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剑无锋,大巧不工!皇马夺欧冠胜在球员们扎实的基本功

肉眼凡胎侃球 2024-04-14 00:09:03

有句老话说得好:踢得不好也能赢是一支优秀球队的标志。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说:踢得不好也能多次赢得欧冠冠军,一定是一支真正伟大的球队的标志。

没错,我说的就是如今这支皇家马德里。纵使银河战舰现在的场上风格无法折服所有球迷,但他们在欧洲足坛的荣誉榜上无人能出其右。本泽马、卡瓦哈尔、莫德里奇,还有贝尔(是的),现在骄傲地举起一只巴掌宣布自己是欧冠五冠王,追平了那支在上世纪50年代末神奇五连冠阵容中的真正传奇迪斯蒂法诺和萨拉加等前辈(亨托作为唯一一位6夺欧冠的球员至今无人能及),当然还有保罗·马尔蒂尼和克里斯蒂亚诺·罗纳尔多,后者在皇马赢下了个人5座欧冠中的4座。

在当今足坛,一支球队多次夺得欧洲俱乐部赛事最高荣誉已非易事,而一名球员能在同一支球队拿到这样的成绩就更加令人难以想象了。

欧洲冠军杯(欧冠联赛的前身)从1955年开始,一直到1980年,共有11家俱乐部赢过冠军,其中有7支球队至少完成了1次卫冕,这是其他伟大球队——阿贾克斯、尤文图斯、曼联、巴塞罗那——都没能做到的事情。时间来到2016年,齐达内麾下的皇马豪取欧冠三连胜。他曾是安切洛蒂的学徒,后来成为安切洛蒂的前辈(夺冠次数上),安帅带领皇马于2014年和2022年两夺欧冠冠军。而这五场决赛胜利在许多方面都有相似之处。

这几场比赛大部分都不是压倒性的胜利。2014年,皇马在加时赛击败了当年的西甲冠军马竞。他们之所以能获胜,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球员们发现加时赛里马竞右后卫胡安弗兰的移动能力几乎消失,于是在左边路展开大举进攻。那时加时赛还不能多换一人,于是皇马毕其功于一役攻入了制胜球;2016年,皇马利用点球再次击败马竞;2017年,皇马依靠卡塞米罗远射的诡异变向淘汰了尤文图斯;2018年,皇马对阵利物浦时又打进了两个怪异的、至关重要的进球。当然,在这些比赛中,皇马也有踢得很好的时候,尤其是对阵尤文图斯的比赛;也进了一些精彩进球,比如贝尔对利物浦的那一脚倒钩。

上周六晚上的比赛,场面有些极端,和本赛季之前的比赛完全不同。在淘汰赛之旅中,皇马的表现并不十分令人信服,但他们总能奇迹般反败为胜,无论总比分是3比2、5比4还是6比5。突然之间,皇马好像变成了“就比对手多进一个”的2004年欧洲杯上的希腊国家队。

皇马在决赛中的第一脚射门就进球了(除了上半场本泽马的那粒被判无效的进球),然后一直到伤停补时阶段才有第二脚射门——卡马温加不规则的远射。库尔图瓦此役做出了多次出色的扑救,可谓足球史上最伟大的个人表现之一,奠定了自己世界级门将的地位。

但除了对预期进球的分析,皇马的表现还有一点值得注意,那就是他们似乎并不关心现代足球的基础概念。近年来,教练们对两个主要概念特别着迷,而这两个概念在本质上是相反的:一个是快速防反,一个是高位逼抢。

皇马经常完全不能有效地攻进前场,失误不断,把控球权拱手让给利物浦,并且经常把球踢出界,然后由攻转守。他们明显没有压迫利物浦的战术,甚至在某种意义上,皇马球员站位松散,从不在一个区域内集中兵力进行逼抢。利物浦的中场可以轻松地绕过本泽马,享受广阔的控球空间, 然后将球传给前锋。

毕竟这是决赛,肯定有些门道在里面。快速防反战术意味着更多考验的是防守球员的控球及出球能力,而非阻截和抢断技术。高位逼抢战术意味着更多考验的是锋线球员逼抢赢回控球权的能力,而非进球能力。 简而言之,安切洛蒂的球员基本功极为扎实,状态也十分稳定。

库尔图瓦的脚下技术并不十分出色,但门线技术极佳。而卡塞米罗和卡瓦哈尔这样的球员从不拒绝脏活累活,为了球队能够保持零封他们绝对豁得出去。费尔兰·门迪在与萨拉赫的1v1对决中很少被击败。

当皇马把球传到中路,典礼中场克罗斯和莫德里奇可以完成出色的传球,身旁的巴尔韦德只需要用跑动尽可能地覆盖更多的场地,他跑得很好,制胜球的军功章有他一半。本泽马在本赛季的欧冠联赛中状态爆棚,取得了惊人的数据,而维尼修斯在决赛中在正确的时间出现在了正确的地点,为球队带来了胜利。

还有两名中卫,虽然阿拉巴是从边后卫/后腰改踢的中卫,但也能滴水不漏地保护禁区,而米利托在上半场封堵住了马内的一脚干脆利落的射门,风格神似安切洛蒂执教帕尔马、尤文图斯和米兰时的主力中卫——卡纳瓦罗、费拉拉和马尔蒂尼。

现实情况是,决赛的精彩程度通常会大打折扣。在欧冠决赛中真正踢得漂亮的球队数量一只手就数的过来——1994年的米兰和2011年的巴萨,仅此而已。

欧冠决赛通常不会大开大合,场面并不流畅,禁区内电光火石的瞬间将会决定整场比赛的走向。而这支皇马与近年来其他欧洲豪门相比,只是防守球员的防守能力更强,进攻球员的进攻能力更强而已。

这支皇马在联赛中也不具备完全的统治力——在过去十年里只夺得了三次西甲冠军——但对于欧冠决赛所需要的基本功来说,他们完全具备,且游刃有余。

作者:Michael Cox, The Athletic, 2022.5.30

译者:小炒肉

0 阅读:0

肉眼凡胎侃球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