我就是问他是哪个省的。"

网友:"直辖市懂吗?"

对方:"懂。"

看到这里,我已经能想象到那位网友崩溃的表情。但故事还没完,对方继续追问:"那快递怎么写?""不用写省份吗?"最后这位网友忍无可忍,直接发了个九院脑科医院的定位。说实话,这可能是他这辈子发过最恰如其分的定位。

还有一对夫妻的对话更是令人绝望:

老婆:"下雨了。"

老公:"外面啊?"

老婆:"屋里[微笑]"

这种对话简直就像一记重锤,让人怀疑现代婚姻到底经历了什么。难道婚前体检真的不用加个智商测试吗?

更让人崩溃的是购物对话:

买家:"这个优惠后多少啊?"

客服:"要当天才知道价格。"

买家:"要怎么样才能成为天才呢?"

这种惊人的脑回路,让人不得不怀疑,他们的大脑是不是装了某种特殊的翻译器,能把所有正常的对话都翻译成外星语言。

在"拒绝思考"这一特征上,有个网友分享的经历更是点燃了我的怒火:

客人:"酒能不能带上高铁?"

店家:"酒过不了安检,带不进去的。"

客人:"啤酒呢?可以带吧。"

店家:"所有的酒都不能过安检,是酒就带不进去。"

客人:"度数低一点的酒呢?这总可以带进去吧。"

店家:"只要是酒!!都不能带进去!!!"

客人:"不能带就不能带,吼我干什么,我要投诉你。"

这种对话简直就是一场现实版的荒诞剧。更可怕的是,当工作人员终于忍不住提高音量时,对方居然还能瞬间转换角色,秒变受害者。这种"预制人"不仅缺乏基本的理解能力,还具备了迅速甩锅的特殊技能。

最令人心惊的是,当这些案例在网上流传时,竟然有不少网友发出了这样的感慨:"完了,我好像也是预制人,因为我需要别人说几次我才明白。"

这种自我觉醒固然可贵,但更令人担忧的是:这个社会的"预制人"群体究竟有多庞大?我们是否正在经历一场集体性的思维退化?当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习惯性地拒绝思考,我们的社会将会变成什么样子?

这些看似搞笑的对话背后,折射出的是一个极其严重的社会问题。"预制人"们不是智商有问题,而是选择性地放弃了思考的能力。他们活在自己的认知泡沫里,用最低效的方式与这个世界互动,却毫无自知之明。

更令人细思恐极的是,这种现象正在社会中快速蔓延。德国思想家朋霍费尔提出的"社会性愚蠢"理论,完美解释了这一现象。这些人并非智商有问题,而是被固化的思维模式所禁锢。就像实验中的母火鸡,只要听到"叽叽"声就会本能地照顾,哪怕对方是个装了录音机的臭鼬玩具。

现代社会的快节奏和碎片化信息,正在加速制造这样的"预制人"。他们习惯于按固定模式运转,拒绝接受新的思维方式。更可怕的是,他们往往意识不到自己的问题,反而认为是别人在无理取闹。

就像那个在业主群里大发雷霆的业主,物业好心送上端午节的艾叶,他却觉得是一种羞辱。这种完全脱离常识的理解方式,不禁让人怀疑:我们的社会是不是正在经历一场集体性的思维退化?

而最令人担忧的是,这种"预制人"现象正在逼疯我们这一代年轻人。我们不得不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应对这些"人机对话"。工作效率被严重拖累,心理健康也受到影响。

如何避免自己成为"预制人"?关键在于保持开放和求知的心态。固化的思维方式就像一个牢笼,而持续学习和交流则是打破这个牢笼的钥匙。我们需要主动接触不同的观点,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而不是一味地按照预设程序运行。

面对"预制人"现象,我们既要有同理心,也要保持警惕。毕竟,谁都不想在这个智能时代,反而变得比机器更像机器。

但愿这个时代的年轻人,都能保持清醒和理性,拒绝成为行走的"预制菜"。毕竟,人生最可怕的,不是智商不够,而是明明有着正常的智商,却选择做一个活在自我世界里的"预制人"。

当我们嘲笑"预制人"的时候,或许也该想想:在这个信息过载的时代,我们是否也在不知不觉中,开始预制化了?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