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715年61岁的康熙心烦意乱的在后宫闲溜达。忽然想起前几天苏州官员进献了一名艳丽超群的汉人美女,便让太监把她带了过来,顿时康熙眼睛都直了。
这位少女如此年轻美丽,宛如一位纯洁的女神,康熙当天晚上就临幸了她。在之后的日子里,这位女子夜夜陪伴康熙,简直成了康熙的专宠。一年后,这位妃子生下了康熙最小的儿子24阿哥胤秘。她就是康熙晚年宠妃穆嫔。
根据清宫档案记载,陈氏当时的宫份是一百五十两,这是一个很奇怪的数字。清朝贵人等级的公份是一百两,嫔位为二百两。这多出来的五十两,不知是不是因为康熙遗妃,或者因为陈氏有儿子胤秘的缘故,所以特殊优待。反正雍正皇帝格外照顾陈氏。胤秘这时候最大的劣势变成最大的优势,成为了他日后得以善终的关键。新登基的雍正帝对这个比自己儿子还小的幼帝异常疼爱。不过胤秘母亲陈氏福薄命短。雍正五年11岁的胤秘失去了母亲。没有了母亲的照顾,兄长雍正和皇嫂自然对这个幼弟十分上心。雍正为了培养胤秘,就把他接入宫中抚养,让他与儿子弘利一起生活学习。在胤秘15岁的时候,雍正就破例让他与自己一起去太庙行礼。雍正十年,雍正皇帝给16岁的胤秘选的福晋乌雅士也是出自孝恭皇后的母家。雍正对胤秘的赏赐也同亲王一般。雍正11年,也就是公元1733年五月初九,雍正下诏晋封胤秘为贤亲王。这一年胤秘才17岁。直到雍正13年胤秘19岁时,雍正驾崩了。
胤秘的待遇并没有因为兄长雍正的离世而有所减少,新登基的乾隆被胤秘的恩宠丝毫不输父亲雍正。乾隆元年,乾隆追封胤秘母亲陈氏为皇祖穆嫔。用乾隆的话说,胤秘自幼同他一起念书长大,是诸位皇叔中与自己最亲近的。虽然是叔侄,可年长的乾隆却把他当作弟弟一般疼爱。乾隆登基后不久,就开始张罗为小皇叔胤秘建造亲王府邸。
直到乾隆38年57岁的胤秘不幸薨逝,离开了他留恋不舍的人世间。乾隆亲自登门祭奠,命皇四子永成和皇12子永琪为胤秘穿孝。胤秘富贵,一生自然离世,被三代帝王捧在手心里,受尽各种优待,且得以善终,也算是清朝最为幸福的皇子了。胤秘死后,乾隆皇帝赐给他的谥号是恪。不过后来宗人府在操办胤秘的后事时,竟然只是将胤秘随便葬在了北京平谷区马坊镇马坊村北打铁庄村南这块地方,当地人称南宫。胤秘墓址为何选于此?按风水学的说法,马坊一带地貌隆起四龙形。而龙头位置正在打铁庄村南,一代和硕亲王就此长眠于这样一个默默无闻的村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