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此乃儒家经典《大学》开篇的第一句话,直接点出了《大学》内容的三大纲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而这三纲中又以明明德为首。
我们知道“大学之道”乃孔门心法,内圣外王之道,是儒家修身的行动指南。孔子曾曰:“朝闻道,夕死可矣。”可见大学之道于儒家来说何等重要,这其中又以明明德为最重要的第一纲领,可谓是参天大树之根,万丈高楼之基。
何为“明明德”,乃唤醒、发扬人之光明本性的意思。
于儒家来说,人的本性是光明美好的,正如《三字经》开篇所说:“人之初,性本善。”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社会阅历的增加,人的本性将会受到种种蒙蔽和影响,而变得面目全非。儒家之明明德便是希望唤醒人们光明的本性,激发人们真善美的德性。
或许有朋友会觉得,儒家的“明明德”近似于禅宗的“明心见性”。
朱熹对“明明德”的解释是:“人之所得乎天,而虚灵不昧,以具众理而应万事者也。”这其中所谓“人之得乎天”契合的是《中庸》中“天命之谓性”的意思,即所谓的:人的自然秉性承袭于天,顺着天赋秉性行事便是道,即所谓的“率性谓之道”。可见,“明明德”乃人类与生俱来的天赋。
但朱熹的后边的“虚灵不昧,以具众理而应万事者也。”素来具有争议,因其援佛入儒而备受诟病。毕竟佛家“心性”与儒家“心性”还是有一定的区别的,且目的也是不同的。
佛家“明心见性”激发本身所具备的佛性,以达到觉悟解脱,是为出世的目的,发掘佛性。
儒家的“明明德”则是为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却是为入世的目的,发掘人性。
因此朱熹以“虚灵不昧,以具众理而应万事者也”,不免有将“明明德”引入“空道”而偏离儒家方向的嫌疑。
相对来说,王阳明的“致良知”更契合“明明德”之意。
王阳明在《传习录》中曰:“良知是天理之昭明灵觉处,故良知即是天理。”在《大学问》中亦曰:“大人之能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也,非意之也,其心之仁本若是……是乃根于天命之性,而自然灵昭不昧者也,是故谓之‘明德’。”
可见王阳明认为,良知即是天理,又是人道,是天理之昭然明朗与人道的光明德性之间的相互观照,是天人合一之道的充分体现。更是人人皆有的道德潜能,它普遍地存在于每一个道德主体的心性之中,正如其所言的:“良知之在人心,无间于圣愚,天下古今之所同也”
王阳明认为,人人都有成为圣人的可能,因为我们内心都有与圣人一样的心性,这便是“明德”。
但我们与圣人所存在的差距便在于“明明德”的过程,亦是打磨心性的过程与结果。
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的内心为私欲所影响遮蔽,若是不打磨锻炼心性,那么我们最终将会被私欲所裹挟,而做出不恰当的行为而使得德行有亏。
若心中德性不明,德行有亏,那么即便一味求神拜佛,却依旧只讲求谋取利益,于人于己终究无益,即便吃再多的补药,拜再多神明,也抵不过欲望放纵带来的损伤。
即便是才俊之士,若是德性不明,德行有亏,那么终究害人害己,最终还会对社会和国家造成伤害。正如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所言:“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细数古今中外乱国败家者,大多数是有才无德之人所为。
“明德”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根本,是才能的统帅。“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仅有才能没有德行是完全不够的。唯有以德行为根基,方能更好的发挥才能而立即存身,裨益于国家和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