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超第七轮战罢,35个球像是不要钱似的往球门里砸,这帮家伙是憋了多久没吃饭?
行了,进球多是好事,但谁才是真有料的,咱得拎出来说道说道。
别跟我扯那些没用的,直接看名单,看看谁是真金不怕火炼。
最佳阵容这玩意儿,说白了就是咱老百姓茶余饭后的谈资。
一帮人凑一块儿,谁也不服谁,都觉得自己眼光独到。
但你得承认,有些家伙就是比别人强那么一丢丢。
就像卡扎尔,在泰山那后防线上,愣是把对面那些想进球的家伙给挡了回去,你说牛不牛?
还有克雷桑,帽子戏法,这可不是谁都能随便玩出来的。
后防线,先说申花的陈晋一,这小子挺猛,左路给他跑活了。
再看泰山的卡扎尔,解围10次,这数据够硬。
三镇的朴志珠,拼到最后走路都费劲,精神可嘉。
海港的王燊超,头球进的漂亮,老将就是老将,经验摆在那儿。
中场这块儿,青岛海牛的萨里奇,一球一助攻,能攻能守,传球成功率还高,这种球员哪个教练不喜欢?
泰山的谢文能,替补上场效果不错,跟外援配合也挺来电。
三镇的古斯塔沃-绍尔,最后时刻连进三球,这爆发力,没谁了。
前锋线上,国安的法比奥,开场就进球,还送了俩助攻,这效率杠杠的。
泰山的克雷桑,帽子戏法,中超第一身价,名不虚传。
泰山的卡扎,技术不错,把泰山前场的进攻梳理的井井有条。
门将位置,沧州雄狮的隋维杰,扑救四次,零封对手,长传还挺准,这门将当的,合格。
(##) 吹啥本土力量崛起,现实打脸!每次看到“本土力量崛起”这种话,我都想笑。
中超这帮球队,哪个不是靠外援撑场面?
中前场基本被外援包圆了,本土球员想冒头,难啊!
你看这最佳阵容,外援占了多少?
不是说本土球员不行,是真得加把劲了。
陈晋一这小子,有潜力,得好好培养。
王燊超这种老将,经验丰富,但也不能指望他一直扛着。
谢文能这种替补奇兵,要抓住机会,争取踢上主力。
中超现在这情况,有点畸形。
俱乐部砸钱买外援,短期内能提高成绩,但长期来看,对本土球员的成长不利。
青训这块儿,还得下大力气抓。
别总想着靠买人解决问题,自己培养出来的人才,用着才踏实。
要说本土球员的未来,我觉得还是得靠时间和耐心。
给他们更多的机会,让他们在实战中成长。
别总想着一步到位,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
说到这儿,又想起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球星,那时候虽然条件差,但大家踢球的热情是真的高。
现在条件好了,反而踢不出像样的球了,这到底是哪儿出了问题?
是不是该反思一下,我们是不是太急功近利了?
是不是太注重眼前的利益,而忽略了长远的发展?
现在很多年轻人,都喜欢看短视频、玩游戏,真正热爱足球的,越来越少了。
这种现象,也值得我们警惕。
如果有一天,中国的孩子不再把踢足球当成一种负担,而是发自内心地热爱它,那时候,中国足球或许才能真正崛起。
(##) 啥?你问我中国足球有啥希望?希望这玩意儿,谁也说不准。
就像股市,谁能保证稳赚不赔?
但你总得有点盼头吧?
中国足球的希望,我觉得就在于改变。
改变观念,别总想着一口吃个胖子。
改变方法,别总跟着别人屁股后面跑。
改变态度,别总怨天尤人。
中国足球的崛起,不是靠一两个人就能完成的,需要整个社会共同努力。
从娃娃抓起,这句话说了多少年了,但真正做到的又有几个?
我们不能总是活在过去的阴影里,也不能总是沉浸在未来的幻想中。
我们需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进。
足球不仅仅是一项运动,更是一种精神,一种文化。
我们需要重新找回那种纯粹的足球精神,那种对胜利的渴望,那种永不放弃的信念。
只有这样,中国足球才能真正摆脱困境,走向辉煌。
行了,今天就说到这儿,别忘了,球是圆的,啥事儿都有可能发生。
球场如人生,输赢皆常事。
无语了,沧洲雄狮都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