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家里电视总播《我的后半生》,我妈每天吃完晚饭就坐那儿看,我跟着瞅了几眼,嘿,发现这剧话题还真不少。本来想着有张国立、梅婷、佟大为这些老戏骨,怎么着也差不到哪儿去,结果倒好,大家追剧的时候弹幕比剧情还热闹,尤其是朱亚文他媳妇沈佳妮复出演的那个角色,把观众们可给愁坏了。
说句心里话,沈佳妮一出场我就有点愣神 —— 这跟我印象里《北平无战事》里那个清新的何孝钰咋差别这么大呢?剧里她演佟大为职场上的搭档,按剧情设定应该是个挺有魅力的角色,结果好多观众跟我一样,看着她脸上明显的法令纹、有点凹陷的眼窝,还有略显佝偻的体态,实在没法相信这是能让男主婚姻起波澜的人。有网友开玩笑说:“梅婷都 50 岁了,跟沈佳妮同框愣是显得更精神,这俩要换过来演母女说不定还挺像。” 你别说,这话虽然有点损,但还真挺形象,俩女演员站一块儿,沈佳妮看着比梅婷还沧桑,难怪大家吐槽 “佟大为在剧里眼神是不是不好使”。
其实沈佳妮淡出娱乐圈挺久了,结婚生孩子后基本就没怎么拍戏,这次复出估计也是下了挺大决心。可观众不买账啊,尤其是她这状态跟角色差距太大。有人说她是不是婚姻里过得不好,才这么憔悴,毕竟去年刚传过离婚传闻,虽说后来夫妻俩晒了婚戒辟谣,但现在复出状态这么差,难免让人多想。我觉得吧,演员复出本来就不容易,尤其是中生代女演员,既要顾家庭又要拼事业,压力肯定不小。但咱观众看剧,第一眼还是看角色合不合适,你说你演个职场精英,不说多光鲜吧,起码得让人觉得这角色有说服力啊,现在这样看着像刚下班没来得及收拾的阿姨,确实有点出戏。
再说梅婷,这次也没少被议论。她跟佟大为演夫妻,好多人说俩人看着像母子。梅婷演技是没话说,《父母爱情》里的安杰到现在都是经典,可这几年接的角色确实有点走偏。在《六姊妹》里演年轻姑娘,脸上的皱纹就算打了厚厚的滤镜也藏不住,网友经常说:“姐姐咱能不能别硬扛少女角色了,咱这气质演成熟女性明明更有味道。” 这话真说到点子上了,现在好多中年女演员都面临这问题,适合她们的角色要么是婆婆妈妈,要么就得强行装嫩,就像被框在一个固定的模子里出不来,挺让人无奈的。
其实不光是这部剧,现在国产剧选角离谱的事儿可不少。你说巧不巧,前阵子看另一部剧,三十好几的演员演高中生,脸上的胶原蛋白都快绷不住了,还硬说自己是校园女神,看得人直起鸡皮疙瘩。反倒是像《山海情》里的热依扎,素着脸、晒得黑黑的,脸上还有点小雀斑,演起农村妇女那叫一个真实,观众看着就舒服。这说明啥?观众不是非得看俊男美女,关键是角色得贴脸,得让咱老百姓觉得这就是身边能遇到的人。
沈佳妮这次被吐槽,其实也反映出大家对演员复出的期待和矛盾心理。一方面咱希望看到淡出的演员回来演戏,尤其是有实力的演员,觉得她们能带来好作品;可另一方面,要是复出状态没调整好,角色选得不合适,又难免让人失望。就像身边有个朋友好久没上班,突然回来工作,大家肯定既高兴又忍不住看看她做得怎么样,要是没做好,难免会有点小议论,道理其实差不多。
现在这剧播了一半,网上关于选角的争论还没停。有人说沈佳妮就不该接这个角色,状态没恢复好就复出,砸了自己口碑;也有人觉得演员也是普通人,有状态起伏很正常,复出需要勇气,咱得宽容点。我倒是觉得,这事不能全怪演员,剧组选角的时候难道没考虑过适配度吗?为啥非得让看着明显不合适的人来演关键角色呢?是不是太看重演员背后的话题,比如朱亚文老婆这个身份,而忽略了角色本身的需求?
说来说去,国产剧要想让观众看得舒心,选角真得下功夫。别老想着靠流量、靠话题,踏踏实实把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位置上,比啥都强。就像咱老百姓过日子,合适最重要,鞋子合不合脚只有自己知道,剧里的角色合不合观众的眼,观众心里可都有数呢。你说现在这剧要是换个状态更合适的演员来演沈佳妮那个角色,是不是争议能少一半?还是希望以后的剧能多走心,少走套路,让演员和角色都能找到彼此的 “最佳拍档”。你觉得演员复出该更看重状态还是勇气?要是你追剧的时候遇到角色跟演员特别不搭的情况,你会接着看还是直接换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