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描绘了怎样的画面吗?这句诗出自唐代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它的意思是夕阳依傍着山峦渐渐下落,滔滔黄河朝着大海汹涌奔流。诗里所写的地点是鹳雀楼,它位于山西省永济市蒲州古城西面的黄河东岸。
当诗人登上鹳雀楼,呈现在眼前的是一幅无比壮阔的景象。白日依山尽,诗人遥望一轮落日,它正向着楼前连绵起伏的群山慢慢沉落,最终在视野的尽头缓缓消失。这是天空之景、远方之景、西望之景,给人一种宏大而悠远的感觉。

而黄河入海流,诗人目送着流经楼前下方的黄河,它奔腾咆哮滚滚南来,又在远处折而东向,最终流向大海,展现出了黄河的磅礴气势。
这两句诗虽然只是简单地描绘了登楼所见的景色,但却写得景象壮阔、气势雄浑,而且它还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它告诉我们看问题目光要更长远一些,视角就要选取得有一定高度,也就是高瞻才可远瞩。就像在生活中不能只看到眼前的事物,要站得更高才能看得更远,才能有更广阔的视野和更深刻的认知。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短短十个字却有着无尽的魅力,让我们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壮美和古人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