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首发于“新能源正前方”公号,这里有更多新能源行业热门话题深度剖析,记得关注哦~

这是新能源正前方的第1110篇原创文章
4月2日,全国新能源消纳监测预警中心发布了2025年2月全国新能源并网消纳情况,从数据来看,相比2024年,今年1-2月全国风电、光伏消纳比例都出现了较大规模的下降。
全国风光消纳出现下滑2024年1-2月,全国风电利用率96%,光伏利用率95.7%,而2025年同期,风电利用率降至93.8%,光伏利用率降至93.9%,分别同比下降了2.2、1.8个百分点。如果分省份来看,情况甚至要更糟一些,风光消纳比例低于90%的省份越来越多,风电已经有3个省份低于90%,光伏则有5个省份消纳低于90% 。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变化?只是偶发因素还是有更深层次的原因?
风光消纳降低的原因一般1、2月份都会考虑到冬季供暖和春节的因素,不过因为是跟2024年同期对比,所以节假日的因素基本可以排除。
那么会不会是今年国内1月和2月份用电量减少的原因?但根据国家能源局的数据,今年1至2月,全社会用电量累计1556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3%,虽然增速确实不高,但依然是增长态势,所以风光消纳下降也跟用电量没有太大的关系,更主要的是其他原因。
分析下来可能有如下几个原因:
最主要的原因很可能是新能源装机增速过快,超出电网承载能力。截至2024年底,全国新能源累计装机已突破14亿千瓦,其中光伏去年新增装机增速超过45%,依然处于非常高速的发展状态。但另一方面,电网的建设和灵活性调节资源(如储能、调峰电源)等却没能同步跟进,导致部分时段电力供过于求,被迫弃风弃光。
这里又以风光发电的主要地区,包括西北和华北等(比如新疆、内蒙古、青海、甘肃等)为甚,这些地区新能源富集,但电网结构薄弱,加上当地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对电力需求没有那么高,发出的电主要通过电网输送到东部沿海地区,外送能力不足,也会成为消纳的瓶颈。
从上面的表格也可以看出来,全国风光消纳低于90%的省份主要就是西北、华北等几个省份。
此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政策调整。去年5月份,国务院及能源局发布政策,将新能源利用率目标从95%下调至90%,允许部分地区适当降低消纳要求以释放装机空间,这一调整可能导致部分区域主动降低消纳优先级,优先保障装机增长。这也是风光消纳下滑的省市竟然包括北京的原因,大概率是因为政策因素。
当然了,除了这些原因,跟国内的电力市场机制不完善也有关系,存在跨省交易壁垒、市场规则不统一等问题,导致新能源参与市场交易的协调难度加大,消纳问题增加,利用率问题也就出现了。
消纳率下降会造成什么挑战?消纳率的下降,将直接导致弃风和弃光率的上升,继而影响到发电小时数和项目的收益率,因为现在政策明确规定“允许合理弃电”,那么行业后续就要调整受益模型了,这对于风电项目的投资无疑将产生一定的影响。
再考虑到新能源全面入市、取消强制配储的政策,势必导致新能源项目在一开始就将更加谨慎,后续风光新增装机速度可能会面临放缓的问题。
当然了,这其实也是大家要接受的现实,还希冀风光像前几年那样狂飙突进完全不现实,不过这样也不代表就都是坏事情,只有项目收益率算得过来,行业才能真正有序发展。
另外一方面,政策放宽利用率目标后,也可以促进更多的新能源项目通过降低消纳约束快速并网,尤其是沙戈荒大基地项目。从这个角度看,也算是好事情。
最后,风光的消纳将加速储能、特高压输电、虚拟电厂等配套技术发展,此外新能源全面参与电力市场交易,也将推动电力机制改革深化,很可能也会为电网行业带来的全新增长点。
今年1月和2月份的风光消纳下滑是偶发事件还是长期趋势,可能还要持续观察,但相比前几年,风光行业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这些变化会对从业者和二级市场投资者都会带来影响,这是确定性的。
对于投资者而言,必须降低风光的收益率预期,更多关注企业能否适应全新的行业态势,以及在行业里的竞争力是否足够,总之,现在就别总是想着贝塔了,要更多关注阿尔法。
虽然历史经验证明了很多阿尔法在贝塔前面不值得一提,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这世界上多的是没办法的事情。
如果大家对leo调研看的企业、行业专家交流纪要感兴趣,可以加入《价值宝库》查看。《价值宝库》是所长团队精心打造的资料库,里面每天会上传100+内容,绝大多数都是大家最为关心的一手调研纪要,此外还有各种研报、突发/热门事件分析以及宏观政策、市场解读等内容,总之,只要是投资有用的,我们能找到的,都会上传到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