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这句话用在任何时代的帝王身上,都不为过,即便是素来以“仁义”著称的刘备刘皇叔。
刘备一出场,就打着“中山靖王之后,皇室宗亲”的名头。
但你问他如今在何处高就?
他也只是个卖草鞋的。
他到底是不是中山靖王之后不谈,就以他那时候的身份和财力,能走到后来的位置,靠的不过是“仁义”,和天下百姓对汉室复兴的期待罢了。
只可惜他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后人又不堪大用,从此属于“蜀”的神话就此终结。
然而,即便是仁义如他,一旦让他得了天下,有三位大功臣,也会被他所杀。与他朝夕相伴的诸葛亮心中,最清楚不过了。
刘关张三兄弟桃园结义,确实是流传万世的一段佳话。但若当初刘备真的得了天下,这段故事就不一定是什么走向了。
关羽固然忠诚,但他确实也有自身性格上的缺陷,首先就是他的“忠义”。
忠义当然是好事儿,但过于忠义,也不见得就非常好了。因为他“忠义”不仅对刘备,也会对别人。
关羽曾经短暂的投诚过曹操,并且还帮他“斩颜良、诛文丑”,这对曹操灭袁绍,起到了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颜良文丑身为跟着袁绍征战多年的猛将,官渡之战时,但凡有他二人之一,袁绍就不会输的那么彻底。
曹操对关羽爱得深沉,以至于最后他过五关斩六将的要回到刘备身边,曹操还下令不要为难他。
正是这种恩情,让关羽一直铭记在心。
赤壁之战时曹操大败,诸葛亮在各处要道口都安排了兵马,张飞、赵云,甚至连关羽的儿子关平都安排了,偏偏漏掉了关羽。
关羽问他为何?
诸葛亮直说:“曹操对你有恩啊,我怕你到时候心软,放他一马。”
关羽当时就怒了,立下军令状,说自己绝对不会放过曹操。
诸葛亮深深看他一眼,最后安排了他去华容道,曹操回许昌的必经之道。
众人一走,诸葛亮多久感叹:“曹操如今命不该绝。”
刘备当时还很疑惑:为什么你知道关羽可能心软,还要让他守华容道?
诸葛亮看透了刘备的心思,叹口气跟他解释:曹操如今不能死,即便是死,也决不能死在蜀军手中。
一来一旦曹操被灭了,孙刘联盟就没必要存在了,如今刘军还不是吴的对手,所以必须留下曹操牵制东吴;
二来曹操虽然在赤壁兵败,但魏军如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曹操若是死在他们手中,魏军必然会把矛头指向刘军,报复他们。
所以他才安排关羽去守华容道,他知道关羽必然会放过曹操。
果不其然,关羽即便立了军令状,但还是被曹操声情并茂的哭惨中,心软的放了他一马……
虽说这次关羽放过曹操,确实是在诸葛亮和刘备的计划之中,但关羽本人是不知情的,他确实就是为了自己的“忠义”才放过曹操。
那么此时,他的“忠义”,在刘备眼中,就可能已经成了个定时炸弹。
这次是瞎猫碰见死耗子,下次呢?如果下次还有这种情况,刘备还敢随便用关羽吗?
也正是如此,从这时候开始,刘备心中就开始对关羽有所考量了。
刘备夺天下后若留着关羽,难保他不会再次因为他人恩惠,做出不利于自己的事情。
再加上关羽向来心高气傲,全天下除了刘备,他谁都不服。
他刘备活着的时候,还能压制关羽,但若有一天他没了,自己那个不争气的儿子刘阿斗,真能压得住这个二叔?
当然,若只是如此,还不足以让刘备动了杀心。他留不得关羽,究其根本来说,还是因为关羽有可能“功高震主”。
按照诸葛亮当初给刘备的计划:先拿荆州,再取益州,形成三足鼎立之势,进而徐徐图取天下。
关羽不管是守荆州,还是取益州,都一直跟着刘备,手中握有大量兵权,再加上他手下也有很多幕僚忠心耿耿。
他若有异心,刘备真的防不胜防,所以说,刘备取天下后,容不下他。
如果说杀关羽还有人会有异议,那么他一统天下之后“除诸葛”,几乎就没什么反对意见了吧?
别说是后人,就连孔明自己都意识到了。
刘备三顾茅庐之时,与诸葛亮才第一次相见,都还不了解彼此。
那场《隆中对》被成为“千古绝对”,他未出茅庐,就已经三分天下,把刘备余生给规划好了。
但有一个细节很多人都忽视了,诸葛亮跟刘备畅谈之后,曾有意无意说过这么一句话:“我无心功名利禄,等我替主公取了天下,便重新归隐隆中,做个闲云野鹤的快活神仙。”
诸葛亮真的无心功名吗?不见得。
诸葛亮如果真的无心功名利禄,不求扬名立万,那就凭着他的聪明才智,绝对可以在乱世之中偏安,他何必多此一举,让自己陷入这场风波之中呢?
与其说他无心功名,倒不如说他知道古来功臣最终多会成为“罪臣”,所以提前给自己个“免责声明”,让刘备安心。
事实证明,诸葛亮没有错估。
刘备确实一直重用诸葛,但刘备也确实一直对诸葛亮有所防备。
刘备在遇到诸葛亮之前,手下有关张赵三名猛将,还拿着皇室宗亲、名正言顺的“剧本”。
这种得天独厚的条件,却屡战屡败,先丢小沛,又丢徐州;最后刘表临死之前都把荆州喂到他嘴边了,但还是被曹操“狗捡”了。
这一切的一切,在遇到孔明之后,才终于结束了。
赤壁大胜,又从周瑜手里不菲一兵一卒“借”到荆州,还取了汉中、益州,又收复了多员大将……他对诸葛亮的感激和钦佩,那可想而知了。可同样的,钦佩诸葛亮的也不止他。
诸葛亮来了以后,刘备身边的亲信都对他敬佩的五体投地,尤其是赵云,都快成了诸葛亮的“迷弟”;蜀营的文人们,更是将他的一言一行奉为榜样,把他当成了偶像。
为啥前期张飞不待见诸葛亮?就是因为他在军中名望太高,一度都要盖过刘备了。
在取汉中的时候,刘备想下令让赵云强攻,但赵云的第一反应竟然是:“要不要问问军师的意思?”
张飞当时就怒了:“问他干啥?你还记不记得谁是你主公啊?!”
虽然刘备呵斥了张飞,但难保他心中当时没有芥蒂。
是想就凭着诸葛亮当时的名望和才智,他一旦想自立山头,刘备能有几分胜算?
全军上下除了自己,根本没有人能制衡的了他,所以刘备心中始终是防着他的。
对于这点儿,诸葛亮也心知肚明。
刘备临死之前,哭着跟诸葛亮说:“竖子能辅佐,你就辅佐他。要他实在是蠢笨,辅佐不了,那丞相可以取而代之。”
诸葛亮心里苦,其实他确实没什么花花肠子,自从出山,就一心跟着刘备打天下,从无二心。
但刘备这句话中的“试探”意味,简直不要太明显了。
不过诸葛亮也算善解人意了,换位思考一下,自己在军中确实名望高了点,再加上东吴那边还有几个亲戚,搁谁能不怀疑一下?
所以他听完刘备的话以后,只是情绪低落难过的向他保证,自己一定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绝不可能产生异心。
刘备这才终于安心的咽了气儿……
马超更不用说了,他是五虎上将中,存在感最弱,且最不被刘备信任的。
首先马超出身于西凉,勇是真的勇,但虎也是真的虎。
世人都知刘备是个仁义之君,非常的礼贤下士,他对马超这员猛将自然也不例外。
马超刚刚归顺的时候,刘备天天把他碰的很高,三天两头赏赐他。这让马超有些飘飘然了。
他甚至有点分不清主仆,多次在公开场合喊刘备“玄德”。
这可是犯了大忌,人家过命的兄弟关羽张飞,喊他“哥哥”不说,赵云这位出生入死的好兄弟,也都恭恭敬敬叫“主公”。
你什么身份,就来喊他的字?
他这个行为,实在有些不懂尊卑了,所以刘备心里多少对他还是有些芥蒂的。
其次,也是最重要的一点:马超是在刘备攻打汉中时归顺的,到此为止,他已经先后跟了3个主子。
这实属有些违背刘皇叔“忠孝仁义”的“企业文化”了。
公元208年的时候,马超跟着父亲马腾一起归顺了曹操,曹操知道马超勇猛,但又觉得西凉人向来“不厚道”,于是就总拿马超家人性命,来要挟、制衡他。
于是他暴脾气上来了,也不管家人安危,直接反了曹操,曹操这边也不惯着,在战场上就斩了马超一家老小。
马超有勇无谋,很快就被曹操打的落荒而逃。
这时候他又被汉中张鲁收留,投靠了张鲁,还娶了张鲁的亲闺女。结果他转眼又投靠了刘备,帮着刘备收复了汉中。
首先刘备很感谢他的贡献,其次就他这个“简历”,刘备是真的没办法信任他……
又不知尊卑,又反复无常。你说你要是资质平平,养着你也就养着了。关键你还是个很能打的,将来一个不高兴就要谋反,那还真得花点儿功夫才能压住他。
正因如此,刘备若成就帝业,马超也活不长了。
不可否认的是,刘备能让那么多人肝脑涂地的为他打天下,说明确实有点手段。
但话又说回来,正是因为他有手段,所以他心里清楚,待一统天下之时,什么样的人该留,什么样的人不该留。
全文放屁
你一个写个小作文都没有几个人看的选手还妄图分析帝王心思,你分析个球!你还是分析下你哪年能运气爆棚结束单身比较现实——虽然对你来说这也不那么现实!
你又要以演义来做背景,却又要忽视演义中几人的情谊?哪怕你说正史,甚至在敌对的曹魏之中,关羽被杀之后他们都能认为刘备关羽恩犹父子,羽死备不能起兵复仇始终于情分不足,然后刘备还真就起兵搞东吴去了,也就是说刘备关羽的情谊甚至在敌对势力中都已经被认可了,这是什么样的人格魅力???在说说诸葛亮,这两人到现在都是唯一一对君臣同祀的,形同鱼水,甚至可以说是唯一一个以臣子名声大于君主都不会让人觉得有什么不妥的。君臣同祀这在封建社会任何时候都是不合规矩的,可人们却非要把这两人同祀。你以为刘备诸葛亮能被称为最和谐的君臣关系没得原因?
真正的忠义之人应该是张飞
三国三个君主唯一不会杀忠臣的只有刘备,首先要知道刘备不是什么起义,刘备有根基人家是汉室宗亲,第二人家刘备是靠仁义起家,第三人家那个时候还没兴起杀功臣呢,刘邦也只杀了异性王从起义帮刘邦人家也一个没杀,刘秀的云台二八将人家也没杀,
一群看惯了厚黑学的yy刘备多坏?[笑着哭]看过三国志都知道,刘备是三国时期最讲义气的而不是关羽[得瑟]当然演义里刘备不行而且关二爷最讲义气。不矛盾。。刘备一生没有株连任何人,也就是什么灭族诛九族完全没有。而整个三国从献帝算到司马昭,手握大权没有这么做的只有刘备刘禅诸葛亮董允费祎等7人,眼熟不?几乎全是刘备家的。。其他但凡有点权利的都有过诛族的记录。当然有多有少,献帝比较少但也力排众议诛族过李傕,看来是被欺负惨了。。曹老板可是别说诛族,屠城都有。。。
这三个人中,最不可能杀的就是马超,当然马超也也一直进不去刘备的核心团体,马超从入蜀开始就是被刘备边缘化的角色,价值在于名气压住西凉西羌,不会有多大的实权,天下那么多降将那么多三姓四姓五姓家奴,不在于马超一个,马超没大功,不在核心决策层,就没有大的版图权利,对刘备的皇权就构不成威胁,报完曹操的仇,就是退休回家做个地主养老了。。。刘备担心的还是关羽和诸葛,诸葛笼络群臣,权术高明,即便不是何进董卓,也是霍光,而关羽,清高自傲,目中无人,后继者完全压不住这两人,而张飞虽对下粗暴,但对文人礼敬有加,直来直去,又懂得结交皇家(家中两个张皇后,娘家还是夏侯家族),其优缺点只会是皇家的拥护者,而不是替代者
以汉末世家大族的能量,三国君主根本就不敢杀功臣,功臣代表的可不是个人,代表了以其为首的士族大族联盟,就是荀彧也是自杀而不是被曹操杀的,孙权也需要用二宫之争来杀一些人。要的随便找借口就能杀功臣,司马懿就不可能活得下来,汉末君主是需要得到士族支持才能坐稳位子,可以说与世家大族共治天下,刘邦能杀功臣是功臣本身是多元的,并不具备太大的能量,刘秀为什么不杀功臣,刘秀也只能限制世家大族而不是干掉一些,刘秀不知道世家大族的危害么,是刘秀不能这么干,因为刘秀能上位就是得到士族的支持才赢的,包括隋唐,都不敢随便杀功臣,你把朱元璋放在魏晋时期,他也不敢随便屠戮功臣,除非想二世而亡身死族灭
这三个都不是不可能的
汉末忠臣就吕布一个
瞎操心。
灭小编九族
夺天下只靠仁义是靠不住的,寥寥无几反正靠仁义夺天下的我是一个都没记住,仁义往往都是继位应该实施的策略。以仁义为口号就注定夺不了天下。
马超只是匹夫之勇,不一定会杀。但关羽和诸葛亮必死无疑
第一个杀马超,刘备无论从哪个方面都驾驭不了马超
瞎编!
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这话被你演绎的淋漓尽致。
没事多想想 明天怎么过活 老是在这臆想 关公战秦琼
小编以刘备像你一样蠢吗?杀关羽。。那是蠢到什么程度?
诸葛亮做的最蠢的一件事就是辅佐刘备[笑着哭]明显成不了事[笑着哭]
据说诸葛亮就是汉献帝刘协假扮的,这两人同年生同年死。。诸葛亮号卧龙,龙不就是皇帝吗?据说刘备三顾茅庐的时候,透过帘子一看,呀,这不是皇上吗?所以吓的站外面不敢动
关羽真正忠心的是汉朝正统延续不倒,没有他,刘备早就自立称王了。
胡说八道!扭曲刘备君臣。你看不惯蜀汉
一派胡言…灭谁都不会灭关羽
不要猜,事实也都没发生,说啥都没有任何立足点跟意义,只是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哗众取宠的跳梁小丑博流量找骂罢了
不过我是我的。你不是的。呵呵呵
又是阴谋论,估计也是易中天的粉丝。
🙏🙏🙏🙏🙏🙏🙏🙏
拿小说分析历史人物,咋想的
刘大耳贼,拿命来!
刘备得天下,关羽必死。
杀关羽必须张飞一起杀。
杀马超完全可能,其他两人可能性不大
这得是猪屎蒙了心才写得出来吧!
看小说,说历史。。。
刘备是一面镜子,什么人看他就是什么样的,所以你大概就是这样的人吧[得瑟]。鄙视你的同时点一手举报,这种文章真的恶心。
刘备成功楼主也活不长了,因为你知道的太多了
文丑不是关羽杀的
刘备身边的人都是傻子?骗子骗一个正常人能骗多久?
刘备没这本事大杀功臣。曹操可以。
鸡毛不懂
小时看三国老以为刘备是好人,曹操是坏人,后来才知道这里没有好坏之分
刘备最虚伪,伪君子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