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老房子住着是挺好的,就是。"冯晓琴夹了一筷子菜,话说一半就停了下来。餐桌上突然安静,老式吊扇吱呀呀地转着,仿佛在为这尴尬的气氛打拍子。
"冯晓琴夹了一筷子菜,话说一半就停了下来餐桌上突然安静,老式吊扇吱呀呀地转着,仿佛在为这尴尬的气氛打拍子。
这是一所相对普通的上海老房子,三室一厅的格局。如果在市场上出售,保守估计价值800多万元。虽然算不上豪华,但在上海这个房价极高的地方,也算得上是一笔不小的财产了。
“又来了。”小姑子夹菜的手下意识停滞了一下,眼神中流露出一丝厌倦。她是一家大型企业的董事长,生活在自己购买的豪华别墅中,对这个突然闯入顾家的嫂子保持着高度警惕。
这栋老房子里住着很多人,有年老的奶奶、退休教师的公公、和顾磊这家中的跛脚丈夫。此外,还有冯晓琴的儿子和自家妹妹。
每当冯晓琴提起买房的事情,公公总是能一句“一家人住在一起挺好”就把话题堵死。但如今,她认为是时候改变了。
"您和小姑子不是有些积蓄吗?可以帮我们买个小房子,这样也能分担一下这边的压力。"冯晓琴小心翼翼地提议道。
顾磊话音刚落,便低下了头,潜心对付碗里的饭菜。他已有过多次的经验,清楚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住在一起不好吗?”公公放下碗筷,语气冷淡。在他的观察下,这个儿媳妇从一结婚就打着寻找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的算盘。
这番话刺痛了冯晓琴的内心。是的,她和顾磊的婚姻,从一开始就被大家看穿了。
饭桌上的氛围变得更加严肃压抑。这顿饭,很可能会成为压垮冯晓琴买房梦想的最后一根稻草。
五年前,冯晓琴还是个刚来上海的外地小姑娘。那时候的她,年轻漂亮,眼神中充满了倔强,不认输。
在上海,没有户口相当于寸步难行!这是冯晓琴每时每刻都在思考的问题。颜值虽然重要,但无法解决实际问题,没有房子、工作以及人脉,在上海的她就如同风中的落叶。
命运就像个滑稽的小丑,总是开人们的玩笑。本来,她的命运完全不应该和展翔产生交集,但命运却偏让这个上海的暴发户成为了她命运的分水岭。
“顾磊这人......”展翔介绍的时候有些吞吞吐吐,“他条件差了些,但却是本地人,有户口。”
顾磊是个倒霉的家伙,他小时候因为姐姐的缘故从椅子上摔下来,结果伤了一条腿,导致左脚比右脚短。这样的伤势让他走路一瘸一拐,给他的自信心带来了极大的打击。
他整天耷拉着脑袋,看起来就像被生活打败的中年大叔。
按照常理,像冯晓琴这样的女孩子,绝对不可能看得上顾磊。她比顾磊小好几岁,又长得漂亮,而顾磊除了那张上海户口,似乎再找不到其它任何优点。
然而,她爽快地答应了。
第一次见面,冯晓琴眼睛亮了一下,并向我说:“你是上海本地人啊?”她的目光没有在顾磊跛脚的腿上停留太久,反而对他的工作和家庭特别感兴趣。
顾磊是个明白人。年过而立的他深知,以自己的条件,本地姑娘是看不上的,能找到一个漂亮的外地姑娘已经是天上掉馅饼。
两人彼此之间都清楚,没有明确说明,但都心知肚明。
他们的婚姻本质上是一场交易:女方想要落户,男方则需要找个妻子。
"总之,结果是好的,总比在外面漂泊强。"冯晓琴找了个借口安慰自己。她太清楚自己想要什么了——无论付出多大的代价,她无论何时都想在这座城市里定居。
婚礼简洁到连个像样的婚房都没有,但冯晓琴并未在乎,她终于在这座城市中有了属于自己的位置,虽然这个位置来得有点艰辛。
婚后的冯晓琴人设仿佛变成了切换器,从一个精明能干的外地姑娘变成了一个事事周到的家庭主妇。
她每天早上天还没亮就起床,赶往菜市场。买菜、还价、选购肉类,她每一项都精打细算。回到家,她立刻投入到早餐的准备工作中。
因为她知道,她必须迅速准备,以便她能在这一大家子人起床前完成。
“妈,您平时就喝点稀粥,我特意煮了皮蛋瘦肉粥给您。”
"爸,别忘了吃您的降压药。"
"老顾,我刚熨好你的衬衫,你试试看。"
"吃完饭,我得送你去上学。"
冯晓琴全天候不停歇地在劳碌着。在她的老房子里,住着奶奶、公公、丈夫、儿子,以及自家的妹妹,她就像一个不停旋转的陀螺。
把家里清洁整理干净,包括洗衣服、做饭和打扫卫生。
"这个儿媳妇,真是个性能干。"公公偶尔会这么对我说。但之后,他又会转换话题,说:"可她有时候太精明了点。"
可不是嘛,谁见过像她这样的媳妇呢?本该享受新婚的年纪,却把自己活成了全能保姆。每天早上出门,晚上回来,还要买菜、兼职保洁、私人厨师、专职司机,角色切换自如。
顾磊有时候都觉得不好意思,说:"你太累了。"
"这有什么累的。"冯晓琴总是笑着回答,手上的活一刻不停。她太明白了,在这个家里,她只是一个外人。为了想要真正融入,她只好拼了命地工作。
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家渐渐习惯了她的存在。但是当她提到买房的事情时,总有一种若有若无的隔阂重新浮现在我们的心中。
她以为自己的付出能抵消当初的算计,却不知道家里面的每个人心中都有称秤。那个急着要户口的外地姑娘总是浮现在她的脑海。
付出,不能仅仅用简单的加减法来理解。
"老顾,这是英语培训班的报名表,要不周末咱们一块儿去报名吧?"冯晓琴一边利落地收拾着碗筷,一边闲聊天似的提到。
顾磊听到"培训班"三个字就头大,然而他看着媳妇期盼的眼神,又不忍心直接拒绝。最近,她每天都念叨着要他提升自己的能力,甚至在梦中都在喊"要上进"。
"我这么大岁数了,还学英语干嘛啊……"顾磊躲在沙发里,眼神闪避。
而冯晓琴并不是那种轻易放弃的人。她不仅让顾磊报了英语培训班,还让他报了会计培训。白天在公司上班,晚上还要参加培训,顾磊整天无精打采。
“你看看人家王哥,人家都考了会计证,工资涨了这么多!”冯晓琴一边给他准备夜宵,一边旁敲侧击地说。她深知顾磊的疲倦,但她自己的疲惫更为深重。
每天除了照顾一大家子,还得操心丈夫的前途。
在他的第一次会计考试中,顾磊并未通过。
顾磊把书往桌上一扔,像个赌气的孩子,说:“我不考了,这不是我的菜。”
别人可能选择放弃,然而冯晓琴却毅然选择了坚持。她用尽了各种手段——威逼利诱、软磨硬泡,最终成功说服了顾磊继续他痛苦的进修之路。
"你说你,到底想要什么呢?"小姑子看不下去了,指出,"我哥这样的性格,无论你怎么努力,结果可能都是徒劳无功的。"
冯晓琴心里面觉得有些苦涩。
然而,现实却狠狠地打了他们一耳光。顾磊投入了大量的金钱和时间,却仍然没有获得任何一个证书。
她这才明白,有些人天生就不行,你怎么扶都扶不起来。与其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不如想想怎么靠自己。
但她明白得太晚了。
"房子就是尊严"这句话在冯晓琴心里盘旋了五年。
冯晓琴只能把希望寄托于丈夫,但是丈夫靠不住,于是她开始求助于小姑子和公公。小姑子在大企业当老总,一个人住大房子,手里闲钱不少;公公是退休老师,除了他这套老房子,存款也是相当可观。
"顾磊,你必须跟你爸爸说一声,我们买一套小房子吧。"即使冯晓琴象用尽全力试图说服丈夫,但顾磊就是个软骨头,一听到这个话题就往后缩。
她以为自己有两张王牌:一是顾磊必须依赖她且无法离她而去,二是她有个儿子。然而,她却忘记了,在这个家中,她永远都是个"外人"。
"我早就看出来了,她就是冲着房子来的。"小姑子经常在背后这样说。即便冯晓琴付出得再多,在小姑子眼里,她永远都是那个为了户口才嫁给哥哥的外地女人。
这个公公非常蛮横,所有的证件和相关资料全都紧紧握在手里,她根本难以有一丁点的机会。而这套价值八百万多万的老房子,对她来说,就如同一个梦寐以求却又无法幻想的事物。
"你以为你照顾得再好,就能成为别人家的自己人?"老家的闺蜜对她说,"你这不就是给别人家看房子吗?"
然而冯晓琴却并不这么认为。
然而她的期望很快被现实打破。那天的饭桌谈话中,当她再次提出买房的想法时,回应她的却是一片沉寂。
曾经,她总是忘记了最关键的一点:如果婚姻建立在算计之上,即使付出再多也无法换来真正的信任。在这座上海的老房子里,她永远是那个看似深谋远虑却令人担忧的"心机女",是那个介入他人家庭只为谋求财富的"外来媳"。
在这场算计与梦想角逐中,她彻底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