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天下掉下来的“神仙妹妹”。
她是2004年“广告风云榜”评比中30位杰出女性广告人之一,在上世纪90年代末身家过亿。
她,是1987版《红楼梦》里的那个让人“我见犹怜”的林黛玉。
今天,想和你聊一聊“林妹妹”陈晓旭的故事。
1965年10月,陈晓旭出生在辽宁鞍山一个艺术气息浓郁的家庭,下面还有一个比自己小四岁的妹妹。
父亲陈强是鞍山京剧团导演,而母亲王元夕是京剧演员。
陈晓旭(右一)
陈晓旭出生的前一晚,王元夕做了一个梦,梦到一个白胡子老者。
白胡子老者撑着一根竹子,微微颤颤地走到她面前,在地上写出了“陈竾芬”这三个字,然后说道:“你家娃娃啊,以后的名字就叫这个了!”
第二天孩子出生时,王元夕一把抓住丈夫陈强的手,向其告知了昨夜奇梦。
可是王元夕稀里糊涂地把“竾”字看成了草字头,陈强一查词典,哪里有这个字啊?
于是,他跑去南方找到一位博学多才的老先生,让老先生给他看一下这个名字。
这位老师学过《易经》,说这个字也念“也”,在听完陈强描述孩子出生当天的情景后,与这名字一结合,这老师皱眉道:“这名字不好,林黛玉的命,要悲痛一生的。”
后来,陈强给女儿起了另一个名字,因为娃娃出生时间正是晨曦初晓时,于是改名叫陈晓旭。
可改了这个名字,先生口中所说的“林黛玉的命”就能改过来了吗?
陈晓旭的母亲王元夕性格懦弱,而父亲脾气暴躁,性格外张。
陈晓旭虽然继承了妈妈的美貌,但是性格和谁都不像,和妹妹一起上学时总有男孩子来逗她,也她对此也表现出相当冷漠的一种态度。
别的小孩儿都喜欢跑出去玩耍,而陈晓旭总喜欢一个人躲在屋里看书,有时候在处理事情上也让人觉得格外的成熟。
小时候,父亲陈强动不动就会发脾气、掀桌子,把气全部撒在妻子王元夕身上。
每当就要吵得热火朝天的时候陈晓旭就出来打圆场:“妈你看你,我爸那是跟你闹点小幽默你都不懂,他一个大男人怎么会跟你撒气呢,对不对?”
这不仅仅缓解了父母之间的矛盾,也让大男子主义的陈强有了台阶下,所以每当她站出来,陈强就没了脾气,可以说陈晓旭才是这个家的主心骨。
陈晓旭的性格从小就和林黛玉很像,在没有接拍《红楼梦》时家人就有所发觉了,反而拍了《红楼梦》后倒是没有那么像。
别看陈晓旭表面柔柔弱弱的,实则她是一个外柔内刚的一个人,同时天生自带一种大家子气质。
像一家人做家务的时候,到最后往往陈晓旭成了总指挥,全家人最后都得在她的要求下完成任务。
这件小事证明了陈晓旭对待事物极其的苛刻和追求完美,这样的性格后来也导致了她第一段婚姻的不完美。
那时候的陈晓旭父母不知道该怎样为自己女儿谋划未来,要么就是上山下乡,不然的话别无选择。
可陈强舍不得自己女儿下乡,自己在艺术部门还说得上话,所以他就为陈晓旭安排了未来。
1978年,年仅12岁的陈晓旭没念完中学就加入了鞍山杂技团,开始了每天辛苦练功的生活。
可是陈晓旭一点也不喜欢杂技和京剧,于是她偷偷学起来芭蕾。
1979年,鞍山杂技团面临解散,父亲又把陈晓旭安排进鞍山话剧团。
在话剧团的几年里,陈晓旭只能打打下手、演一下小配角,而她也不浮不躁地面对着自己所不能掌控的一切。
在这里,她认识了自己人生中的第一个男人——毕彦君。
毕彦君和陈晓旭之间差了10岁,而他总以一个大哥哥的身份陪伴在陈晓旭的身边。
在话剧团期间,所有和他年龄相仿的男子都交了女朋友,唯独他还是单身,有领导问他原因,他说:“我喜欢的那个女孩子还没有长大。”
这句话传到了陈晓旭耳朵里,早熟的她当然明白毕彦君对自己的心意。
1983年,毕彦君拿着一本杂志在阳光下奔跑,他直冲冲来到陈晓旭家,撞开了她的房间大门,嘴里兴奋喊道:“好消息!有个好消息要告诉你!”
依偎在沙发里的陈晓旭连眼皮子也没抬一下,淡淡说道:“和我无关的消息,我不听。”
毕彦君毫不在意陈晓旭的口气,似乎对这种情况早已见怪不怪,他把杂志摊在陈晓旭面前说道:“你看看,是不是和你有关?”
原来是《红楼梦》剧组正在筹拍选角,陈晓旭看完了杂志呆坐在沙发上,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毕彦君见状,取来执笔推了推她:“写信吧,发什么呆呀!”
陈晓旭疑惑:“写什么信?”
毕彦君:“写信给《红楼梦》的导演,告诉她你就是林黛玉的最佳人选。”
陈晓旭翻了翻白眼,说道:“中国那么大,谁会注意到我这么个默默无闻的小丫头,写信这种自作多情的事我可不干,要写你自个儿写去。”
毕彦君听后急得抓腮挠耳,恰好路过陈晓旭房间的陈强听到两人的对话,他也觉得这是一个锻炼女儿的大好机会,于是也上前劝说。
看陈晓旭还是扭扭捏捏,毕彦君说道:“你的气质、外形和爱好都接近林黛玉,又喜欢看《红楼梦》,怎么那么胆怯呢,难道连试一试都不敢?”
外柔内刚的陈晓旭一听,头一甩:“谁说我胆怯,我当然敢!”
话一说完方知这是毕彦君的激将法,可话已说出口,覆水难收。
待陈晓旭写完信,毕彦君又为其精心挑选了一张他所保存的照片,并附上陈晓旭14岁时在《青年诗人》杂志上发表的一首诗,将这些一起装进一个大信封里寄了出去。
在海选阶段,《红楼梦》剧组收到的信件不计其数,就算陈晓旭天生丽质,如果仅凭这个就想在茫茫人海中脱颖而出显然是不可能的。
然而在众多信件之中,唯独陈晓旭的这一封信格外的惹眼。
因为《红楼梦》的导演在选角之处就定下规矩:首先要像古代人,其次是才情。
导演首先看到陈晓旭信件中的照片,只见照片中那姑娘纤细文静,眉宇间的柔弱清新脱俗,眼中那股淡淡的忧郁像是叹尽世间哀愁,活脱脱像是一个画中走出的人儿。
翻过来再看照片的背面,附了一首陈晓旭14岁时发表的诗,名叫《柳絮》。
因为有着和曹雪芹笔下的林黛玉相似的外貌,以及如林黛玉一般的才情,陈晓旭如果进入了海选。
接下来,就是面试和试镜了。
信件寄出去几个月后才接到通知过了第一轮海选,陈晓旭怀着忐忑的心情来到北京面试,上电梯的时候恰好碰到导演王扶林。
陈晓旭不认识他,可王扶林一眼就认出了这个画中人儿,他一拍陈晓旭肩膀说道:“姑娘,你要把火车票的票根儿留好,没准以后还能报销呢!”
不经世事的陈晓旭红着脸点了点头:“嗯!”
不久后,陈晓旭进入了《红楼梦》剧组的演员训练班,进行了长达三个月的训练。
这帮少男少女们对于自己要面试的角色一片茫然,除了陈晓旭目标明确,其他人只要是觉得自己行的,都想试一试。
面试林黛玉这一个角色的不止陈晓旭一人,排在她前面的还有好几个气质各有所长的女演员,她心里有些胆怯了起来。
试镜当天,陈晓旭身穿一袭蓝色衣裙出现在人群中,两侧人群忍不住随着她的轻轻莲步往后微退。
现场一时间静得落针可闻,在场的众人似乎有些发怔,一个个眼睛直勾勾地看着陈晓旭。
林黛玉应该就是长这个样子的吧?
陈晓旭外表柔弱,内心却很坚韧偏执,她只为林黛玉这一个角色而来,她从来没有想过要退而求其次。
经过导演组的一遍遍筛选,最终陈晓旭脱颖而出,成为林黛玉的扮演者。
就这样,《红楼梦》剧场开始了长达三年的拍摄,陈晓旭也在大观园住了三年,这三年的生活也改变了她今后的人生。
1987年春节,《红楼梦》在中央电视台首播,并先后重播700多次,自此成为史上最风行的电视剧。
漫长的三年拍摄,让一部分年轻的演员很长时间未能走出来,有时已经分不清那是梦中红楼,还是红楼之梦。
陈晓旭也一样对未来一片茫然,到底是庄周梦蝶,还是蝶梦庄周?
或许,红楼三年对于陈晓旭来说是一个人生。
她曾想过要继续留在演艺圈,可林黛玉这个角色把陈晓旭这样一个新人捧到了一个让大多数演员难以企及的高度,一夜成名的代价伴随着的是戏路也被局限于此。
就这样,红楼梦过,陈晓旭也渐渐消失在大众视野。
或许所有少女的心目中都有一个盖世英雄,希望有朝一日他会踩着七彩祥云来到自己身边,带着自己去很远很远的地方。
“我曾带着一丝茫然,幻想过有一天会出现奇迹,一片红帆从天边驶来,把我带到很远很远的地方......”
这是陈晓旭在刚拍完《红楼梦》之后写下的句子,离开剧组不久后,她和毕彦君结婚了。
刚步入婚姻生活时,陈晓旭正处在一个迷惘时期,而毕彦君刚从上海戏剧学院毕业,准备尝试当导演。
一个对未来迷茫无措,正是需要呵护关怀的时候,一个前途光明,正是奋力向上的时期,两人之间的差距也衍生了许多的问题。
她经常会为一些在毕彦君看来不起眼的小事而生气,生完气又憋在心里。
陈晓旭结婚后才发现,毕彦君身上诸多缺点是让她无法包容的,她几近苛刻的观念同时也让毕彦君难以忍受。
显然,这对于生性敏感的陈晓旭来说是致命的,最终毕彦君不堪其累提出了离婚。
这个男人,终究不是她的宝哥哥。
1990年,离婚后陈晓旭独自漂泊在北京,在此期间曾有一家公司邀请她去当电视节目主持人,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也向她发来了录取通知书,还有一家公司愿出60万的高价想签她成为广告模特。
她如一只无根之鸟四处漂泊,在她游历一圈后发现自己的漂零感越发浓重,方方面面都不能与当地融合,兜兜转转还是回到了北京。
就在这时候,她生命中的第二个男人出现了,这个男人就是日后成为她生意伙伴和人生伴侣的郝彤。
郝彤比陈晓旭小两三岁,两人是在拍摄剧集《黑葡萄》时相识,当时的郝彤在电影制片厂担任编导、摄影师等职位。
虽然在陈晓旭眼里郝彤就像个小毛孩一样,但一米八的郝彤面对高冷的陈晓旭表现得相当粘人,这反而给她带来不一样的温暖和安全感。
一来二去两人越走越近,也就顺其自然地走在了一起。
1992年,郝彤得知长城国际广告有限公司要把业务对外承包,而自己身边刚好又有几个有能力的同学,于是他邀请陈晓旭一起把这个公司的广告业务给承包了下来。
在签合同时委托法人只能签一个人的名字,偏偏对方认准了陈晓旭,因为对方知道“林黛玉”,并且相信她的人品。
就这样,陈晓旭从一个演员跨身广告行业,开始耕耘她的新天地。
陈晓旭的创业之路并没有像其他人那般困难重重,可以说是刚好碰上了时候。
上世纪九十年代,国家实行批准制,一般一个城市只有一两个广告公司,行业内也极其缺乏广告人才。
陈晓旭的公司是顺其自然地做大的,其名人效应也起到了一部分的作用,可以说陈晓旭是首批抓住了广告红利的人。
进入广告行业第一年陈晓旭就赚到了第一桶金,营业额一度高达近500万。
而这个数字在以后的三到四年里,更是以几倍的速度增长,这一切皆来源于陈晓旭的个人创意。
每次给客户提案时,公司都会同时拿出几套方案供对方挑选,而客户挑到的往往都是陈晓旭的方案。
比如那条脍炙人口的“名门之秀,五粮春”,就是出自陈晓旭之手。
这也证实了陈晓旭并不是一个花瓶,不仅仅有林黛玉一样的容颜,也有着与其一样遮挡不住的才华。
1996年,已经具备单飞能力的陈晓旭带着郝彤脱离了原来的广告公司,成立了属于自己的世邦广告公司。
在未来的几年里,世邦公司的业绩每天以百分之二十到三十的速度递增,旗下子公司也纷纷相继成立。
不到短短的三年时间,陈晓旭的身家已经过亿。
1999年,陈晓旭和郝彤一起前往新加坡,在那边认识了她人生中关键的第三个男人。
这个人不是陈晓旭的伴侣,两者之间也没有感情关系,更没有业务往来,至于金钱方面那就不得而知了,但是这个人却在陈晓旭的未来占据了一个很关键的位置。
她就是陈晓旭的师傅,这里就不便多说,咱们就称他为净大光头吧,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查一查。
2005年,陈晓旭被授予“中国经济年度风云人物”的称号。
次年陈晓旭写了一份工作总结,该年世邦广告营业额近2亿元,同时顺利打进IT通讯、保健品等新领域,并在酒水与医药市场开除并蒂莲花。
就在陈晓旭生意如日中天的之时,各大媒体不约而同发出了《抛弃亿万身家,“林妹妹”陈晓旭剃度出家》的消息。
同年5月13日,陈晓旭因患乳腺癌在深圳去世,享年41岁。
可在她的葬礼上,陈晓旭的爸爸放声哭诉女儿遗产不知所踪,话里话外将矛头指向了大光头,这事最后还闹上了法庭。
原来早在一年前陈晓旭已经察觉自己身体不适,家人也在身边悉心照顾。
可无论怎么劝说,陈晓旭就是不肯接受治疗,也不肯吃药,陈强自然知道女儿的师父是大光头。
万般无奈的陈父只好打电话给大光头,跟大光头一番对话才肯吃药,可怜了陈强救自己女儿竟然要问一个大光头同意。
不过好在最后这个大光头被扫出去了。
再有就是陈晓旭的丈夫郝彤,在陈晓旭出家后他也跟着出家。
待陈晓旭去世后,又有消息爆料郝彤秘密还俗,并且再婚生子,重新掌管公司。
看到这,不禁为陈晓旭感到惋惜。
纵观陈晓旭的一生,她是偏执的,从第一次试镜《红楼梦》她只为林黛玉一个角色而来,再到之后和毕彦君婚姻,因不能忍受瑕疵而离婚,然后再到自己,宁愿病痛折磨都不肯接受治疗。
至于郝彤就不多说了,是怎样的人各有各的看法。
总之,这几个男人都直接或者间接地影响了陈晓旭的一生。
如果不是毕彦君,她就不会出演“林黛玉”。
如果不是郝彤,她就不会跻身商界。
如果不是大光头,或许她就会接受治疗。
可人生哪有那么多或许?
不知是林黛玉成就了陈晓旭,还是陈晓旭塑造了林黛玉,听陈晓旭的家人说,在她演完《红楼梦》后反而不像林黛玉了。
可是最终还是红颜薄命。
只叹世间从无林黛玉,天堂却多了一个陈晓旭;无论来生化作谁,愿她三生石旁遇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