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价---抗击蒙古铁骑的西南名将

听心居士 2022-08-01 08:41:27

一次意外的发掘竟然揭开铭文将军墓一代英雄的墓葬为何外俭内奢?在2014年的时候,为了配合当地的水利建设,考古学家被即将淹没的地区进行了一次古墓抢救性的发掘,但是谁所有人没有想到,在这次的考古过程中,竟然找到消失的杨价墓。作为杨门历史上的英雄,杨价生活在南宋时期,纵观历史评书对他的评价都是特别高。他不仅勤政爱民,而且自己还练就一身的武艺,自幼熟读兵书。因为他的那个年代里面,南宋身处内忧外患,内有佞臣把持朝政,而且加上皇帝没有作为,外有蒙古人虎视眈眈,一心想要吞并中原。就在公元1235年,蒙古大军来袭,南宋不攻自破,很快就被打得丢盔卸甲,在面对蒙古铁骑下,南宋大地上面也是一片混乱。时任四川总督的赵彦纳率领的残部被围困在了甘肃名叫清野原的地方,眼看大军就要溃败。千里之外的杨价得到消息也是迅速亲赴沙场,更是率领5000播州兵快马赶到,而面对武装精良的蒙古铁骑竟丝毫毫没有畏惧感。

根据史书记载,杨架手下的5000播州兵个个骁勇,战斗力奇高,他们擅长远射,在山林作战更是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一点干粮便能在山里待上数月。而且杨价还熟读兵法,他深知奖罚对士兵的重要性,所以每当开战之前,他总会登台宣读军令,让将士们知道奋勇杀敌者赏,临阵脱逃者杀。于是整个播州兵里面弥漫着一股不死不归的氛围,人人瞪红了眼就能把蒙古铁骑全部消灭。就在当天晚上,杨家就主动发起了进攻,仗着夜袭的优势,更是打的蒙古人没有任何防备。这些孔武有力,手握钢刀的蒙古汉子在面对不按常规套路出牌的播州军的时候,一下子傻了眼,没有等到蒙古兵反应过来的时候,搭风射箭都来不及便被各种武器要了性命。蒙古部队看着气势如虹的杨价,他们的主帅只能撤兵退出了战场。而这一战可谓是名扬天下,自此蒙古大军的不败神话就此终结。在之后的几次战役里面,杨家也是一直身先士卒,带领着播州军与蒙古铁骑杀的不分上下。

为了表彰杨价,当时的南宋皇帝宋理宗也是加封杨价为武功大夫,而且还亲自提礼自5000播州军为御前雄威军。而这种待遇在西南少数民族里面,也是极为罕见的。等到考古专家得到这些消息以后,一个巨大的疑问但是缠绕在考古人员的心头,那就是既然杨价来头这么的大,为啥他的墓葬外表看起来如此寒酸呢?很多人都知道,就算是他的后代,那就是杨铿夫妇,他们的墓葬也都是奢华异常,如果只是从外层的封土堆就能看出里边的人物非富极贵。然而杨价的墓葬外表封土堆又低又矮。这和他的身份完全是不相称,这又是为什么呢?对于这种况,专家们又是众说纷纭,有人说可能是杨价为人特别低调,在死前叮嘱家人不要铺张浪费,也可能是担心死后被盗落个尸骨无存,所以才弄了十分普通的墓葬。但结果真的是这样啊,毕竟杨价可是名满西南的贵胄,如此寒酸的风格与当时的奢靡风气简直格格不入。不过很快这样的猜测便被推翻了,因为考古人员在被杨价的棺椁进行挖掘的时候,考古人员怎么也想不到杨价竟然如此奢华铺张,原来除了大量的金银器的陪葬以外,就连着厚厚的棺椁都是用价值连城的楠木做成的。根据现场考古人员统计,仅这一个楠木棺材,它的造价就远超其他所有土司墓葬石材的总和。

所以杨价绝不是一个低调的人。一个出身官宦世家,同时又为朝廷立下汗马功劳,深受皇恩的人怎么会没有钱呢?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杨家选择内设外减的墓葬呢?对此专家们有着多种猜测,有人认为杨价是就地取材。自古以来,播州就是楠木的原产地,历史上也是曾多次向朝廷贡献楠木,也就是说杨价墓里面的楠木在当时并不是什么昂贵的稀缺品,所以有人猜想当时为了赶工期,减少消耗,他的家人也是就地取材造就了这个楠木棺椁。根据史料记载,杨价在世的时候,正值北方战事焦灼,蒙古人也是蠢蠢欲动,所以建造大型墓室也就成了奢望,为了缩短工期,便使用了本地的楠木。史料记载,在宋蒙对峙期间,尽管杨家作战英勇,但依然无法挽救南宋灭亡的命运。杨价和历史上许多主战派的将领一样,在前线带着播州军浴血奋战,然而后方的大臣们却在想方设法捞黑钱。所以没过几年的时间,宋蒙局势发生逆转,在公元1242年的时候,蒙古大军卷土重来,攻占了四川成都,眼看着重庆即将不保,时任四川最高统帅的余介也是赶忙联系了杨价,不过结果却收到了杨价突然病逝的消息。这个消息一经传出以后,整个南宋朝廷好像没有精神支柱,皇帝亲自册封杨价为猎鹰侯。

所以在历史上称南宋拥有两个杨家将,一个威震北方,那就是天波府的杨家将,而另一个镇守西南,说的就是杨价。从这里可以看出,杨价的地位在当时是无可比拟的。不过让杨价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自己豁出命来赚取的荣誉会被自己的后辈败得一干二净。这一切还要从杨价墓的发现说起,在2013年的时候,杨价墓被发现时,而附近遵义余庆敖溪镇也发现了一座大型的明代遗址,这座遗址保存完好,不仅有城墙等建筑残留,还有瓷器等生活用品。综合各种考古信息,专家认为这里是明代余庆长官府衙所在地,而按照当时的官职,相当于余庆的土司办公大楼。通过翻阅文献记载,专家们很快发现,这座小土司衙们并不是自然落寞的,而是因为烧毁的。更令人没有想到的是,烧毁他的人竟然是杨氏的最后一任大土司杨应龙。要说起杨应龙的话,那可是赫赫有名的大人物。在明朝万历年间,作为镇守西南的土司,杨应龙可真是嚣张跋扈,光是麾下就有高达16万的官兵,这人不仅傲慢残暴,而且贪财好色。据说杨应龙有一个正室,是朝廷封的诰命夫人,结果因为年老色衰,所以被杨应龙冷落。而在杨应龙身边还有一个嫉妒心非常强的小妾,仗着姿色一流,所以经常吹枕边风想取代正事。突然有一日,杨应龙头脑发昏,竟然杀了郑氏一家。

这是消息传到朝廷,众人为之大怒。本来到当朝法律,杀害诰命夫人相当于藐视君王,应该开刀问斩,然而万历皇帝迫于杨家的势力,最终赦免了杨应龙,可谁知这次的赦免反而让杨应龙愈发的跋扈了,天长日久间,他也是开始慢慢的积蓄力量,意图谋反。在公元1599年6月,已经膨胀到极点的杨应龙竟然跑到附近的周县大开杀戒,得知此事的朝廷也是第一时间派出大军围剿杨应龙,眼瞧着与朝廷撕破脸,杨应龙也就索性打勤王的名义,然后开始兵分三路围攻附近的周县,一时间整个周县被杀的鸡犬不留。等到万历皇帝听到杨应龙屠城的消息后,也是勃然大怒,随即命人率领十几万大军征讨杨应龙。为了应对朝廷围剿,这时的杨应龙将大本营安在了今天顺义的海龙屯,据说这个地方因为地势险要,易守南攻,是杨价的儿子杨氏第15氏土司杨文为了抵御蒙古人花费了五年时间修建的铁桶壁垒,就拿其中的飞虎关来说,整个关卡有36级阶梯,别说是打仗,普通人想要走上去都很难。凭借着地形险要,杨应龙率领播州军和朝廷大军周旋了几个星期,但和几百年前杨家对抗蒙古人不同,此时的杨应龙早已失去了民心,所以没多久便被朝廷围困的水泄不通。眼瞧着败局已定,在某天晚上,杨应龙吃饱喝足,在观看了一曲歌舞以后,自己也是一声不响,在众人的目送中走进了军帐,没有人知道发生了什么,只听一声尖叫后,火苗将屋子焚作一片火海,最后这场战役以杨应龙的去世圆满收官,史称宁播之战。直到今天,杨家的故事早已被人淡忘,唯一留下的就是这些珍贵的金银器。
1 阅读:85

听心居士

简介:历史小故事,借鉴大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