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制裁恶果来了:美企居然自己搞去美化!资本的力量太强大了

雪梨好物 2025-03-31 14:31:09

华为MATE 60 PRO继续发酵,到目前为止公布的越来越多的事实证明,美国正从绝地制裁的独特角度成功的培养出了一个科技怪兽,几乎在高科技的方方面面成为美国高科技企业最强劲的对手,如果没有制裁,至少会延后甚至不可能实现!

另一个披露的事实这表明,除了国内企业极力突破技术搞去美化,多个美资跨国公司也在去美化,笔者听到这个事实直接就震惊了,然而了解原委也就释然了,只能感叹资本的力量太过强大!

华为:以一己之力成为7家高科技公司的劲敌

自从华为发布MATE 60 PRO以来,绝大部分朋友只知道华为在5G领域的突破已经威胁到了美国高通,原因也很简单,经过TechInsights公司的拆解与分析,确定芯片均为中国产,这个消息被彭博社、CNN以及纽约邮报等多个美媒引用,无一不震惊中国居然搞出了独立于美国制程外的全系列芯片!

另一个则是确认其制程,目前经过电镜成像,Kirin9000s确定了制程为7纳米,基带为4.999G,你没看错,这就是集成了5G,当然远不止这俩,因为Kirin9000s不是一片单纯的CPU,而是一个SoC系统,包含了包含了CPU、NPU、GPU、RSP以及基带,是一个完整的系统。

苹果做手机不是很厉害么?但这家市值3万亿美元的巨无霸仍然没能在SoC上突破5G基带,三星很牛逼是吗?很抱歉,这家二流企业啥都能干,但华为根本不屑与三星对比,此前高通是最牛的能在SoC集成5G基带的公司,现在有了第二家华为,所以华为突破5G,最受震撼的就是高通。

当年就是因为华为在5G领域的突破招致了美国为首的“高科技联盟”绝地制裁,3年过去,华为绝地归来,肯定有所图,哪家影响最大?高通显然要排在首位,而苹果应该会在第二,因为当年高端手机市场几乎就被苹果拿走了。那么第三是谁?可能是台积电,因为华为没有妥协,不仅没能等来华为的单子,反而华为和小伙伴们搞定了7纳米制程,未来前途如何?芯片整个产业链重塑是必须的,全世界芯片产业都诚惶诚恐!

当然还有影响最大的是整个供应链,一台手机有数千个零件,在华为被制裁以前,60%以上都是进口欧美,SoC部分来自高通,芯片制造则是台积电,千亿美元的资金之前都是流向台湾地区或者欧美,但在美国的制裁下,华为全部实现了国产化制程,这些资金全都转换成了国内的GDP,华为的这些供应商背后都是数不清的家庭。

这并不是美国制裁的目的,当初美国希望通过制裁能打压华为,最好能让其破产再以垃圾价格收购,这种方式美国百试不爽,但在华为这边失灵了,反而这些原本能回到欧美的市场份额留在了中国,影响无疑是极大的。

美国众议院拟定最新制裁:影响到底有多大?

北京时间凌晨,美国众议院外交事务委员会主席迈克尔·麦考尔联名八名众议院高层以及议员提案了史上最严厉的制裁措施,准备对华为和中芯国际祭出最严厉的7条制裁措施:

1、根据《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对中芯国际和华为实施全面封锁制裁;

2、根据19 USC § 1864行使权力,战略性地禁止中芯国际生产的半导体进口到美国;

3、将中芯国际和华为及其所有子公司列入实体清单;

4、对华为及其所有子公司、分拆公司和继承者(例如荣耀)实施制裁;

5、对中芯国际受到 EAR约束的所有项目实施制裁;

6、撤销中芯国际和华为所有现有许可证;

7、对中芯国际和华为高管提起刑事指控;

准确的说这些制裁一旦实施对中国影响一定是有的,甚至也会让中芯国际等公司陷入危机,但此前对华为三年的制裁有效了吗?反而培养出了一个强劲的对手,这次外交事务委员会主席迈克尔·麦考尔联名八名众议院高层以及议员起草的这份史上最严厉的制裁初稿效果到底如何?美国华尔街日报早就怀疑了:美国制裁,中国突破,美国究竟是如何陷入这种尴尬境地的?

从制裁到突破,继而培养出一个独立于西方体系之外的可怕对手,美国已经对制裁措施完全丧失了信心,在国外社交媒体上都是这种声音,而华为MATE 60 PRO在美国买到2399美元的高价这成为嘲讽制裁最有力的武器,所以继续制裁还是放开倾销?美国人最近有点烦!

仅仅是芯片产业链?远远不止!

美国这一禁止,真搞出了大事了,因为华为几乎重塑了整个产业链,甚至连设计的EDA都开发出来了,而且华为还未雨绸缪,早在10年代开始就在准备自研替代欧美的计划,到特朗普时代中美贸易战中对华为制裁后,这些在台面下的计划纷纷开始“转正”,成了艰苦卓绝突破封锁的“长征”,现在来看看,华为到底在哪些方面获得了突破:

桌面操作系统(鸿蒙系统桌面化):即将与微软竞争;

云技术和数据库服务与GOOGLE以及甲骨文(ORACLE)竞争;

鸿蒙手机操作系统与谷歌竞争;

通讯设备与思科竞争;

汽车智能化系统与特斯拉竞争;

服务器还和IBM竞争;

AI芯片将与英伟达竞争;

盘古大模型将和CHATGPT竞争;

华为还独立整出了EDA工具;

看看这美国造的“孽”,要是美国不制裁,估计鸿蒙系统与AI芯片以及EDA工具几乎就是遥遥无期,这些个产业只能长期不断投入,因为谁都无法承担更换工具后带来的后果,而现在美国直接替华为下了决心!

这么多竞争系列中,华为还意外的“误伤”了一个“蓝牙联盟”,此前美国制裁华为后蓝牙联盟将华为一脚给踢出了,然而蓝牙联盟发现了一个令人沮丧的事实,30%的蓝牙专利握在华为手中,要是将华为踢出联盟,估计大家交专利费得交出自闭症来,所以蓝牙联盟又将华为给请回去了。

然而华为早就看蓝牙联盟不顺眼了,因为这个所谓的蓝牙实在是太不长进了,这个在1994年就被搞出来的技术,将近30年过去了,并没有革命性的进步,而华为在突破5G技术的过程中对这种小范围高速通信有了新的理解,早在这次制裁危机发生前,华为就已经开始在搞自己的东西了!

各位应该知道了,这就是“星闪”,英文是NearLink,应该很好理解吧,下面来看看两者的数据对比就知道星闪远不只是蓝牙的升级版,而且是脱胎换骨版,优势实在是太大了:

星闪无线通信系统由星闪接入层、基础服务层和基础应用层组成,其中星闪接入层由SLB(基础接入)和SLE(低功耗接入)两部分组成。SLB可以理解为WiFi,拥有更快的速度、更低的时延、更大的数据传输。SLE可以理解为蓝牙,拥有更低的功耗。两者面向不同的业务需求,提供不同的传输服务,两者互相补充。

所以有人将星闪称为蓝牙和无线的缝合怪,但其实完全不是,比如SLB的测试结果中时延这一项只有20μs!这个数据那真是遥遥领先,通信时延上星闪设备只有0.25ms,蓝牙约为10ms,是蓝牙设备的40倍,传输距离,蓝牙只有10多米,星闪可以超过80米,速度上星闪达到了蓝牙的6倍。

星闪是华为在工业以及家用物联网中使用的突破口,多用户能力简直可以使用在极高密度的无线设备场合,甚至比常规无线通信更高的用户接入能力,星闪技术落地包括智能汽车、智能终端、智能家居、智能制造等领域都将覆盖。

华为将该联盟转到中国工程院下,各行各业陆续加入星闪联盟。到目前为止已经有320多家企业加入了星闪联盟,有计算机、汽车、家电、数码、网络运营商等各行各业。

可能有很多网友认为,这些都没有国外公司,星闪也用不起来!其实这完全不必担心,星闪性能远超蓝牙,而且中国市场准入,想要在中国销售的必须加上星闪,中国如此庞大的市场,哪家公司会放弃?并且有技术大拿华为在背书,这个拿过去就能用,还比蓝牙先进得多,全球用户用脚投票。比如蓝牙只能传输立体声,而星闪可以传输无损音乐,光这一点就能收服音响发烧友的心。

闻所未闻的事实:美国企业搞去美化!

在华为突破封锁的同时,笔者在查资料时还意外的看到了一个令人大跌眼镜的去美国化进程。很多美资或者跨国企业同样也在搞“去美国化”,笔者摘录一段给大家看看:

另一个网友也私信告诉我,他们公司也在搞去美化,他们公司是100%外资企业、美国大公司中国子公司,当然他要求保密一下就不说名字了。他们这个公司很奇怪的是,基本上每个芯片都要有双供应商,一个欧美日、一个中国。如果中国没有的芯片,他们也愿意扶植中国公司搞出可供应,反正要一中一外。而且各种机器匹配的软件版本,美国总部一开发出来上市商用后就卖断给中国子公司,律师见证签字;还开放源代码给中国子公司,当然源代码掌控在常驻中国的美国员工手里,核心代码没有向中方员工开放。中国上市版本基本上完全去美化。

这个说法来自微博大佬@HW前HR,可信度很高,之所以会这样搞是因为这些跨国企业根本就承受不起丢掉中国市场的风险,当出现中国与美国对峙时不至于让中国分公司停摆而影响公司业务收入,据博文中数据,这些公司来自中国的占总营收1/4以上,一个公司营收砍掉1/4,那利润可能就要砍掉75%以上了,对股价影响绝对是灾难级别的。

并且还有很多公司的比例大约1/3,有的甚至是1/2,比如上表中的数据,中国营收占比最低的是SKYWORKS为20.88%,最高的是高通,占比达到59.50%。所以无论是去美化还是去中化,最终决定供应链的还是市场,目前中国市场足够大,利益也足够大,所以这些条件足以让那些跨国公司为了去风险化而搞去美化产业链,即使未来发生特殊情况中国公司依然可以独立于西方体系外生存且不受影响。

这真是意外之喜,美国政府的绝地封锁反而让来中国的企业自发形成了本土化产业链,这真的比印度政府下死命令要求跨国企业在印度本土采购比例达到多少多少要有效1000倍,但其实不难理解,这就是资本的力量,只要有足够的利润,他们甚至可以出售射向自己的子弹!

今天,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我国另一个领域,那就是剃须刀市场。说到剃须刀,很多人第一时间联想到的都是飞利浦,博朗,松下剃须刀这些都是国际大品牌,没错,以前剃须刀就是被这些外国品牌所垄断,随便一把剃须刀都成百上千,只能是适合手里有闲钱的人或者工作一族使用。

然而今天这一状况被中国一家年轻的企业所打破。今天的主角博锐科技创始人——王小彬。决心放弃继承庞大家业,一心留学闯入科技圈。

他和很多刚开始创业的年轻人一样,从不被看好,也遇到过一次又一次的打击。但是越挫越勇的他终于用实力"打脸"那些当初瞧不起他的人!

他带领了一群90后同伴,潜心专注国内的剃须刀行业,将智能科技与电动剃须刀结合,上线了一款"3D电动剃须刀",短短几天就被抢购280000+台,收入更是达到了几千万,这个数据还在不断上升

为了能够快速进入国内市场,将剃须刀价格定为99元,采用这种低价高质策略让大众记住这个品牌。而数据证明,他们确实做到了,收到产品的消费者都发来了好评

第1:它采用3D独立浮动刀头,舒适贴面,顺滑剃净无死角

第2:超薄双环刀网,效率倍增,不留胡茬,而它的ESM智能剃须系统,剃须刀的,"超强大脑",智能防夹须,全程超爽体验,只需滑过

第3:快速充电,使用5个月,全身水洗,清洁更方便

第4:自动研磨刀片,自主研发的纳米超合金钢(打破日本进口钢垄断),越用越锋利

剃须刀背面还附带有鬓角刀。轻轻往下一推就会自动弹开,刮鬓角、眉毛,修胡子都很好用。

众筹剃须刀的网面厚度不到0.5毫米。也就是说,每一次剃须,脸上留下的胡须根不到0.5mm,在视觉上很干净。看看使用第一批货的网友发来的使用图,真的是太给力了!!

讲真,颜值和功能双双兼具的剃须刀,在市面上真的不多见。

最后,它采用手机usb充电口设计,插在手机充电头上就能充电,非常方便

这是一款送自己、送父亲、送老公、送朋友,都是倍儿有面子、倍儿高级的礼物!

看起来高端大气,还能让父辈们用得开心用得心安理得!

0 阅读:211

雪梨好物

简介:雪梨好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