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3月,台军“金门防卫指挥部”声称一名陈姓台军士兵失踪。不过到了第二天,大陆媒体便纷纷报道了一则令他们恼火的消息:那名陈姓士兵并非失踪,而是连夜穿着救生衣朝厦门方向游去,随后他幸运地被厦门海警救起,目前一切安好。

被救起的陈姓士兵
在两岸历史上,这名陈姓士兵也算是打破了20余年未曾有人“投诚大陆”的记录,为即将到来的两岸统一开了一个好头。那么,我们该如何安置这名投诚的台湾陈姓士兵呢?
历年台军“投诚”案例事实上,自1949年国民党败逃台湾宝岛以来,台湾士兵向大陆方面投诚的事例可谓屡禁不止。
例如在1953年6月,台军飞行员叶刚就曾驾驶飞机向大陆投诚;1956年,台湾籍士兵黄坤雄泅水至大陆,向解放军投诚;1963年6月,台军战斗机飞行员驾机投奔大陆;1969年5月,国民党空军上尉黄天明与朱京蓉驾驶飞机飞抵广州……

投奔大陆的台军飞行员
据不完全统计,在两岸数十年对峙过程中,陆续有107名台军飞行员通过驾驶飞机直接向我军投诚。
不过,这也是飞行员的便利之处,毕竟台军士兵若是通过游泳渡海的途径向大陆投诚,那么即便是从距离大陆最近的金门岛出发,在海水涨潮时就需要游4公里左右,即便在海水退潮期也需要足足游2公里,这对于普通人而言还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金门隔海相望
但从军之人的身体素质到底要比普通人强,早前就有一名叫林毅夫的台军陆军上尉连长,通过游泳途径抵达大陆。
时值1979年5月,林毅夫意识到了台湾军队内部的黑暗,他决心不惜一切代价投奔大陆。在做足准备后,他一个深夜连续游泳数个小时,最终成功抵达厦门解放军驻地。
而投诚大陆后,林毅夫在国家支持下进入北京大学深造,随后获得前往芝加哥大学公费留学的名额,并在学有所成后光荣回国。如今,林毅夫已经成为中国著名经济学家,名列国家智囊团席位,可谓是“投诚改变命运”的最佳范例。

林毅夫先生
如何安置陈姓士兵?在台湾方面确认陈姓士兵“叛逃大陆”后,台军立即发表声明,倘若这名陈姓士兵不能在48小时内归队接受处理,那么按照“台湾法律规定”,陈姓士兵将受到7~10年有期徒刑的判决,同时会被处以30万新台币的巨额罚款。
同时台湾防务部门负责人邱国正更是放言:将在最短时间内发出紧急通缉令,严惩陈姓士兵叛逃行为。

台军训练场景
然而,在解放军完全掌控海峡军事优势的背景下,台湾当局严词发出的“通缉令”无异于废纸一张。
但对于这名陈姓士兵的安置工作,我们的确还需要好好讨论一下——毕竟他是近20余年来第一个弃暗投明的台军士兵。在祖国统一指日可待的今天,陈姓士兵的安置工作对于我们的统战部门而言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台军士兵
从某种程度而言,陈姓士兵的投诚对一些同样准备弃暗投明的台军士兵来说,具有“投石问路”的意味。因此,陈姓士兵在大陆有必要得到足够优厚的待遇,从而为其余台军士兵起到“带头示范”的作用。
有网民认为,我们可以给这名“小陈”分配一套房子,或者将他分配到部队里,继续干自己炊事员的老本行。

中国官媒对陈姓士兵的报道
不过,这些提议虽然在物质条件上足够优厚,但不太现实。毕竟单是驻扎在金门岛上的台军士兵就多达近万人,若是算上全部台军兵力,那更是有20余万人的规模,如果台军出现“投诚潮”,恐怕厦门的楼盘都不够分了。
至于分配到部队里,其实也不是合适的方案。一般对于台军投诚者,我们出于军事敏感的原因还是尽量会给他们分配不在部队的岗位。毕竟在历史上,也存在“投诚者再度叛逃”的恶劣事件,因此从保险起见,还是分配到不太敏感的岗位比较合理。

解放军训练
而这样的岗位其实有现成的,那就是大陆设立的两岸交流机构。
倘若陈姓士兵被分配到这里的岗位,那么他既可以获得来自大陆官方的优厚待遇,而且也能发挥其“投石问路”的价值,在与台湾进行交流的过程中,可以让更多的台湾人员意识到“弃暗投明,改变命运”的积极意义。

海峡两岸人才交流大会
总结如今,台湾两党正为了即将到来的大选年争权夺利,台湾军民的生活可谓水深火热。
据港媒《南华早报》报道称,同样毗邻大陆的马祖列岛已经有3个星期不曾收到台湾省运送的补给,岛上士兵与居民只能靠罐头与发霉大米度日,生活苦不堪言。由此来看,这名陈姓士兵的弃暗投明,显然是一个相当明智的决定。

台军士兵
随着近年来两岸军事实力的差距极速拉大,像这名陈姓士兵一样怀有投诚之心的人不仅不是少数,而且未来还会越来越多。
这一事例也证明,在台军内部,依然有不少内心向往光明的士兵不会与“谋独分子”同流合污,倘若未来祖国统一之势已成定局,那么这些人大概率都会直接投奔我军,为统一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资料
【1】“叛逃”台军被大陆海警船捞起,是不是来投诚的?好戏还在后头 海峡新讯
【2】林毅夫的传奇人生 . 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