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欧美还是A股或是其他市场,如果用二三十年以上的眼光去看,会发现市场总是重复着牛熊走势,而且中间时不时夹杂着极端的暴涨暴跌行情。但每次蹦极之后,不管向上还是向下,过个几年基本能弹回去。其实观察生活中市场中的现象,就能发现,无论是春夏秋冬、生老病死、经济发展、利率调整、房价股市涨跌、市场风格转换等等,一切不过是周期现象,只是周期长短不一罢了。
作为投资人,我们的投资生涯(时间)是有限的,当然我们不可能每次行情都等个十年八年,例如牛市入市,那等到下次牛市加上中间熊市时间或许可能长达七八年,人生没有几个七八年,普通散户能分批抄底、稳拿七八年的更是凤毛麟角,所以把握周期显得尤为重要。
一、认识周期和利用周期
周期现象很多,其中有些对市场影响较大。股市说白了就是金钱的游戏,入场的钱大于流出的钱股市就能涨,反之亦然。让我们看看比较重要的信贷周期内市场一般是怎样运行的。
1、信贷周期
掌管着金钱阀门的无疑是中央银行,类似中国的央行和美国的美联储,对应的最直接的操作就降息和加息,以及其他金融手段例如直接买卖国债、逆回购买卖等。
注意观察我们就发现,一般央行刚开始降息时,说明经济已经显现出疲软状态,开始时市场通常解读为利好,但是市场往往刚从上一轮牛市高位跌下来,整体估值明显偏高,市场大概率短期走高后继续下跌。后面随着上市公司的业绩披露、各种经济数据的公开,市场终于醒悟过来,庞大数量的后知后觉者慌忙砸盘,市场加速下跌,进入深度调整,此时其实不少头铁还会逆势加仓,尤其是不少依靠工资定投的基民。
怎奈熊市过程往往是漫长的,典型的A股每次熊市基本持续两三年以上的时间,随着时间的推移,跌幅的加深,还留在市场中的股民和基民开始恐慌,每次出消息市场基本解读为利空哪怕是明显的利好。市场到处充斥着恐慌情绪,经常看到各种闪崩现象,宛如惊弓之鸟。因为股民群体数量庞大,进而对消费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都说“股市中挥金如土,生活中抠抠搜搜”就是如此,无论是消费还是楼市均表现得萎靡不振,IPO也难以发行,对经济造成了一定的负反馈。
此时央行继续降准降息,甚至通过各种手段投放资金试图提振经济。
很可惜,情绪往往总是放大的,此时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对未来都充满担忧,银行的钱也不好放贷出去,更要命的是人们还倾向于减少消费努力存钱以应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反应在股市上,利好往往硬不过一天,而利空却总也挥之不去,市场继续砸盘调整,直到砸出低估值,一些优质的公司股息率开始变得诱人,甚至几倍以上于三五年定期存款利率。此时聪明资金开始入场抄底,聪明资金往往是一些体量大、后续现金流不错的个人和机构,他们可以源源不断的托底,一些优质公司开始拒绝跟随大盘下跌,甚至逆势上涨,因为优质公司占比较小,而指数继续受到数量庞大的垃圾公司拖累不断下跌,部分个股加速下跌,新低不断,广大散户怒骂假市场假指数遮羞布。
若出现系统性风险的迹象,国家队还会亲自下场救市托底,救市并不是说一定要市场上涨,而是注入流动性,避免市场发生踩踏。所以每次熊市,最可笑的是,国家队总是被迫收集各种廉价筹码,未来想不赚钱都难呀,那么赚的谁的钱?答案不言自明。
因为央行不断降息和投放各类资金,以及各类聪明资金的抄底,市场开始筑底,筑底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老话说筑顶一天筑底一年甚至几年呀,所以每次熊市抄底一定得做好各类风险管控和预后措施。随着流动性的不断注入,一些跟风资金也闻风而动,市场开始出现脉冲式的反弹,但是因为上市公司业绩和经济数据还没有明显改善,每次反弹都戛然而止,就这样不断反弹不断寻底。
至于什么时候筑底成功,没有人知道,哪怕是央行或者监管者本身也无法预知。作为投资者,我们最好是不要相信预测,或者尝试预测的同时,做好各种风险对策,因为市场可能随时好转反转也可能出现更大的黑天鹅。不过市场低估值筑底区域,显然空仓不是明智之举,因为我们不是股神,下跌时候你不在场大概率大涨时候你也不在,暴涨时你若右侧入场往往高位站岗。
筑底成功的标志,往往是一次低点比一次低点高,有些优质公司大幅反弹后再也跌不回上次低点了。这里有句话很有用,“那些反弹时不随市场上涨的公司,你最好别指望它日后能有多好表现”,当然这只是概率的说法,特别是周期股往往例外,投资更多时候就是努力做出胜率高的决策。
加息周期也一样,开始时市场根本不相信繁荣会停止,所以表现为央行加息时,市场还会继续上涨,(2021年之前政府连续几年喊话房住不炒都挡不住楼市的疯狂,2007年时连续加息也挡不住股市的疯狂,注定后面必然有一批高位接盘者买单)。因此聪明的投资者加息开始时并不着急撤退,因为泡沫往往产生于加息阶段,也是利润最丰厚的阶段。类似2007年大牛市,2021年A股各类茅族涨出天际、2024年美股市场皆是如此。但是降息一旦开始,就是坚决离场的信号,而且最好别着急回去抄底,得等估值合理或低估值后才可入场,过早抄底往往抄在半山腰。不过根据观察,降息周期内,中国央行往往缓慢降息能跨越一年到几年的时间,欧美国家有时候短短几个月内大幅降息。
其实央行也是人组成的,大家都无法预测未来,所以政策往往层层加码矫枉过正,反应在市场上就是涨的时候涨过头,跌的时候跌过头,不过对于价值投资者来说这显然是福音。
事实上,我们很难把握什么时候是加息或者降息尾声,所以最好是用市场估值来控制仓位,高估值乃至泡沫时坚决离场,低估值时坚决抄底加仓!
2、其他周期
影响市场的周期很多,但是个人觉得信贷周期最有用,还有什么库存周期、朱格拉周期、地产周期等等,或许更适合产业研究,普通投资者难以把握。
3、典型周期行业
有些行业,周期性特别明显。例如有色金属、能源行业、地产基建行业、保险行业等。这类行业在业绩差的时候,往往是绝佳买点,那时市场上很多声音指责它们已经沦为夕阳产业,未来没有任何希望,大家都用脚投票。例如2020年的能源行业,那时光伏新能源风头正盛,很多人都说传统能源没前途了迟早被抛弃,恰恰那时正是布局煤炭石油公司的绝佳时机,接下来的2021-2024年,煤炭石油公司走出了一场波澜壮阔的逆熊市大行情,行业内很多公司涨了数倍甚至十倍不止,例如中国神华、中国石油中国海油等。其实有经验的投资者,如果能把握强周期行业龙头公司的机会,获得的潜在利润是惊人的。
二、区别周期和夕阳产业
投资周期行业时候特别要甄别是否为夕阳产业。通常科技公司不属于典型的周期行业,因为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可能下一个周期昔日的龙头就被技术变革颠覆了。例如诺基亚、柯达、神州泰岳等。非要投科技行业,腾讯这样占据绝对统治地位的公司或许勉强算。
但是,对于一些传统行业,也不要轻易相信夕阳产业的鬼话。例如上述说过的能源行业,哪怕是产能过剩的钢铁行业,在逆周期时买入龙头公司依然可以获得不错的收益,例如2020年时的钢铁龙头宝钢股份,我当时也买了不少,可惜卖得早了点吃不到最肥的阶段。现在正值地产行业深度调整之时,大家谈房色变,但是有朝一日,相信地产慢慢会恢复正常供需发展,至于房价会不会再次疯狂不知道,但是地产链上的公司业绩会表现出该有的周期规律。其实不一定要房价大涨,只需要行业正常发展即可。
三、具体操作、经验
1、估值合理但没有打骨折时
一轮熊市下来,各个行业跌幅是不统一的,有些先跌有些后跌。有些跌到骨折价了有些都不便宜。当整个市场估值较为合理,但没有明显的骨折价时,一是选择宽基指数为主,二是提前介入打骨折的行业。例如2022-2024年之间的熊市,很明显消费龙头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窖不够便宜,而中间暴跌的恒科成份股、机械设备、保险股算上股息率较为便宜,个股上当然选择后者,哪怕股价不涨依然有较高的分红作为保障。果然市场反弹时,保险机械设备均大幅上涨,而且市场调整时恒生科技龙头、设备、保险这些已经不再新低,但是白酒行业则弱于大盘不断创下新低。
2、市场整体估值便宜时
此时大抵是熊市尾部区域,我通常挑选有高股息率安全垫,且跌幅较为充分的顺周期行业龙头。因为根据经验,每次行情的反弹先锋队是不太一样的,无法预知哪个行业大幅跑赢市场,均衡配置不失为一个好办法,只要大部分配置的品种跟上指数,少部分大幅跑赢即可。
例如2022年10月份那波股灾行情后,大幅反弹的保险股白酒股,在2024年1月股灾后行情反弹时,表现远远不及恒生科技龙头。以往的吃药喝酒行情,如今每次反弹都幅度很有限,调整时却又不断新低,本质逻辑还是不够便宜。
3、调仓换股
我通常调整的顺序是,随着指数的不断下跌,从宽基指数如沪深300ETF调仓到恒生科技ETF,最后加速杀跌时再大幅调仓为个股。
这种模式需要注意把握调整幅度,同时也要求较高的选股能力和心性修养。关于如何选股每次行情每个周期,选择的行业和个股都不尽相同,这个市场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以前的香饽饽下次行情可能就不香了。至于心性修养,当宽基指数亏损时,要求一个散户割肉去换成个股心理上是很难克服的,哪怕未来个股上涨幅度大概率远高于指数,而且加速下跌阶段调仓最合适,这个阶段的最佳买点可能就是一两周内,错过就没了,特别要求当机立断的能力。当然在实力、经验的基础上也带有一定的运气成分,玩得好可以大幅跑赢指数,玩不好就是搞砸了,只能根据市场和自身情况量力而行。
关于强周期行业的经验上,其实我也曾在这些行业低迷时抓到过不少类似机会,例如2018-2020年时的电力设备行业、电信运营商、机械设备、地产深度调整下的国有大行,可惜的是以前对强周期行业没有充分的认识,卖得过早真是拍断大腿。当时买只是觉得低估,行业内此种地位的龙头公司这点市值太低,股息率也较高有足够的安全垫,谁料后面股价一路高歌,业绩也跟着大幅改善,甚至是逆经济调整周期利润大幅增长,市值翻了几倍后估值更低股息率也很高了,很梦幻也很美妙。早些年据说钢铁周期、猪周期也很典型,但是现在似乎不灵验了。不过我发现钢铁龙头宝钢股份依然遵循周期规律,至于猪周期可能没有特别明显的绝对放心的龙头,或者说行业内的龙头牧原股份自2019年至今压根没便宜过。所以布局强周期时,应该考虑到未来行业的需求和业绩释放,而不是行业周期改善时业内公司卷入恶性竞争,例如现在的光伏行业我就看不懂,看不懂的东西自然就不投了,以后希望有机会看懂,毕竟光伏等新能源未来想象空间无限。
市场艰难之时,人们往往过分焦虑,并且深信这次不一样。但是历史经验表明,纵然是大萧条、大危机乃至世界大战,也无法阻止周期的回归。
无论怎样,锚定估值,坚定信仰,一切不过是周期,选择高股息的低估行业龙头,周期必然如约而至,而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牛市归来,更是泡沫时的超额利润,至于为何坚信周期循环往复,因为人性亘古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