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人最熟悉的一个神仙,莫过于玉皇大帝了,无论是因为民俗传统还是因为影视题材。对于这个神仙中的“皇帝”,大家的关注度都是颇高的。但是因为不同习俗和不同影视小说等内容的影响,大家对于玉皇大帝这位神灵的感观和影响都有很大的偏差。
对于老一辈来说,玉皇大帝就是众神之首,是神仙当中的皇帝,是至高神,也是我们日常要顶礼膜拜的天公,我们口中的老天爷。决策世间万事万物,代表了绝对的公正,是我们举头三尺的神明。
对于受《西游记》影视题材影响比较重的朋友来说,玉皇大帝就是那个被孙悟空大闹天宫时吓得躲在桌子底下,大声呼唤快请如来佛祖来救驾的那个外强中干的纸老虎。当然了,这个剧情是86版西游记电视剧原创的,和《西游记》的原著是有差异的。
而对于受网络小说特别是洪荒流小说影响比较重的朋友来说,玉皇大帝是道祖鸿钧手中的小道童,被任命成为了天庭之主。根据不同小说的形象,这个玉皇大帝要么是唯唯诺诺的,要么是城府颇深,似乎没什么正面的形象。
而实际上如果我们对玉皇大帝的形象去溯本求源的话,我们会发现,这个形象最早可以追溯到商朝时期了。在商朝时期,人们信仰的神,被称之为“帝”,这是商朝人的先祖神和至高神,他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会祈求“帝”的指使。“帝”是超越了天的存在。
而到了周朝时期,还是信仰“帝”,但是“帝”是商朝的先祖神,而周朝是推翻了商朝的统治。所以他们将“帝”当中关于先祖神的部分去除了,与天相融合。称之为“昊天上帝”,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老天爷,中国大多数朝代供奉的都是昊天上帝。昊天上帝是规则的化身,没有情感,也就是冥冥之中的天命。
不过昊天上帝并不是玉皇大帝。直到了南朝时期,在陶弘景《真灵位业图》当中才出现了“玉皇道君”与“高上玉帝”这些神灵的称谓,这两位神灵排在玉清三元宫右第十一和第十九的位置,他们是道教的神灵,也是玉皇大帝的雏形。
到了隋唐时期,对于玉皇的信仰已经很普遍了,我们在一些故事当中也可以看到痕迹。例如白居易的《梦仙》中的“仰谒玉皇帝,稽首前至诚”;曹唐的《小游仙诗九十八首》中的“上元元日豁明堂,五帝望空拜玉皇”;李白的《赠别舍人弟台卿之江南》中的“入洞过天地,登真朝玉皇”;刘复的《游仙》中的“天上见玉皇,寿与天地休”;元稹的《以州宅夸于乐天》中的“我是玉皇香案吏,谪居犹得住蓬莱。”
到了宋朝时期,道教大兴,道教将“玉皇道君”与“高上玉帝”融合,就有了“玉皇大帝”这位神灵。这位神灵位于道教诸神之首,却位于三清之下,用这位神灵替代昊天上帝,成为了朝廷供奉的至高神,从而进一步抬升道教的地位。《朱子语类》当中记载,朱熹曾言:遂尊老子为三清:元始天尊,太上道君,太上老君。而昊天上帝反坐其下。悖戾僭逆,莫此为甚!
到了明朝时期,商辂在《商文毅疏稿》当中提出:“况天者,至尊无对,尤非他神可比。"提出昊天上帝是天,而玉皇大帝只是道教的神灵,用祭天的规格去祭祀玉皇大帝是不合礼法的。因此又被降格了。不过民间已经普遍地认为老天爷是玉皇大帝了。(因为昊天上帝属于是民族神话,不依托于宗教存在,在古代老百姓是没有资格祭天的,反而祭祀的宗教神灵更多。)
所以玉皇大帝的出现可以认为最早是为了将神权凌驾于世俗政权之上。而玉皇大帝的由来可以说是“玉皇道君”与“高上玉帝”这两位神灵的结合。因此对于他的详细起源,我们可以参考一本道教典籍《高上玉皇本行集经》,这本书大致就是成书于唐宋时期。
在这本典籍当中提到,高上玉皇本来是三清祖气,只不过是昊天世界中光严妙乐国的国王净德国王和宝月光皇后因为一直没有孩子,才向上天祈求孩子。而元始天尊与黄老帝君认为这两个人都是有德之人,于是将三清祖气化作了他们的孩子。
这个孩子出生之时身放光明,而是聪明善良,受百姓爱戴。而当国王过世,由他接任皇位的时候,他选择了将其禅让给一位有德的大臣,他自己选择了去感悟天人疾苦,修行天道。后来历三千二百劫证金仙,又历亿劫证玉帝之位,最后统帅诸天,成为了众神之首。
不过这个【昊天世界】也好,这个【王子感受人间疾苦悟道】也好,总有些是拼凑起来的感觉。不过神话故事嘛,互相借鉴可以说的非常正常了,基操勿六。
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