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兰开门呐,我是大山!
登上春晚舞台的大山,说着一口地道的京片子,搭配着“洋人”形象,怎能不备受瞩目,让人喜爱呢?
为了宣传中国文化,大山拜入曲艺大师姜昆门下,四次登上春晚。
有人甚至认为他“投错了胎”。
可是,为什么这样一个热爱中国、热爱中国文化外国友人,会因为冯巩的一句话,而毅然决定离开中国呢?
到底有什么不为人知的故事隐藏在这其中呢?
“洋人”大山的中国缘。
在人们的心目中,相声演员大山已经成为了一个时代的象征。
自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他一直被视为一位“洋笑星”,活跃在电视荧屏上!
一位穿着军大衣用流利的北京话表演相声,以幽默诙谐的方式拉近了中国观众与西方文化的距离。
那么他关于热爱中国情节的故事呢?要从他祖父母那一辈讲起!
在上世纪20年代,中国近代史上最为动荡的时期之一,军阀之间的混战使得百姓生活困苦不堪,疾病泛滥,许多人面临着生与死的考验。
在这个特别的历史时期,一位来自加拿大怀抱医者仁心的年轻夫妇,对遥远的东方充满了憧憬,他们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前往中国。
而这对夫妇就是大山的祖父母。
在当时,西医尚未普及中国,许多老百性对他们存在着怀疑和排斥态度,但大山的祖父母却不这么认为,只要医术高超,中国人终究会认识到西医的好处的!
他们凭借精湛的医术,在城市和乡村之间奔波,不辞辛劳地救治病人,逐渐赢得了越来越多中国百姓的认可和尊重。
然而,1925年局势动荡不安,大山的祖父母不得不离开中国。
大山的祖父母回到加拿大后,依然时常怀念在中国的日子。
他们会给孩子讲述在中国的点点滴滴以及那些中国文化故事。
这些故事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中种下了一颗颗好奇的种子!
因为留学,洋小伙变中国通。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我国各地都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与外国的交流也变得更加频繁。
同时,许多外国友人也对我们国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当时对我国充满好奇的大山可以说是赶上了好时代!
他渴望学习中文,阅读中国文学作品,了解中国历史文化,并给自己取了一个中文名——“路士伟”。
1988年,大山以中加两国交换学者的身份来到中国,在北京大学进修学习。
他的人生因此发生了转折!
“高鼻梁”、“蓝眼睛”,身材高大的大山,在人群中总是显得格外引人注目!
他走街串巷,亲身感受中国文化,融入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并努力用中文与当地人交流。
而改变命运的机会,已经默默地降临到他身上。
1989年,中央电视台元旦晚会节目组正在寻找外国留学生参与演出,希望能为晚会增添一些国际元素。
北京大学得知这一消息后,大山毫不犹豫地报了名。
凭借流利的中文和出色的幽默表演天赋,大山在众多报名者中脱颖而出,把握住了这个难得的机会。
大山在中央电视台的舞台上,表现得十分自信,没有表现出一丝怯场。
他身着绿色军大衣,头戴雷锋帽,说着一口地道的京片子,与几位中国演员共同表演了小品《夜归》。
节目播出后,引起了全国观众的热烈讨论,大山也因此成为了家喻户晓的“外国笑星”!
拜师姜昆,又为何离开中国?
他成为“洋笑星”后,深刻意识到,仅仅掌握几句流畅的中文和具备幽默的表演技巧,还无法真正地传播中国文化。
不久之后,他就找到了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
他决定拜师相声大师姜昆,学习正宗的中国相声,以便更好地了解中国。
在这个年代,相声行业对师承关系极为重视,外国学生几乎没有机会接触到这门传统的中国曲艺。
有人认为姜昆收大山为徒是在进行“炒作”,因为担心外国人无法真正理解相声的精髓,所以姜昆此举引起了人们的争议。
然而,姜昆一眼就看出了大山内心深处对中国的热爱,同时也意识到他具有学习相声的潜力和天赋,尽管面对众人的反对,他依然坚持收下了这位特殊的弟子。
事实证明,姜昆的眼光确实非常敏锐,大山确实从未让他失望过!
大山在拜师之后,更加刻苦地学习相声表演,从基本功练起,一板一眼,丝毫不苟,几年时间过去,他已经能够掌控台风,进步十分迅速!
他不仅能够娴熟地运用相声技巧,还将中西文化巧妙地融合到相声表演中,创造了独具特色的“洋相声”风格。
在姜昆的指引下,大山多次登上央视春晚舞台,与多位中国相声名家同台竞技,成为中国家喻户晓的外国明星。
然而,随着时光的流转,这位外国笑星似乎也遇到了发展的瓶颈。
郭德纲的德云社以“新派相声”的代表身份横空出世,给像他们这样的传统相声演员带来了冲击。
与此同时,电视和互联网越来越发达,导致观众数量不断减少,这促使他们迫切需要找到突破之道。
大山看着自己热爱的事业发生变化,不禁开始反思:我最初来中国的目的是什么?难道只是为了成为一个笑星吗?
直到与冯巩的一次交谈,他才真正茅塞顿开!
冯巩的一席话深深触动了大山:要想取得更大的成就,就不能总待在自己熟悉的环境里。
他意识到,自己来中国不仅是为了相声表演,更是为了学习和传播中国文化。
于是,他作出了一个令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决定:离开中国,返回加拿大。
新的起点。
大山乘坐飞机返回加拿大,回到了他魂牵梦绕的故乡。
然而,这一行为当时却引起了许多人的困惑和不解。
有人恶意猜测他是否打算“师华长技以制华”,甚至使用了“过气”、“忘本”等词语。
面对这些流言蜚语,大山毫不畏惧,坚定地追求着自己的梦想。
对于大山而言,这不仅仅是一次离开,更是一个全新的起点。
他始终铭记着自己作为文化使者,传播中国文化到世界各地的使命。
回到加拿大后,大山继续积极致力于传播中华文化和各种文化交流活动,用独特的方式向西方世界介绍中国文化。
他创办了自己的工作室,专注于将中西文化融合的喜剧创作,并将“大山侃大山”的脱口秀形式推向国际舞台。
短视频流行起来后,他更是通过直播和短视频等形式,在互联网上与那些同样热爱中国文化的人们一起探讨如何传播快乐!
以独特的方式,大山展现出了他作为中国名片的独特风采,向西方世界展现了我们独特的民族文化魅力。
不得不承认,这个外国小伙真是令人称赞!
连人民日报也对他做出了高度评价:大山虽然是外国人,但却不是外人!期望他未来的事业蒸蒸日上,持续为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添砖加瓦!
大山即将启程商丘之行,大山之家网站上显示:“中国一半,加拿大一半”。
对此,有网友表示:“商丘人民欢迎大山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