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变法在历史上属于战国时期,这一时期对于秦国的强大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没有商鞅变法,或许在历史上就不会出现秦灭六国、统一天下。因此可以说,商鞅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中国历史的走向。
商鞅,姓公孙,名鞅,战国中期卫国(今河南濮阳汤阴一带)人,又称卫鞅。
他大约生于公元前390年,死于公元前338年。对秦国变法有功,被封为商君,所以历史上称为商鞅。
商鞅一向喜欢法家学说,要求变法,实行法治。但他感到卫国弱小,难以实现自己的革新主张。
公元前365年他前往魏国,寄身于魏相国公孙座的门下,荐为中庶子(官名),每有大事,相国一定和他商量。
相国知道他有才能,想引荐他更高的位置。
这时,相国病倒了,魏惠王亲来探望病情,见他病重,流着泪问:“相国病了,万一起不来,我将把国家大事托给谁呢?”
相国回答说:“商鞅虽年少,实际上是当世奇才。国事都听他的,胜过我十倍。”
惠王没吭声。
相国又说:“君王如不用他,一定要杀了他,不让他出国境。如果他被别国所用,一定会成为魏国的祸害。”
惠王说:“好吧!”
他上了车,又叹息说:“相国的病很严重,他要把国家大事托给商鞅,又说:‘不用则杀之。’商鞅有什么才能?简直是昏乱的话。”
魏王走后,相国召商鞅到床前,对他说:“我刚才对魏王说,要君王重用你,魏王没有答应。我又叫他不用你就杀了你,他答应了。我把这些话告诉你,你快走吧。”
商鞅说:“魏王既不听相国的话重用我,又怎能听相国的话而杀我呢?”竟然不走。
后来又有大臣推荐商鞅,魏王还是不予重用。
这时,秦孝公下令招贤,商鞅就离开魏国到秦国去了。
商鞅来到秦国,首先求见秦大臣景监。景监与他讨论国事,知道他有才能,奏告秦孝公。
孝公召见他,问他治国之道。商鞅明确提出,只要能使国家富强,就不必死守旧制度。他建议,奖励耕战,重农抑商(此处的“商”指投机倒把、牟取暴利、大搞中间剥削者),富国强兵。
这些意见,孝公表示赞同,并坚定地支持商鞅,任命商鞅为秦左庶长(掌握军政权的大官)主持变法。
但商鞅的意见激起了当时贵族的强烈反对。
有的大臣说:“现在秦国实行的制度,是祖宗传下来的。我们沿用这种制度得心应手,老百姓也都习惯了,不能改,改了就会乱。”
商鞅理直气壮地反驳他们说:“自古以来,没有一成不变的法和礼,只要对国家有好处,改变古法、旧礼有什么不对?墨守成规只能使国家衰亡。”
他举出大最事实,说明变法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大臣们无言以对。商鞅很快把变法方案制定出来了。
公元前356年(周显王十三年),商鞅的新法方案公布于世。
商鞅第一次变法,取得成功。
公元前352年(周显王十七年),秦王任命商鞅为大良造(官名,相当中原各国的相国和将军)。
两年后(公元前350年),商鞅再次变法。主要内容有:
开阡陌封疆,废除井田制;推行县制;统一度(尺、寸)、量(升、斗)、衡(秤)制度,颁布尺、斗、桶(斛)、秤的标准度量衡器,其标准器,一升合今200毫升,一尺合今23.l厘米等等。
新法实施十年后,秦国已成为富强的诸侯国。秦孝公为了表彭商鞅的功绩,将商邑(今陕西商县)一带的十五座城封给他。此后,公孙鞅便称为商鞅。
公元前338年,秦孝公死后,太子即位,即秦惠王。惠王反对新法,忌恨商鞅,以谋反罪逮捕了他,并用极残酷的“车裂”(把头和四肢分别拴在五辆牛车上活活拉死)处死了商鞅。
商鞅死了,但他推行新法,对于秦国的强大及其以后统一六国起了奠基作用,他的历史功绩是不可磨灭的。
参考资料:《史记》、《资治通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