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冬季进补?哪些人需要进补?

北京德胜门中医院 2024-12-17 14:12:23

民间有“秋冬进补,来年打虎”的说法,冬季进补不仅能调养身体,增强机体的调节与抗御疾病能力,为来年开春打下良好的身体基础,也符合中医治未病的理念。

为什么要冬季进补

根据中医经典《黄帝内经》的教诲:“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此乃自然界气之运行的常态,人体亦与之相应。”此阳气于自然界中,是藏于地底之下,故而冬日地表呈现出一片阴冷之态。同理,人体在冬季,阳气亦循“天人相应”之理,内收至体内,尤其是归入属土的脾胃之中。

正因如此,冬季节人们往往食欲增加,消化吸收功能亦随之增强,此即进补之理据所在。此外,民间有“夏后无病三分虚”之说,意指夏日多汗,气随汗泄,而汗血同源,血亦有所耗损。至冬季,气血津液渐感不足,加之冬季气候干燥,更添气血枯涸之忧。

故而,每到冬季,本就气血亏虚之人,更易感受到衰老之迹的显现,诸如脱发增多、发质干枯、肤色黯淡、斑点加深且增多等。尤其对于步入中年的女性,特别是35岁之后,她们对这些衰老迹象的感知尤为敏锐。《黄帝内经》有云:“女子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阳明脉行于面部,为气血充盈之经脉。女子自35岁起,阳明脉渐衰,预示着身体,尤其是面部气血供养不足,容颜与体质皆趋衰退,出现憔悴、面色晦暗、长斑、脱发白发等征象。

如果进补适宜,亏虚的阴阳气血补得充足,不但身体会强壮起来,在同龄人中看起来也会显得年轻。

哪些人需要进补?

《黄帝内经》有言:“虚则补之,实则泻之”。

意思是只有出现虚证才用补法,没有虚证就不应用补法。由此可见,进补并非适用所有人,它只针对虚证人群或者虚实夹杂证人群。单纯实证人群并不适合进补,甚至需要一定的通泻,此时如果滥用补药,反而会打破人体的平衡。

需要进补之人往往体质偏弱、或患有慢性疾病、或术后康复,均宜采用和缓方式慢慢进行,不宜大补、骤补。药物不宜性味太偏,不可操之过急。若过度温补或滋腻,反易造成“虚不受补”、“上火”等不适。

进补之时应照顾脾胃。尽管冬季阳气入内,人的消化吸收能力会有所增强,但对于脾虚胃本弱的人,进补前则需调养好脾胃,脾胃消化吸收功能正常,才能补得事半功倍,否则便是加重脾胃负担。

推荐药膳:

淮山排骨汤

材料:

鲜淮山200克,鸡内金6克,生姜10克,芡实15克,炒薏苡仁15克,陈皮5克,排骨300克,蜜枣2枚。

功效:

健脾祛湿,消滞开胃,尤其适用于食欲不振人群,能增强脾胃功能,可用于进补前调理脾胃。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