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素材来自身边生活,如有类似经历,纯属巧合,请理性阅读。】
01
亲情固然重要,但夫妻关系才是第一位,若夫妻间没了信任和尊重,也就离散伙不远了。
婚姻本该是夫妻两人同舟共济的一艘大船,其中一方总是向外倾斜,另一方终会疲惫不堪。
子女是夫妻间维系感情的重要纽带,若一方以孩子是女儿作借口,终将会自食其果。
深以为然!前夫因不打招呼,就把家里仅有的20万借给侄子买车,打着提前为养老投资的幌子。
三年过去,前夫心心念念的侄子,不仅没有把20万还给他,还要他出更多的钱给自己买房。
此时的前夫才知自己错了,打电话求我跟他复婚,请外地女儿帮忙说好话,撮合我们在一起。
失去了才知道珍惜,被伤害了才知道,谁才是自己最亲的人,只是,没人会在原地等你回头。
一切的结局在你做出选择时就早已注定,不论好与坏,都是自己的认知选择,不要埋怨别人。
我叫夏园,今年56岁,退休6年,每月有4000退休金,现在给社区82岁阿姨做住家保姆。
独生女儿在外地成家有娃,跟前夫离婚3年,一个人的日子也很好,没有那么多烦恼的琐碎杂事。
前段时间,前夫给我打电话请求复婚,被我拉黑,又找女儿帮忙说和,我直接说不可能。
02
前夫家有4个孩子,他是家里的老三,不被父母在意,连带着因生的是女儿,更不被看见。
人生就是这样,越不被父母待见的子女,越想通过自己的孝心,证明自己是最好的。
前夫对侄子们是各种有求必应,不论是年少时的零花钱,还是成年后的各种资助。
谁家的日子都是自己过出来的,可前夫这辈子,似乎都在为原生家庭的认可买单。
年轻时,承包父母的一切,不论是谁需要他,不仅出钱出力,还要付出自己的时间。
宁愿牺牲妻女的利益,也要让家人说自己一个“好”字。
然而,即使前夫这样无条件的奉献,付出,却也没有得到父母的认可和亲情关爱。
我和前夫之所以离婚,是因前夫退休那年,一次性提取的公积金,还没捂热就没了。
前夫跟我说,他二哥家的儿子上班了,想买一辆车,二哥二嫂不愿意给出钱。
侄子想到自己的好叔叔,也就是我前夫,一番甜言蜜语,诅咒发誓,前夫借给他20万。
前夫说这20万不过是为自己晚年养老提前投资,将来我们的晚年肯定需要侄子照顾。
我看不惯前夫对原生家庭的“跪舔”姿态,跟着他三十多年,福没享到,苦是都尝遍了。
03
我不依不饶,给他二哥二嫂打电话,说出此事,他们不好意思,来家写了借条。
前夫觉得我丢了他的人,不给他面子,也坏了他在家庭里的体面和尊严。
愤怒地跟我提出离婚,说我那么点退休金,就敢跟他叫板,折腾事情。
他说这笔钱就算他的,我们离婚,各过各的老年日子,看到最后谁会哭。
思考一番,我居然同意离婚,认为跟着前夫这样认知的男人,一辈子不得过好日子。
离婚后,前夫便让自己的侄子搬到家里,陪着他一起生活,时不时发小视频说自己有人管。
而我离婚后,不想在家待着,女儿那里也不需要我帮忙,想着趁身体不错,多挣些养老钱。
在好友的帮助下,我给他们社区82岁的阿姨做住家保姆,照顾她的生活起居。
因阿姨还能自理,工钱不高,每月4000,过年过节工钱翻倍,既让我有地方住,还有收入。
阿姨的一对儿女都是高知分子,一个在大城市,一个在国外定居,钱不是事,人才是关键。
04
我在阿姨家里做了三年,加上我的退休工资,我存下了一笔养老钱。
前段时间,我在公园附近的旧小区,买套养老房,这样,我的晚年就有了遮风挡雨的地方。
兜里有钱,心里不慌。阿姨在我精心照顾下,身体比以前好多了,她的子女对我也认可。
今年的工钱给我涨到了每月5200,这样,我也算是快月入过万的退休老人。
女儿也给我发红包,没事也会过来看望我,雇主阿姨非常开心,觉得这样才是幸福的样子。
而前夫跟侄子一起居住,最初很美好,后来,侄子有了女友,他成了“保姆”,心里很不爽。
侄子因女友跟前夫闹气搬走了,前夫想跟侄子缓和关系,出钱出力,张罗着给侄子买房结婚。
谁承想,侄子女友看上前夫的房子了,让侄子跟前夫说,把房子过户到他们名下才结婚。
侄子跟前夫商量此事,答应只要前夫按照他女友的要求做了,就让前夫跟他们一起生活。
前夫此时才看清事情真相,即使他把房子过户给侄子,也会被侄子赶出去的。
侄子因前夫不愿意把房子过户给他们,直接翻脸,还不承认借的20万买车,说谁写的借条谁还。
05
前夫去找二哥二嫂还钱,却招来家人的训斥,说他不顾及亲情,不念及老人的心情。
众叛亲离的前夫,此时才想起我曾对他说过的话,最终的结局是,出钱出力被排斥。
亲情是尘世间最美的感情,亲人是人间最温暖的人,只是要睁大眼睛,看谁才是真正的至亲。
不是说你付出所有,对方就该回馈你,有的只是利益用你对亲情的执念,盘剥你而已。
人生一世,只有自己的小家庭才是你最终的归宿,只有自己的亲生子女,才是你晚年的依靠。
把自己的幸福寄托在别人身上,那也只是空中楼阁,只有一时的美好,没有一世的完美。
少年夫妻老来伴,夫妻才是老去路上的真正陪伴者,是你晚年的眼睛和拐杖。
子女才是你晚年真正的依靠,是对你有赡养义务和责任的人,其他人不过是利益往来。
想不明白这些,执意追逐那些虚幻的美好,最终会被现实击败,一地鸡毛的日子,不堪的回忆。
生活不易,且行且珍惜。愿我们都被这个世界温柔以待,也能报之以歌。
(本文故事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请理性阅读。)
作者:华贵禅心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你有故事,我有茶,一起畅聊余生时光。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