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化人力云,北森的竞争力何在?

易昇哥 2022-07-14 16:04:01

以2020年为起点,中国互联网行业出现了阵阵寒意,其核心逻辑在于互联网行业低垂的果实已被收割殆尽。在这种情况下,SaaS、产业互联网等toB生意,被重新发现价值。

7月12日消息,云端人力资源管理(HCM)解决方案提供商北森控股有限公司二次递表港交所,摩根士丹利及中金公司为联席保荐人。

北森公司曾于2022年1月10日递表港交所主板。港交所规定,递交IPO资料后超过6个月未完成聆讯过程的公司,招股书会显示为失效状态。

北森已不是第一次征战资本市场。2016年7月,当时名为“北森云”的北森控股曾挂牌新三板,不过仅2年后的2018年就在新三板摘牌。

据公开资料显示,北京北森云计算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是一家人力资源科技公司,拥有一体化HR SaaS及人才管理平台——iTalentX,为客户提供云端HR软件、人才管理技术和平台的端到端整体解决方案。功能覆盖招聘、测评、绩效管理、继任管理、在线学习等方面。

成立至今,北森已获得经纬创投红杉中国、中金公司、深创投、高盛、富达国际、软银愿景基金、春华资本等多家机构的投资。而在递表招股书的半年前,北森控股宣布完成F轮2.6亿美元融资,这也是HCM赛道迄今为止最大的单笔融资。

如果此次北森能够顺利上市,那它将成为行“HR SaaS公司第一股”。根据灼识咨询,以2021年收入计,北森是中国最大的云端人力资源管理(HCM)解决方案提供商,是业内首个亦是唯一一个提供全套云端应用的平台,涵盖企业于员工全生命周期的HCM需求。同时,也是中国唯一一家已构建统一开放的PaaS平台的云端HCM解决方案提供商。

2021年在中国云端HCM解决方案市场近300名市场参与者中,公司的市场份额占11.6%,这一数字高于第二及第三大企业的总和。按照2021年收入计算,公司在超过500名市场参与者中位列第三,市场份额为3.4%。

在战略上,北森专注于服务大中型企业。截至2022年3月31日,北森的客户群包括各类大规模和快速增长行业中的4,700多家企业,涵盖科技、房地产、金融服务以及汽车与制造行业的绝大部分前十企业。此外,截至2022年3月31日,《财富》中国500强中超过70%是北森的客户。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财年,北森的订阅收入留存率为117%。

目前,北森收入主要来自向客户收取的HCM解决方案订阅费,近年来,北森控股的业绩实现稳步增长,在疫情扰动等复杂大环境下,公司依然保持了较好的成长韧性。

财务数据方面,截至2020年3月31日、2021年3月31日和2022年3月31日止财年,北森营收分别为4.59亿元、5.56亿元和6.80亿元,2021及2022财年的同比增速达21.3%、22.2%。

然而,与其他互联网公司一样,北森在成为行业龙头后,依然没能盈利。在2019-2021财年(截止日为3月31日),净亏损分别为12.67亿元、9.40亿元与19.08亿元;不计普通股价值与转换价值之间的差额,经调整后的亏损额分别为2.52亿元、1.21亿元与1.64亿元。

对于亏损原因,北森在招股书中表示,由于在战略上优先考虑规模及地域扩张、客户增长及参与度、产品开发及创新,而非短期盈利能力,以抓住中国新兴且快速增长的云端HCM市场中的机遇。

从表面上看,北森成为行业第一后,叠加SaaS概念,上市后必然会受到资本热捧。常言道水大鱼大,决定一家公司前景的因素,自然少不了行业的空间,而HR SaaS的规模并不大。

据艾瑞咨询,2020年中国HR SaaS的规模只有27亿元,中国整体云服务市场规模则高达2316亿元。即便是到了2025年,行业预计规模也只有147亿元。横向对比,电商SaaS行业的规模在2015年时就已经接近一百亿元,预计2024年将超过两千亿元。

此外,云端HCM解决方案在中国HCM市场的渗透率仅为1.4%,美国为24.5%,这意味着中国市场存在较大发展空间。

随着中国企业数字化转型需求旺盛,以及中国数字化HCM解决方案市场快速增长,北森有望很快通过规模化效应实现运营盈利。

值得一提的是,北森在今年五月份曝出大面积毁约应届毕业生,互联网平台上也出现了相关的动态,有网友在脉脉、知乎上表达了自己被违约裁员的经历。

对此,“北森云计算”声明称:“该帖文及评论信息不实,尤其是对于解约缘由及比例、北森在校招生任用等方面的极端言论,均与实际情况相悖。考虑到今年的就业环境和社会责任,北森已经尽最大限度的保障并提高了校招生的计划编制。

从“做点与人有关的事”到成为中国最大的云端人力资源管理提供商,北森的成长伴随着中国企业由粗放经营向精细化管理、对人才要求逐渐提高的大转变。

北森目前还没有盈利,这就是其最大的问题。但是从客单价逐渐提高,费用率逐渐稳定来看,未来公司有望迎来盈利指标的拐点。

声明:易昇证券任何文章之观点,皆为学习交流探讨用,非投资建议。

0 阅读: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