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头了!康乾盛世顶级审美!故宫粉彩瓷让西方跪服300年

依玉评文化 2025-04-26 03:57:13

粉彩瓷是珐琅彩之外,清宫廷又一创烧的彩瓷。在烧好的胎釉上施含砷物的粉底,涂上颜料后用笔洗开,从康熙朝实验性的「硬彩」到雍正年「没骨花鸟」的至臻境界,粉彩以瓷为绢,将宫廷画院的写意魂魄凝在釉上。

【粉彩龙凤穿牡丹纹双耳瓶】

这就是粉彩龙凤穿牡丹纹双耳瓶,清嘉庆时期,通高25.5厘米,口径9.3厘米,足径9.4厘米。

25.5厘米的瓷胎上,驮着半部清宫美学史。鎏金螭龙自瓶肩探爪,衔住丹砂点染的牡丹花潮,釉上粉彩堆叠出盛世残影——金龙破云鳞甲生辉,彩凤衔枝尾羽浴火,宝相花纹与仰莲瓣在器身铺开三重天界。青花篆书底款如一枚朱印,钤在嘉庆王朝的黄昏时刻。

这件双耳瓶以极致秾丽的笔触,在瓷器上复刻了《清宫造办处活计档》里失传的“五彩错金法”:胭脂红描绘的牡丹瓣缘泛着蛤蜊光泽,龙凤瞳仁皆以玻璃白点睛,在光线下竟似流转。当景德镇的窑火映红匠人面庞时,他们或许早已参透,这满目繁华不过是王朝余晖中,最绚烂的盛世幻影。

【“慎德堂制”款粉彩梅花纹盖碗】

【慎德堂制粉彩梅花盖碗】十厘米乾坤藏帝王心事。道光皇帝以最克制的尺寸,造就此生最奢侈的执念——覆盘式盖如覆江山,圈足内白釉似未化的冬雪,外壁粉梅却在釉上绽出孤傲的艳色。每一笔折枝都暗合御窑厂秘传的「过墙」画法,自碗沿蔓延至盖顶的梅影,恰如帝国斜阳里不肯低垂的脊梁。

「慎德堂制」四字红款钤于器底,恰似紫禁城最后的风雅封印。当英吉利的炮火震碎圆明园的琉璃瓦,这件逃过劫难的盖碗,仍在诉说一个帝王用瓷器构筑的精神桃源:风雪愈烈,梅花愈艳。

乾隆款粉彩塑贴婴戏瓶

雍正款粉彩八桃图天球瓶

乾隆款粉彩九桃图天球瓶

乾隆款粉彩折枝花卉纹灯笼瓶

雍正款粉彩荷莲纹玉壶春瓶

【仿明仁殿画金如意云纹粉蜡纸】

这就是清宫仿明仁殿画金如意云纹粉蜡纸,长121.5厘米,宽53厘米。主要是仿元代名纸“明仁殿纸”,是以桑皮为原料制作的一种黄色粉蜡笺纸。纸两面皆用黄粉加蜡,再以泥金画以如意云纹图案,纸背洒金片,纸正面右下角钤有隶书“乾隆年仿明仁殿纸”字印。纸面平滑匀细,纤维甚少,可逐层揭开3-4张,每张均可用,是乾隆时期内库藏品,造价高昂,专供皇室专用。三百年后,我们仍能从金云纹的转折处,窥见封建集权美学的终极形态:连一张书写用纸,都要造出九重天界的辉煌。

你喜欢粉彩吗?请在评论区留言。

​​

0 阅读:0

依玉评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