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万为单后腰买单,国足0-2不敌澳大利亚,王钰栋塞鸟不值先发?

球球越大体育 2025-03-27 19:14:53

国足战澳大利亚用人争议:王钰栋与塞尔吉尼奥未首发,伊万科维奇的固执再遭质疑

北京时间2025年3月25日晚,中国男足在杭州奥体中心迎来世预赛亚洲区18强赛第8轮与澳大利亚的生死战。

然而,赛前公布的首发名单中,备受期待的归化球员塞尔吉尼奥与U20新星王钰栋均未进入首发,引发外界对主帅伊万科维奇用人策略的强烈质疑。结合比赛背景与伊万此前的执教风格,这一决定折射出其战术思路的保守与固执。

争议焦点:王钰栋与塞尔吉尼奥为何被雪藏?

1. 塞尔吉尼奥:体能不足与战术磨合问题

塞尔吉尼奥作为归化中场球员,被寄予厚望能通过其组织能力串联中前场。然而,伊万在赛前发布会上明确表示,塞尔吉尼奥因“体能储备不足”且“需要时间适应球队战术体系”,因此未安排其首发。尽管此前媒体预测他可能出任前腰以解放韦世豪的边路威胁,但伊万最终选择更保守的442菱形中场阵型,由徐皓阳、谢文能等球员担纲中场,塞尔吉尼奥仅进入替补名单。这一决定可能源于对澳大利亚高强度对抗的忌惮,但也暴露了伊万对归化球员使用上的犹豫。

2. 王钰栋:经验不足与战术风险考量

18岁的王钰栋首次入选国足正式比赛名单,其速度与技术特点被视为可能的“奇兵”。然而,伊万在生死战中更倾向于信任经验丰富的老将,如韦世豪、张玉宁等。尽管王钰栋在联赛中表现亮眼,但国际大赛经验匮乏,加上国足此战需稳固防守,伊万最终选择将其置于替补席,仅在必要时作为后手调整。

伊万的“固执基因”:历史案例与潜在隐患

伊万科维奇的用人风格历来以“坚持己见”著称,此前已多次引发争议:

对蒋圣龙的盲目信任:

在2024年对阵日本的比赛中,蒋圣龙客串后腰表现糟糕,但伊万仍在对阵沙特的关键战中继续使用他,导致中场失控。本场对阵澳大利亚,伊万延续了菱形中场单后腰的配置,但未启用塞尔吉尼奥加强组织,反而依赖拦截能力较弱的徐皓阳与黄政宇,中场硬度存疑。

冷落谢鹏飞等经验球员:

伊万偏好使用边路快马(如谢文能、拜合拉木),却忽视谢鹏飞等具备中场渗透能力的球员。这种“重速度轻配合”的思路导致前场创造力不足,进攻过于依赖个人突破。

门将选择的争议:

尽管王大雷在近期比赛中状态起伏(如半场扑救脱手导致丢球),伊万仍坚持让其首发,而弃用颜骏凌等门将,凸显其对“经验领袖”的过度依赖。

战术后果与比赛走向

从上半场0-2落后的结果来看,伊万的用人争议已显现负面影响:

中场失控:缺少塞尔吉尼奥的串联,国足难以组织有效进攻,反击时传球失误频发。

防守漏洞:单后腰阵型无法覆盖澳大利亚的快速推进,后防线屡遭冲击,第二个失球直接源于王大雷扑救脱手。

替补价值未兑现:王钰栋与塞尔吉尼奥未能及时登场改变节奏,伊万的临场调整再次被批迟缓。

总结:固执与现实的碰撞

伊万科维奇的用人逻辑始终在“保守求稳”与“大胆革新”间摇摆。尽管他试图通过年轻化阵容(如启用王钰栋)和归化球员(如塞尔吉尼奥)为国足注入活力,但关键战役中仍难逃经验主义的桎梏。若此战失利,国足将彻底丧失直通世界杯的希望,而伊万的帅位也可能因此动摇。

长远来看,国足需要更灵活的战术设计与更开放的人才选拔机制。年轻球员的培养不应仅停留在“替补奇兵”层面,而需通过系统性磨合融入核心体系。否则,“伊万式固执”恐将继续成为中国足球进步的绊脚石。

0 阅读:0

球球越大体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