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春节那天,天津某超市迎来了一位特殊“贵客”。
杜大妈坐着轮椅,挥舞着购物小票,一口咬定蛋白粉有“毒”,搅得店里鸡飞狗跳。
打砸滞留,硬是陪店员熬到跨年,最终获赔3000元。
而类似的戏码,她演了357场,敲诈无数,堪称“碰瓷天后”。
可谁能想到,这位用“身体不适”谋生的老太太,最终因太过“高调”翻车。
2019年5月,杜大妈终被警方拘捕,她的碰瓷人生彻底落幕!
一场跨年“纠纷”天津的某家超市值班店长程琦,2019年,这一年的跨年夜注定难忘。
那晚,超市灯光明亮,顾客稀稀拉拉,程琦本以为值个平安夜班,早早回家吃碗热饺子。
可就在关门前,一位推着轮椅的老太太“驾到”了。
老太太一进门就把小票往柜台一甩:“你们这蛋白粉有问题,吃得我心口堵,国家不让卖,赶紧赔钱!”
程琦愣了一下,看这老太太满脸愠色,随身还带着一沓病例本,气势十足。
他翻开小票,发现购买日期竟是几天前,再看老太太的样子,推轮椅,拄拐杖,病历本上写满糖尿病、高血压这些“熟悉”的名头。
心里顿时警铃大作:以为真是自家产品出了问题。
可他转头一想又不对,这款产品从上架到现在一直没出过问题,而且是正规厂家那里进的货。
临近过年这段时间,监管单位天天来查有没有违法保健品,这罐蛋白粉也并无出现什么问题。
彼时,他还不知道这是附近大名鼎鼎的碰瓷王,杜大妈。
只见老太太动作娴熟,拽过一张板凳一坐,开始跟程琦“谈条件”。
她扬言:
“不赔个三五千,别想让我走!”
程琦还试图解释:
“大娘,咱这蛋白粉都是正规厂家生产的,质量没问题……”
可老太太直接打断,摆出一副“你再说我就犯病”的模样。
无奈之下,程琦联系了警察,几番僵持到后半夜,才赔了老太太3000元“息事宁人”。
“这跨年夜,赔了钱,连饺子汤都凉了。”
程琦后来无奈地感叹。
要说杜大妈,那可不一般。
人家今年70岁,住在天津市河北区一号路,常年坐轮椅代步。
可别看她身体不便,凭借一身疾病“道具”和丰富的“碰瓷”经验,硬是在这条路上走出了“辉煌”事业。
十年间,她在天津的六个区,以及环城、蓟州等地,把超市、饭店、商场、美容院统统光顾了一遍。
她的“武器”包括吃东西“中毒”、摔倒“受伤”、药物“无效”等套路,手段之“专业”令商户闻风丧胆。
更绝的是,杜大妈从不单枪匹马,总有个儿子或邻居刘某相伴,堪称“碰瓷助攻”。
这些“亲友团”不仅帮忙推轮椅,还随时充当证人,增添“戏剧效果”。
碰瓷家族的“生意经”杜大妈的名号,可不止一次让商户们愁眉苦脸。
曾有一家饭店老板李岩回忆起自己的遭遇,几年前,这位“常客”两次登门,说店里卖的牛肉其实是鸭肉,要求赔偿。
李老板干脆请她去做鉴定,可老太太硬是拖着不去,最后以李老板两次赔偿共计4000元了事。
李老板后来感慨:“她不纠缠到让你精疲力尽,是不会收手的。”
类似的商家故事层出不穷,尤其那些“小门脸儿”,只要见着杜大妈进门,店主立马变得如临大敌。
有时候赔钱事小,可丢了名声,店里还得长期承受顾客流失的风险。
不过,杜大妈的“碰瓷事业”并非一帆风顺。
她的恶名早在警方和市场监管部门间传开,尤其是她每次滞留在公安局办公区时,闹事方式花样百出。
有人回忆,她曾在局里随地大小便,砸毁办公物品,甚至对着执法人员破口大骂,硬逼得警方介入协调商户“赔偿”。
执法人员心知肚明,可苦于取证难、处理棘手,每次都像打一场“消耗战”。
直到2019年5月,杜大妈的罪行终于引起更高层面的重视。
天津市公安局与市场监管部门联合行动,细致梳理了她涉嫌的20余起敲诈案件,成功将她刑事拘留。
官方通报一出,商家和市民拍手称快。
杜大妈不是单打独斗,她的“事业”还影响了下一代,儿子甚至儿媳,全都跟着她一同谋划,似乎形成了“家族碰瓷模式”。
据说,杜大妈常教育家人:
“只要把身体和嘴巴用好,钱就自己来了。”
十年间,这个家族靠碰瓷所得,不仅改善了居住条件,还添置了不少家用电器。
邻里间有人提起她,总是摇头:
“人家这是把‘招财’当职业了。”
杜大妈落网的消息传开后,不少商户纷纷表示“终于松了口气”。
而更令人唏嘘的是,上世纪六十年代的杜大妈,还是支援新疆农垦建设的女兵,邻居提起她的这段经历,都不理解她是如何变成碰瓷王的。
碰瓷背后的灰色产业链杜大妈的案例并非孤立现象。
在警方深入调查后,发现天津乃至全国多地都存在类似的“碰瓷”灰色产业链。
某些“职业碰瓷人”甚至会专门成立小团伙,分工明确:有人负责“演戏”,有人拍摄取证,还有人专门和商家谈判。
杜大妈的“碰瓷团伙”显然是这类灰色产业链中的典型代表。
对于这些团伙来说,碰瓷不仅仅是偶尔“赚快钱”,而是发展成了有计划、有手段的职业化敲诈活动。
比如在杜大妈的家中,警方发现了各种“碰瓷道具”:破损的轮椅、提前准备的“问题食品”、伪造的病例本等等。
这些物件无不证明,她并非单纯地依赖身体条件,而是精心策划、步步为营。
这种灰色产业链的存在,不仅让商家苦不堪言,也给社会治理带来难题。
执法部门在处理此类案件时,往往面临取证难、定罪难的问题。
有些受害商户甚至因为害怕报复而选择沉默,这无疑让碰瓷者更加肆无忌惮。
杜大妈这场碰瓷“豪赌”的终结,也成为天津乃至全国关于“碰瓷敲诈”问题的重要反面教材。
一些法律专家指出,此类案件暴露了监管和执法间的短板,同时提醒公众保持警惕、学会自我保护。
尽管杜大妈的“发家致富”方式已被终结,她的行为却留下了深刻反思。
她的故事提醒每个人:无论怎样的环境,唯有遵守法律底线,才是真正的“生财之道”。
70岁高龄的杜大妈,原本可以平安享受晚年,却选择了一条让人瞠目结舌的道路。
她的经历如一面镜子,映射出社会中某些“钻漏洞”的不良风气,也警示每个人:人无信不立,靠欺诈敛财,最终只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