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栈自研”的零跑该如何领跑?

易昇哥 2022-09-20 16:55:42

近年来,造车新势力冲击上市早已是大势所趋,而赴港上市更是成为了造车新势力们拓宽融资渠道的最优解。据悉,威马汽车、哪吒汽车主体合众汽车、高合汽车与集度汽车曾多次传出消息,计划最早今年冲刺港股IPO。

在所有放出消息将赴港上市的新势力中,目前唯有零跑科技已率先进入招股程序,据最新消息,零跑科技(9863.HK)于9月20日启动招股,香港IPO全球发售股份数目为1.308亿股,每股发售价在48至62港元区间,筹集至多81亿港元(合10亿美元)的资金,预期9月29日在港交所主板上市。至此,零跑汽车将成为继“蔚小理”后第四家登陆港交所的“造车新势力”。

此次IPO引入了5名基石投资者,认购金额合计3.085亿美元,其中浙江省产业基金认购金额1.443亿美元,在基石投资者中认购金额最高;其次是金华市产业基金和金开引领基金,分别认购7210万美元;广发基金和国泰东方分别认购1000万美元。

作为造车新势力近年来崛起的“后辈”,零跑汽车备受资本宠爱。截至目前,零跑汽车累计共获得过7轮融资。据不完全统计,零跑汽车累计融资超120亿元,站在零跑汽车背后的“金主”不乏红杉中国、上海电气、中国中车、国投创益、涌铧资本、歌斐资产、国信证券等投资方。

公开信息显示,零跑汽车成立于2015年12月,由朱江明、傅利泉等人与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投资成立。而大华股份是A股的安防龙头,朱江明是大华股份的联合创始人,目前仍持有大华股份5.36%的股份,傅利泉则是大华股份的董事长兼实际控制人。

据悉,零跑汽车是朱江明继大华股份后的又一次创业。此前,朱江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透露道,他要再次从零开始,进入智能汽车产业,所以将公司命名为“零跑”,意指“从零起跑”。

零跑的收入分别来自汽车及部件销售、汽车监管积分销售,以及服务,共3部份。截至2022年7月31日,零跑科技拥有443家销售及服务门店,覆盖中国151个城市。零跑科技亦计划2023年前在欧洲设立首间海外旗舰店,并在适当时机进入全球其他主要市场。

2021年全年,零跑合计交付43748辆电动汽车,较2020年增长443.5%;2022年1~8月,零跑汽车共交付了76563辆智能电动汽车,已远超去年全年交付量,更是在今年4月凭借9087辆的交付量首次成为新势力交付冠军。今年1~8月在造车新势力交付总量排名中,零跑汽车落后于小鹏和哪吒,超过了理想和蔚来,排名第三。

财务数据方面,2019年、2020年、2021年及2022年前三个月,零跑汽车营收分别为1.17亿元、6.31亿元、31.32亿元以及19.92亿元,其中智能电动汽车及部件销售是其主要收入来源。

2019年-2021年及2022年前三个月,零跑汽车对应亏损分别为9.01亿元、11亿元、28.46亿元以及10.42亿元,同期的经调整亏损分别为8.1亿元、9.35亿元、26.29亿元以及9.69亿元,虽然零跑汽车的毛利率指标有所改善,但仍旧没能扭正。

值得注意的是,2019年至2021年,零跑汽车的研发费用占总营收的比重不断下降,其三年累计不到14亿元的研发投入开支,与前辈蔚来、理想汽车、小鹏汽车单年动辄30多亿、40多亿的研发支出相比,也存在较大差距。

随着碳中和、碳达标等宏观政策的逐步推进,新能源汽车在主流的大众消费群体中越来越受欢迎。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中高端主流市场预计将成为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中最大及增长最快的细分市场。2021年,售价在人民币15-30万元价格区间的新能源汽车占中国新能源汽车总销量的36.2%,预计2022年的年增长率将达到59.6%。

在此背景下,零跑科技把脉行业趋势,产品聚焦于15万元至30万元之间的国内中高端主流新能源汽车市场,品牌定位持续向上。通过自研自产零部件,零跑科技实现了产品性能的越级提升。

目前,零跑已发布了四款车型,分别为2019年7月开始交付的第一款量产车型——智能纯电动轿跑S01,2020年5月开始交付的智能纯电动微型车T03,2021年10月开始交付的中型智能纯电动SUV C11,以及今年5月推出的智能纯电动中大型轿车C01,预售价18万至27万,预计将于9月28日正式上市。

未来,零跑科技计划以每年一到三款车型的速度,于2025年底前推出七款新车型,涵盖各种尺寸的轿车、SUV及MPV。作为产品供应的补充,公司亦计划基于自研增程式(EREV)技术,同时或随后推出该等新车型的EREV版本,扩展目标受众,从而囊括有不同需求及喜好的客户。

业内人士认为,造车新势力要想在白热化的产业竞争中生存下来,势必要持续扩大交付量规模,而支撑交付量上涨的因素非常之多,既考验企业的技术研发实力、产品定义能力,也考验着公司的品牌塑造力和服务能力。

同时,对主力消费市场的进攻,也成为下一赛段的主要内容,各个车企都在集中布局。除了以零跑、哪吒为代表由下而上的模式,还有蔚来为代表从上而下的企业。殊途同归,最终谁能在主力市场中胜出,才能真正意义上的站稳,并实现盈利。

以早已实践多地上市的蔚小理作为借鉴,上市只是进入造车下半场的入场券,尚未被解决的问题并不会凭空消失,甚至会在完成上市之后被进一步放大。并且,资本狂欢的阶段已去,随着市场逐渐冷静,以及同样瞄准港股的哪吒、威马、高合的追击下,零跑并不轻松。

声明:易昇证券任何文章之观点,皆为学习交流探讨用,非投资建议。

0 阅读: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