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建始也;冬,终也,万物收藏也。立冬,意味着生气开始闭蓄,万物进入休养、收藏状态。
气象变化立冬时节,太阳已到达黄经225度,日照时间将继续缩短,正午太阳高度继续降低,但由于此时地表在下半年贮存的热量还具有一定的能量。由于地表尚有“积热”,所以初冬通常不会很冷,真正的寒冷在冬至之后。
物候现象一候,水始冰:立冬之日起,天地愈渐寒冷,水面开始逐渐凝结成冰。
二候,地始冻:冰壮曰“冻”,地冻为凝结。寒气愈冽,冷风侵袭,薄霜初现,土地开始冻结。
三候,雉入大水为蜃:雉即指野鸡一类的大鸟,蜃为大蛤,立冬后,野鸡一类的大鸟便不多见了。由于蛤蜊的花纹和雉的羽毛颜色有几分相似,于是古人就把这两者联系起来,认为雉到立冬后跑到水里变成大蛤了。
传统习俗1、吃饺子:正如民间所说:“立冬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在北方,立冬的规矩是吃饺子,因为水饺外形似耳朵,人们认为吃了它,冬天耳朵就不受冻。此外,饺子谐音“交子”,意指立冬是秋冬季节之交。
2、吃羊肉:民间有 “立冬进补,开春打虎”的俗语。羊肉在立冬后食用,能为身体提供大量的热量,有效抵御寒冷。冬季食疗养生是我国的传统文化,此时人体阳气收藏,容易吸收营养和储存热能,从而增强抵抗力。
3、酿黄酒:立冬之日开始酿黄酒,是绍兴传统的酿酒风俗。冬季水体清冽、气温低,可有效抑制杂菌繁育,又能使酒在低温长时间发酵过程中形成良好的风味,是酿酒发酵最适合的季节。
三事不做1、不泄大汗:冬季养生讲究的是“收藏”,避免大汗淋漓是其中的重要一环。如果进行剧烈运动,容易导致大量出汗,这不仅会加速身体的热量流失,还可能损耗阳气。
因此,在立冬后,建议选择一些温和的运动方式,如散步、太极或瑜伽等,以促进血液循环,同时避免过度消耗能量。
2、勿犯冰凉:随着天气的转冷,人体的适应能力也会相应降低。此时,应该避免摄入过于寒凉的食物和饮料,增加肠胃的负担,引起不适或腹泻。
相反,应该增加温热食物的摄入,如姜茶、热粥等,这些食物不仅可以提供身体所需的热量,还有助于阳气的保存和血液的流通。
3、勿露脚:中医常说“寒从脚起”,脚部是人体的第二心脏,保持脚部的温暖对于整体保暖至关重要。在冬季,应该避免赤脚行走,无论是在室内还是室外,都应该穿上保暖的袜子和鞋子。
北风潜入悄无声,未品浓秋已立冬。随着立冬节气的到来,草木凋零,蛰虫伏藏,万物活动趋向休止,以养精蓄锐,为来春生机勃发作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