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国,三国时期由刘备建立的一个政权,以蜀地为中心统治巴蜀、汉中、益州等地区。蜀国的历史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刘备在位时期,二是刘禅在位时期。
刘备在位时期,蜀国与曹魏、孙吴三足鼎立,多次进行战争有时胜有时败,总体上维持了一定的平衡。
刘禅在位时期,蜀国虽然那有诸葛亮、姜维等人的北伐,但外也有曹丕、孙吴等人的进攻,以至于慢慢走向衰落。
公元263年,最终被曹魏的邓艾、钟会所灭,有意思的是蜀国灭亡后张飞和关羽的后代,却有着截然不同的命运。
张飞的后代得以保全,甚至还被曹魏册封为列侯,享受富贵和安乐;关羽的后代却被曹魏的庞会所杀,满门抄斩断绝香火。
同样是刘备的兄弟,为何差距会这么大呢?这究竟是为什么呢?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
张飞和关羽都是刘备的结义兄弟,也是蜀国的名将、三国时期的英雄人物,但他们的出身却有很大的差异。
三国演义中说张飞是卖猪肉的,但其真实身份却是贵族的后代,从其妻子是夏侯家的人就能看出一二,毕竟古代婚嫁可是要求门当户对。
而夏侯家是曹操的本家,只因其父亲是宦官曹腾的养子,所以才改姓夏侯。若是追根究底,张飞与曹操也有一定的姻亲关系,这也是为何张飞后人能够得到善终。
关羽是什么身份?有资料交代他因在家乡杀了人才被迫逃亡,也就是说身份是“逃犯”。无论在何时家族背景都很重要,没有强横的家族势力只能强盛一时,却不能强盛一世。
因为三国演义的缘故,人人都说张飞是一个五大三粗的人,关羽则是一个性格豪迈之人,这样的说法恰恰与正史相反。
张飞性格豪放不拘小节,有着一股悍勇之气,关羽性格刚毅有着一种威严之气,但却又容易自大,比如他就曾辱骂孙权是狗、看不起曹军,如此才有了后来被杀的悲剧。
简单而言,张飞其实属于性格圆滑之人,知道如何与人相处不轻易得罪人,而关羽只知道按照自己的原则去做事情,坚持自己的立场是优点,却又容易处处得罪人。
张飞与关羽后人的结局正所谓龙生龙凤生凤,这种性格的差异也会反映在他们的后代身上,张飞的后代继承父亲的圆滑,知道如何适应环境寻求利益,甚至懂得利用自己的关系来获得安全和优待。
张飞死于部下的刺杀,被曹魏的夏侯渊所收,为其厚葬立碑后代封侯。蜀国灭亡后,张飞因与曹魏没有本质上的仇恨,他的后人得到曹魏的尊重和恩惠。
张飞后人被曹魏的夏侯氏所收成为夏侯家族的一员,继续享受荣耀和财富。他们与夏侯氏有着血缘和姻亲的关系,后来还在曹魏的官场中有着一定的地位和影响。
相比于张飞的后代,关羽后代的处境则恰恰相反,招致曹魏的仇恨和报复。说起这件事情就不得不提一下关羽做的一件事情,即水淹七军、斩杀庞德。
公元219年樊城之战,关羽率领荆州军队北伐曹魏包围樊城,曹操派遣于禁、庞德等七路大军前来救援。因为连续下雨汉水暴涨,关羽趁机放水,水淹于禁等七路大军。
于禁被迫投降,庞德则力战不屈被关羽生擒,关羽曾劝降庞德,说他的哥哥庞羲和故主马超都在蜀汉效力,他也应该归顺刘备。
但庞德不为所动,反而骂关羽是贼人宁死不降,关羽一怒之下将庞德斩杀。关羽杀庞德是正常的战争行为,但却激起庞德的儿子庞会的仇恨。
公元263年蜀国灭亡,关羽的家族没有得到保护,庞会趁机为父报仇,将关羽的后代全部杀尽,算是报了父亲庞德的仇。
关羽的性格注定灭门的局面关羽家族被灭门的原因,除了是杀庞会的父亲庞德之外,还有一点就是因为没有人帮助他,之所以会这样主要因为关羽的性格刚烈且骄傲自大。
历史上陈寿对关羽的评价是:善待卒伍而骄于士大夫!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即关羽善待卒伍,因而他的将士在打仗的时候敢于冲锋陷阵,但关羽却看不起士大夫,曾骂孙权碧眼小儿、紫髯鼠辈;笑于禁狗彘耳;骂庞德竖子、匹夫等
这就导致关羽和阶级上层的人关系都不是很好,关羽一死他的家族就再也没有庇护,倘若遇到困难又有谁会去帮助他们呢?难道去求助那些卒伍吗?
肯定是不行的,毕竟这些人打仗还行,论政治博弈既没有头脑也没有能量。
在古代,无论何时士大夫都是最强大的群体之一,若关羽有这些人帮助他的后人也不会那么悲惨,可惜关羽将那些士大夫大几乎全得罪了,所以在灭门关氏家族的时候庞会没有丝毫顾忌。
反观张飞的家族,尽管他对待手下十分粗暴,但对待士大夫都很恭敬。再加上老婆夏侯氏与曹操都有渊源,是夏侯渊的侄女,所以张飞家族反而能在蜀汉灭亡后安然无恙。
对于此事,你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呢?
庞会真小人也,自己无能报仇,贪别人的功劳为私用,恶心!
我说了。不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