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子仪在前线抵挡吐蕃大军,儿子来报:鱼朝恩派人挖了咱家祖坟

烟渚客 2022-08-23 14:34:03

俗话说,“杀父/母之仇,不共戴天。”父母含辛茹苦地把子女抚养长大,理应是子女最敬爱的的人。乌鸦反哺,羔羊跪乳,更何况是有着复杂情感的高级人类?

前半生,子女享受着来自父母那无微不至的关爱。后半生,子女为年迈的父母养老送终。亲人离世,青冢寄情。那一方矮矮的坟墓,成为了后人缅怀先人的唯一寄托。

都说“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然而,当父母真正遇害时,那种锥心似的痛,一定程度更深,伤害更大。

公元764年,郭子仪正在前线抵挡吐蕃大军,忽然儿子来报:“父亲,宦官鱼朝恩派人挖了咱家祖坟!”祖坟被挖,等于是给亡父亡母造成了二度伤害,若旁人经历这种事,一定会大发雷霆,誓报此仇。

而郭子仪听到宦官鱼朝恩挖了自家祖坟,竟然出乎意外地淡定。班师回京后,当皇上问及此事时,他也十分淡定,甚至宽容地谅解了鱼朝恩。郭子仪为何这样?郭氏祖坟被挖事件的背后,究竟有着怎样的隐情?

一代武将,战功煊赫

若论功高盖主的臣子如何明哲保身?那郭子仪一定是标准答案。郭子仪是名副其实的贵族之后,他的家族太原郭氏,从两汉时期开始,就是当地有名的豪阀。郭子仪的父亲名叫郭敬之,曾担任过寿州刺史。

因为父亲在朝当官的缘故,郭子仪从小就树立了“参军入伍,报效大唐”的梦想。豪门贵族的家风家训素来十分严格,在长辈的教导和规训之下,郭子仪长大成人,并凭借着过人的身手和才能通过了武举考试,以“异等”成绩正式入仕。

入仕几十年来,他先后担任了左卫长上、桂州都督府长史、单于都护府副都护等职。后来,还晋升为左武卫大将军。

郭子仪虽然出身于名门,但他在官场上并没有使用特权,而是凭借着自己的努力,一步一个脚印,脚踏实地地登上高位。

纵观郭子仪做出的成就,最广为人知的一定非平定安史之乱莫属了。公元955年,唐朝大将安禄山和史思明发动兵变,严重威胁到了李氏皇室的政权统治。为了镇压叛乱,唐玄宗在朝中遍寻可以领军征战的能人。

可是精挑细选之下,唐玄宗竟发现无人可用,于是他只能召回正在丁忧的郭子仪。一年前,郭子仪的母亲因病去世,为了尽到做儿子的责任,郭子仪辞官回乡,给亡母守孝。

然而守孝仅一年,郭子仪就得唐玄宗召见,他临危受命,率兵出征,平反叛军。身为经历过大大小小的战争,作战经验丰富的资深将领,郭子仪不负皇命,屡战屡胜,先后收复静边军,还有大同、朔县等大唐重要城池。

后来,安禄山被儿子安庆绪害死,史思明失势败逃,郭子仪立下大功。除了重创安史叛军,郭子仪还收复河曲,夺取永丰仓。

郭子仪班师回朝后,不仅得到了皇上的赞赏,更得到了大臣的钦佩,百姓的爱戴。然而,人怕出名猪怕壮,郭子仪的“高调”遭到了有心之人的诋毁,这个人就是备受唐肃宗宠爱的大宦官鱼朝恩。

祖坟被掘,竟宽容以待

鱼朝恩对郭子仪的所有怨恨,都是源自于嫉妒。因为在平定安史之乱中立下大功,郭子仪成为萧肃宗最为器重的武将,这让鱼朝恩嫉妒不已,频繁地给郭子仪使绊子。

一次,因为鱼朝恩的故意阻拦,唐军在相州之战中失利。由于听信了鱼朝恩的谗言,唐肃宗把这次失败怪罪在郭子仪身上。又有一次,唐肃宗意欲再度启用郭子仪为副元帅征讨史思明,鱼朝恩又一次跳出来阻止。

无奈郭子仪的仕途再度受挫。郭子仪郭子仪为人处事堂堂正正,刚正不阿,可面对鱼朝恩的故意陷害,他却十分宽容,从未想过为自己讨说法。这让那些为他抱不平的亲人和部下很是不解。

对于郭子仪的忍气吞声,鱼朝恩非但没有善罢甘休,反而得寸进尺,愈演愈烈,竟然派人绝了郭子仪家的祖坟!公元764年,郭子仪正率军与吐番军队激战。

他刚刚指挥了一场大战,正坐在帐中休息,突然,他的儿子郭晞闯进来大声说道:“父亲,长安来信说大宦官鱼朝恩派人绝了咱家的祖坟!”

然而听到这一消息,郭子仪只是惊诧了几秒,酒恢复镇定,这让郭晞十分疑惑。不过顷刻,他也想明白了,天高皇帝远,鱼朝恩毕竟远在长安。等爹爹班师回朝,一定会给鱼宦贼点颜色瞧瞧。

行事谨慎,避免功高盖主

那天,唐肃宗在宫中宴请郭子仪。说起郭氏祖坟被挖一事,他心怀愧疚,把鱼朝恩唤上前来,问郭子仪如何处理此事。郭子仪流着泪说道:“臣久主兵,不能禁士残人之墓。人今亦发先臣墓,此天谴,非人患也!”

对于祖坟被挖这件事,郭子仪是这样认为:他行军打仗数十年,从未叮嘱过将士不要挖掘别人祖坟。如今他的祖坟被挖,是遭到了天谴,不是鱼朝恩故意为之的。

这番“圣母”言论一出,全场大臣都惊呆了,他们没想到三朝元老郭子仪竟然如此宽容随和。当然,也会有人讽刺他阿谀奉承,不跟得罪皇上身边的大红人鱼朝恩。

其实,郭子仪此举不是拍马屁,而是因为他行事谨慎。为官数十年,他太知道功高盖主的下场是怎样得了。皇上虽然器重他,对他委以重任,但同时也会忌惮于他。

就拿这次的挖祖坟事件来说,鱼朝恩是皇上最信任的人,倘若没有皇上的授意,凭借着区区宦官的身份,他怎么敢派人掘了郭家的祖坟?郭子仪早就料到,鱼朝恩掘祖坟的背后,其实是皇上对他的猜忌和试探。

后来,不知为何,唐代宗对郭子仪的戒备之心似乎淡了很多。公元733年,朔方节度大使郭子仪率军大败土蕃军。一年后,他班师回朝,面见皇上,表明了想要退休的意愿。但唐代宗却没有答应。

公元779年,代宗驾崩,德宗继位,83岁高龄的郭子仪被再度启用。可是,历经四朝风雨的他,已经垂垂老矣,无力为国效劳。两年后,郭子仪病重,不日去世。

郭子仪一生为国征战,击退了敌人,守护住了大唐的万里江河,他的这份忧国忧民之心,实在难得,更难得的是,他行事谨慎,为人低调,从不仗着赫赫战功为所欲为。在帝王的眼中,郭子仪是当之无愧的良臣典范!

0 阅读: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