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咱们聊个最近非常热的话题——那些被央视点名批评、还没播完就被下架的电视剧。
估计你和我一样,打开电视本来想追剧,结果发现想看的剧被下架,心里那感觉真是五味杂陈。
但咱们今天不是来说抱怨的,而是要好好探讨一下这些剧到底出了什么问题,居然连央视都看不下去。
先说说《东八区的先生们》吧,这剧本来是冲着张翰去的,结果刚开播几集,我就被那些不切实际的情节搞得一肚子火。
你说,一个现代都市剧,搞得比童话故事还要悬浮,男主角竟然通过拉扯女主角内衣带的方式“英雄救美”,这真是出乎我的三观。
还有,剧里那些老掉牙的桥段,什么男女主角动不动就摔进对方怀里啃嘴巴,简直让人尴尬癌都犯了。
大家的弹幕几乎全是对编剧的吐槽,说这是在复制粘贴二十年前的偶像剧。
央视一发声批评,这剧立马被下架。
也难怪,张翰这次真是摔了个大跟头,主演生涯平添了污点。
《抗日奇侠》:轻功和手撕鬼子的奇葩抗战剧接着聊聊《抗日奇侠》。
这部剧真心挑战了我对抗战题材的认知,剧里的抗战英雄个顶个地像武侠大侠,能在战场上玩轻功不说,还能手撕鬼子。
这真不是吹,最后这演的都是啥啊,轻功都使出来了,是不是下次还能飞檐走壁?
你让我拿这个去教育小孩抗日精神,我也得好好掂量掂量。
广电总局批评这剧简直是拍胡了,根本不尊重历史,还搞什么歪曲事实。
其实对所有创作者来说,尤其是拍抗战剧,这历史观可得端正,否则搞成这样滑稽片,只能是引来批评,还毁了大家的观剧体验。
《神枪》:子弹拐弯的神奇射击技巧再说《神枪》,这剧的最大槽点就是那神出鬼没的“子弹拐弯”。
你没听错,射手抖抖手腕,那子弹就开始弯道超车,简直比武侠片还离谱。
你说咱们这年头看惯了什么高科技和特效吧,但这种不合逻辑的情节真让人看了想笑还想骂。
剧里除了离谱的设定那是到处都是失实的地方,你真要说什么打仗,还得讲点逻辑吧。
观众们在社交平台上吐了个爽,说这是在挑战智商。
别说,这真就是挑战了。
我那次看到一半也直接弃剧了。
《雷霆战将》:偶像秀中的抗战历史《雷霆战将》这部剧,一开播就被各种批,主要是因为它根本不走心。
你说抗战剧,怎么能拍成偶像剧呢?
那些演员一个个衣服都军装都崭新的不说,颜色还亮得刺眼。
特别是女演员们,一个比一个打扮得精致,像是走秀来的。
这部剧的武器装备也是个糊涂账,当时历史书里说我军连步枪都不够用,这剧里个个士兵都配齐了轻机枪。
我这看的时候很是出戏,这不是在拍现代特种兵吗?
而那些男演员一个个发型梳得油光发亮,真是劝退。
结果这部剧推出没几天,人民日报都发文痛批,说你这根本不是抗战剧,是偶像秀。
没几天都不到,这剧就被大平台们秒撤了,大家都忍不了了。
《封神演义》:改编失真,神话剧变爱情剧最后说说《封神演义》,花了大手笔请来了罗晋、王丽坤、邓伦这些实力派,结果整出来个四不像。
剧中改编的情节很多地方完全不顾历史,甚至让观众感到智商受到了侮辱。
特意提一句,编剧居然给杨戬和妲己加了一段爱情戏。
这下真是彻底毁了,大家都是冲着神话剧去的,结果给你变成了爱情剧。
感情戏不但没让剧情精彩,反而让观众不断吐槽,许多原本的粉丝都被气走了。
这些被下架的剧无一例外都有个共同点,那就是在创作上没有敬畏之心。
作为观众,我们需要的是那些经得起推敲的故事和富有质感的表达,而不是为了博眼球去搞哗众取宠的特效和脱离实际的情节。
这些剧的争议或许能给圈内些许启示——影视创作并不是单纯为了挣钱的工具,更应该记得对历史的尊重,对观众的尊重。
毕竟,真正能打动人心的作品,永远都是那些贴近生活、尊重常理的作品。
所以,看完这篇文章,你是不是也开始考虑下次追剧的时候如何挑选好剧呢?
欢迎评论区一起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