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台诗案摧毁苏轼一生,元凶是一位大名鼎鼎的科学家,佛印也有份

宁静趣文史 2024-08-14 17:31:08

公元1073年,沈括到两浙视察农田水利和新法施行情况,好友浙江通判苏轼热情接待。沈括恭维苏轼诗作得好,还要了一些旧作回去欣赏。

拿到诗稿后,沈括闭门不出,逐字反复研究。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给他挑出几句“疑似反诗”,他欣喜若狂,赶紧返京向皇上状告苏轼谋逆。

好在宋神宗爱惜人才,不信沈括的鬼话,将此事搁置在了一边。

岂料,沈括的这一操作,却引发了六年后的“乌台诗案”,差点要了苏轼满门的性命,后来皇上开恩苏轼勉强保住了性命,但也被摧毁了一生功名。

始作俑者沈括为什么要置苏轼于死地呢?他真的是陷害苏轼的元凶吗?

苏轼出生在书香门第,其父苏洵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从小就接受了良好的教育。

苏轼也确实是天纵奇才,20岁参加科举,就中了榜眼,得到大文豪欧阳修的赏识。

1061年,苏轼开始了仕途生涯,他被委任为凤翔府判官,为官三年后,他被调回京,担任“直史馆”,在这里他遇到了一个改变他一生命运的人。

这个人就是沈括,沈括和苏轼是同事,两人都欣赏对方的才华,经常在一起谈诗论道,切磋学问,逐渐就成了好友。

1609年,宋神宗励精图治,想改变国家积贫积弱的现状,于是任用王安石变法。

沈括支持王安石变法,因而受到王安石的重用,而苏轼却选择了站队以欧阳修和司马光为首的反对派,政见不同,致使两人渐行渐远。

苏轼自知自己心直口快,不适合朝中暗流涌动的环境,因而乞请外调,被派往了苏州任通判。

1073年,沈括奉命去两浙一带,巡检农田水利和新法施行情况。临行前,皇帝召见沈括谈话。沈括非常高兴,以为皇帝召见是要对自己委以重任。

等这次检查回来就会升迁,哪成想,皇帝却交代他:“苏轼在杭州任通判,你到了后要对他好好相待。”

沈括对皇帝的这一嘱托十分不满,他到苏轼的地盘,不应该是苏轼好好接待他吗,怎么还倒过来要他好好对待苏轼?

不过他不敢对皇帝表现不满,就把不满转嫁到苏轼身上。

到了浙江之后,他就给苏轼下了个套,一番假意奉承之后,索要到苏轼近年创作的新诗。

苏轼为人率真,没有多想就将诗稿给了沈括。沈括拿到诗稿就闭门研究,鸡蛋里挑骨头,终于给他找出了几句反诗。

沈括欣喜异常返回京城就跑到皇帝那告了苏轼谋反的黑状。

可宋神宗觉得这几句诗不过是一个诗人情绪上来时的感慨,没什么大不了的。于是不加理会。

然而,沈括的黑状却成一个诱因,在六年后发作。

1079年,43岁的苏轼被调往湖州任知州,刚到任上,他就按惯例给皇帝上了一份《湖州谢上表》。

苏轼是诗人,笔端常带个人感情,因而在文中写下了“陛下知其愚不适时,难以追陪新进;察其老不生事,或能牧养小民。”

本来这样的文章如果不细纠,也没啥毛病,可偏偏负责检查百官的御史台官员是李定,他是坚定的新法维护者,还是苏轼的死对头。

苏轼这样含沙射影的文字落在他手里,他焉能放过。

李定何许人也?为什么会和苏轼有过节呢?

苏轼有个好朋友叫佛印,佛印就是那个你心中有什么就看啥是什么的言论创造者,他和苏轼关系很好,经常在一起谈禅论道。

李定就是佛印同母异父的兄弟,有一日,佛印告诉苏轼道:“李定不孝,母亲死了,居然不回家奔丧。”

苏轼和李定老早就政见不合,但从没有诋毁过他,这次听说了他这等人品,便写诗贬低了一番。

很快,苏轼讽刺李定的诗就传阅到了京城,结果被一个御史以“匿丧不报”的不孝罪名告发给了皇上。

自古忠孝一体,不孝之人如何尽忠?皇帝大怒,要撤了李定的官。危机时刻,王安石出面力保才没使李定身败名裂。

原来佛印和李定的母亲仇氏先嫁给了佛印的父亲,生下佛印后又嫁给了李定的父亲李问。

李定出生未满月,仇氏又撇下他嫁给了郜姓男子,因而李定自幼只知有父,不知有母。所以仇氏去世,李定没向朝廷报丁忧。

苏轼于李定因这一事结怨,李定一直寻找机会报复,如今有了苏轼反诗的把柄,自会狠命报复。苏轼受不住严刑拷打,只能招认。

好在事情有惊无险,两宫太后和王安石等人拼命求情,苏轼在关了103天后被释放,但从此后苏轼留下了严重的心理阴影。

从那时起,他不再写针砭时弊的诗文,转而创作起了“诗余”和“小词”。没想到,这却成就了苏轼在历史上的大文豪的地位。

0 阅读:35

宁静趣文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