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汽车产业加速向智能化转型的浪潮中,中国车企的竞争已从技术有无转向场景适配。
2025年上海车展上,东风汽车以“天元智能”技术品牌为核心,展现了从底层架构到生态协同的全链条能力。不同于部分车企的“技术炫技”,东风的智能化路径更显务实——以安全为底线,以场景为锚点,在乘用、商用、高端、普惠四大维度构建了立体化战略。
这种“不追风口、只耕土壤”的思维,或许为中国车企的智能化突围提供了更具参考价值的样本。
智能化竞赛的本质是场景适配
当前,汽车行业的智能化竞争呈现两大特征:一是技术路线的分化(单车智能与车路协同之争),二是市场需求的碎片化(高端尝鲜与普惠刚需并存)。在此背景下,车企的胜负手已不仅是技术突破,更是对真实场景的深度理解和快速响应。
而东风汽车的选择是,拒绝“空中楼阁”,扎根智能化创新。
本届车展,东风汽车正式发布“天元智能”技术品牌,以其独特的“一核双基双元”智能化体系,强势定义汽车行业新生态。这一体系的背后,是东风“十年磨一剑”的硬核实力与技术沉淀。
自2013年东风首款无人驾驶原型样车问世以来,东风汽车早已在智能化领域谋篇布局。2016年,首款无人驾驶样车成功开发;2018年,成为获颁自动驾驶路测牌照的首批企业之一;2020年,开发首款L4级5G自动驾驶汽车;2022年,东风商用车L4级无人集卡在厦门港率先开启商业化运营。东风汽车的智能化技术日益成熟,赋能车型也与日俱增。
正因如此,东风汽车副总经理、党委常委尤峥充满自信地表示:“在智能化领域,东风不是新手,而是头部玩家。”
作为“天元智能”体系的核心,太极大模型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太极”为哲学内核,融合全域AI能力,成效卓著,在研发环节,助力新车研发周期缩短35%;在生产层面,促使工厂产能利用率提升30%。
值得一提的是,太极大模型的创新之处在于“刚柔并济”,把刚性规则系统与柔性AI预测有机结合,既严守安全底线,又能依据用户需求,动态优化体验。
而东风面向行业开源的新一代整车操作系统——天元OS,成功攻克“卡脖子”难题,将芯片利用率提升至95%,其意义深远,不仅是技术共享,更是中国汽车产业生态共建的开端。
这种策略的本质,是将智能化从“技术竞赛”拉回“价值创造”的轨道——技术必须服务于真实的用户痛点和产业需求。
智能化破局,构建护城河
东风的智能化路线扎根于真实场景的务实布局,全面覆盖从10万级家用车到高端豪华、从乘用到商用的各个细分市场,逐步形成“技术普惠-高端突破-生态共建”的立体化战略格局。
在10万级市场,智能化往往陷入“配置堆砌却体验割裂”的怪圈。然而纳米06将以10万级的亲民,通过天元T100智驾系统,将L2级高速NOA、记忆泊车等核心功能与成本控制精准平衡,将智能化门槛拉至大众市场。
尤为重要的是,技术下沉不等于体验降级。
在东风汽车的世界观里,智能化的终极目标是让每个用户都能触手可及,而非少数人的奢侈品。这种普惠逻辑,正在改写“智能即高价”的行业认知。
与华为深度合作的岚图梦想家,在高端智能领域大放异彩。首搭乾崑智驾ADS 3.0和鸿蒙座舱4.0,然而其真正的差异化在于“安全冗余设计”。
岚图汽车CEO卢放亲身测试130km/h时速下的AEB紧急制动功能,以实际行动将东风“安全是技术底色”的理念具象化,岚图梦想家更通过C-NCAP五星安全认证,并在时速110公里的超美标追尾测试中表现优异,凭借出色安全性能,成为高端市场用户信赖的坚实基础。显然,东风与华为等合作伙伴在各自领域发挥优势,并进行“强强联合”,已经成为行业主流。
在东风汽车的底层逻辑中,智能化的落地必须以安全冗余为前提,赢得用户信任,才是品牌向上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在商用车领域,东风汽车同样展现出强大的技术实力与前瞻布局,成功打破了高智能化等同于风险溢价的定式。
其无人集卡在厦门港、阳逻港的商业化运营,并登上央视《大国基石》节目;东风无人驾驶车辆商业化运营在全国15省35市的落地案例,充分验证车路云协同技术在实际场景中的可靠性与实用性。得益于技术的同源性,凭借商用车封闭场景、工况稳定的运营特性,东风将其打造为智能化技术快速迭代的“试验田”,反哺乘用车技术研发,形成双向赋能的良性循环。
东风汽车的智能化路线紧密贴合中国市场实际情况,不盲目追求激进的“技术狂飙”,而是从乘用、商用、高端、普惠多维度覆盖,且始终以安全为红线。
无论是电池经受“水火子弹”极限测试,还是AUTOSAR平台斩获国际最高安全认证,东风用远超行业的标准证明:智能化绝非以牺牲安全为代价的冒险之举,而是回归用户价值、提升出行体验的必然选择。
正如尤峥所强调:“科技向新,更要向善。没有安全的智能,只是‘花架子’。”
作为一家肩负社会责任的央企,东风汽车深刻认识到,推动中国汽车产业的智能升级与技术突破,不仅是企业发展的内在要求,更是守住用户安全的底线,引领行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使命。
中国智造的“东风叙事”
当全球汽车行业仍在探讨单车智能与车路协同的技术路径之争时,东风汽车用场景化实践给出了“第三种选择”——以安全为锚点,以场景为战场,以生态为护城河。这种不盲目追求颠覆,而是专注赋能行业发展的务实态度,或许正是中国汽车从技术跟随走向生态引领的关键一步。
正如尤峥在科技创新周上的宣言:“东风不怕‘卷’,因为‘卷’的底层逻辑是技术创新和用户价值。”到如今,“我们要让更多的智能化技术,从‘实验室’走进‘千家万户’”。东风汽车的“天元棋局”,正以硬核技术为矛、以安全标准为盾,执子落定全球智驾新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