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TT最近放出了一则声明,硬生生地让所有运动员都感到有点儿不舒服。
说是对不参加赛事的选手进行罚款。
你没看错,不参加就罚款,直接从口袋里掏钱。
这个政策一出,运动员们肯定不爽,尤其是法国乒乓球选手朱尔斯·罗兰,他简直是炸了锅,连着给WTT的声明扣上了大帽子,认为这事儿实在是有点儿过分了。
就像他自己说的,运动员的选择权得有,WTT凭啥没给出场费,还能威胁运动员罚款?
说实话,话说得还真不客气。
朱尔斯·罗兰的这番话,真的是很直白也很有力度。
他把话讲得特别清楚:运动员是国家培养出来的,国家才是最大投资方,WTT不过是个商业公司,拿着赛事赚了大钱,却不见给运动员提供什么实际的支持和资源。
你看看人家国家队,投入了多少心血和资金来培养这些顶尖选手?
没有国家队的系统和资源,你让运动员靠自己去打比赛,结果他们还能腾出时间去参加WTT的赛事?
那可真是强人所难。
罗兰还举了网球的例子,说得很有道理:在网球大满贯比赛上,运动员有自己的选择权,虽然比赛安排得密密麻麻,但他们有权选择参不参加。
有网友对此表示认可,说运动员从国家队接受了培养,就不应该再受这些商业机构的控制。
WTT倒是赚钱得快,连个签约合同都没有,光靠罚款逼选手参赛,真的是太不人性化了。
也有网友觉得朱尔斯这番话有点偏激,觉得WTT的出发点是想提高赛事的竞争力,给选手提供更多机会。
不过罗兰并不买账,他继续批评WTT对于运动员的要求简直是让人无语。
就算他们比赛多,给你安排再多赛事,可出场费在哪里?
奖金又在哪里?
你让运动员为比赛卖命,却没有任何实质性回报,这样的商业化运作,能指望运动员用心去比赛吗?
他说得很对:如果WTT真想让运动员按规定参赛,得先考虑是否给运动员提供足够的经济保障,要不然,光靠罚款来逼迫,真是有点过头。
至于WTT的赛事安排,朱尔斯更是直接点名批评,赛事安排已经是密集到让人喘不过气来,尤其是2025年赛事安排更为频繁,这对于运动员来说,压力太大了。
你想,运动员也是人,不是机器人,每一次高强度比赛之后,需要充足的休息恢复才能保持最佳状态。
WTT为了商业化,根本不管运动员的身心承受能力,只是一味地想要赚更多的钱。
他在采访中明确提出,WTT不能为了自身的商业利益而牺牲运动员的健康和职业生涯。
有网友对此则表示:比赛安排密集,运动员如果不注意恢复,身体肯定吃不消。
而WTT虽然赚了大钱,却根本不考虑运动员的健康,运动员们又不是机器,他们也是有极限的。
而另一位网友则觉得:其实WTT这样的安排也不完全是坏事,这些赛事的增加,对运动员而言,也意味着更多的竞技平台和曝光机会。
罗兰并不认同这种看法,他再次强调,WTT应该把运动员的需求放在首位,正是这些选手在赛场上为他们争得了荣誉。
运动员们是为了国家的荣誉而战,不是为了商业机构的盈利。
WTT作为一个成立不到五年的新兴商业体,应该明确自身的角色和定位,不能仅仅将自己当成是赛事的组织者就自命不凡,要尊重运动员和国家队为他们所做的贡献。
在这次发言中,罗兰也是站在了运动员这一边。
他认为,运动员有权利根据个人情况和职业规划来决定是否参赛,不能被迫参与。
WTT的政策也应当尊重运动员的选择,而不是像现在这样随便出台罚款措施,搞得运动员有点儿像是被绑架一样。
对于这项举措,他直言不讳:WTT要是想继续这么搞下去,得好好思考一下,自己是不是把运动员当成了工具,能挣钱就行,不管运动员的健康与否。
有网友则对罗兰的立场表示认同,称:站在运动员的角度来看,这个政策实在是太过分了,运动员付出了那么多,不光是为了赚钱,更多是为了国旗、国歌,不能让商业机构把他们当做赚钱工具。
但也有部分网友认为,在商业化的环境下,运动员不能总是想着自己的选择权,参赛多了,水平也提高,曝光率也高,WTT让他们有更多机会,难道不该感恩?
虽然双方观点各执一词,但朱尔斯·罗兰的批评还是很有道理的。
WTT作为商业化组织,确实应该给运动员们提供更加明确和公平的合同条款,而不仅仅是通过比赛和罚款来增加收入。
如果WTT真想提升赛事的质量,提升运动员的表现,那么也需要与运动员建立更为平等和合作的关系,而不是单方面的要你参加,参加不参加就罚款式的霸道行为。
只有这样,赛事才能够健康发展,运动员才能够有更好的表现,而WTT的商业运作也才能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