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麻将可以预防老年痴呆”或许是你阻止父母打麻将时常听到的金句,这让“麻将养生”和“朋克养生”双双成为两代人神秘的养生密码。
快乐至上,安逸巴适或许才是四川人民麻将养生的精神内核
打麻将迎来了高光时刻?
比起年轻人动辄“拿着面膜熬着夜”的朋克养生,“麻将养生”似乎可以找到一点依据:主动智力锻炼对于延缓衰老确实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它能锻炼人的精神面貌,预防阿尔茨海默症。
但如此单薄的一句话实在不能称其为道理或依据,我辈可是要延迟退休的超级打工人,相信真正的科学,才是保证自己在拥有职场超级续航能力的基础。
毕竟,随着年龄的增加,来自“记忆橡皮擦”阿尔兹海默症的凝视可比脱发和交不出方案可怕的多。
跨越百年的阿尔兹海默症
根据中国阿尔茨海默病协会的数据显示,每3秒钟全球就有一位痴呆症患者产生,我国有超过1000万痴呆患者,是全球痴呆症患者数量最多的国家。
如此庞大的患者数字背后,是人类与阿尔兹海默症的百年抗争史。
1901年,德国法兰克福有一位名叫奥古斯特·登特(Auguste Deter)的女性,从无理由猜忌自己的丈夫到逐渐开始出现记忆障碍,直到失去方向感无法归家。医生爱洛斯·阿尔兹海默(Alois Alzheimer)详细地记录了对她的第一次问诊。第一个病人由此出现在了历史中。
Auguste Deter,第一个被详细记载的阿尔兹海默病人
药物治疗荆棘满途
回溯此病症被发现的年代,科学尚且矇昧,导致阿尔兹海默症并没有在当时得到重视,直到近百年后,才逐渐重返到人们的视野中。
而治疗阿尔兹海默症的主要途径,药物治疗占据了数十年之久。但讽刺的是,阿尔兹海默症药物研发是失败率最高的领域。
据统计,1998 年到 2011 年间,世界范围内一共研究出 104 个治疗阿尔兹海默症的药物,除了3个并非特效却“硕果仅存”的,其余101个全军覆没,平均药效不超过半年。
超高的失败率如同恶魔的嘲笑一般,让阿尔兹海默症变得更加冰冷可怖。
巅峰争议,药物治疗的两难境地
药物研发之所以屡战屡败,是因为阿尔兹海默症的病原至今成谜。该病的可能因素和假说多达30余种,如家族史、女性、头部外伤、低教育水平、甲状腺病、母育龄过高或过低、病毒感染等。
“不充分”且“相互矛盾”的实验情况一时间被议论纷纷,加之新药的副作用尚未明朗,更有医生表示根本不会应用这种所谓“新药”。
但以最终的结果来看,FDA选择让这种新药上市,实则迫于病患庞大的数据与常年渴求新药突破的市场压力,阿尔兹海默症让人类又一次陷入困境。
脐带血造血干细胞打开新的大门
一言难尽的阿尔兹海默症,如此反控着人类的行动,别说是依靠打麻将,即使单打独斗,都是很难被战胜的。好在人类科学文明之光薪火相传,自强不息,1998年,人胚胎干细胞被成功提取,科学家们便开启了研究用干细胞疗法治疗阿尔兹海默症的大门。
脐带血中含有可以重建人体造血和免疫系统的造血干细胞、间充质干细胞、免疫细胞等多种细胞。
近年来,随着对脐带血研究的深入,脐带血为治疗阿尔茨海默病开启了新的思路和途径。
干细胞治疗阿尔茨海默症基本的思路是利用体外扩增的干细胞来修复和替代受损神经元,重建细胞环路和功能,加强神经保护和营养支持,抑制淀粉样蛋白形成等,对比目前最聚焦的病因假说来看,干细胞治疗对神经元的修复可以看做是未来根治阿尔兹海默症的潜力疗法。
· Aβ 假说:β-淀粉样蛋白(Aβ)过度表达聚集成的淀粉样斑块
· Tau 蛋白假说:Tau 蛋白过度磷酸化后错误折叠形成的神经纤维缠结
干细胞中的间充质干细胞(MSCS),由于参与间充质组织类型的发育,对阿尔兹海默症的治疗效果被不断印证,而间充质干细胞可以从脐带血中获得。据《洛杉矶时报》报道,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科学家为老年小鼠每四天注射一次脐带血,连续治疗两周后,这些小鼠的记忆力、学习能力和海马功能以及穿越复杂迷宫的能力都获得显著提升。
小鼠的衰老迹象得到控制甚至逆转,与注射老人血浆的小鼠相比,注射脐带血小鼠的记忆力和学习能力约提高30%至50%。
在《Stem Cells and Development》杂志上的另一项研究结果显示:实验鼠在多次接受低剂量静脉注射人脐带血后,阿尔茨海默病的致病物质在实验鼠脑内的积聚逐渐减少,这项研究同样有力的验证了人脐带血细胞治疗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确切疗效。
除了在治疗阿尔茨海默症的探索以外,脐带血中含有的丰富造血干细胞(HSC)可以重建人体造血和免疫系统,可用于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血液系统、免疫系统,以及遗传代谢性及先天性疾病。
因此,脐带血已成为造血干细胞的重要来源,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临床,目前已知被用于治疗80多种血液和免疫系统疾病,尤其在遗传病、代谢病、免疫治疗及再生医学(特别是神经系统损伤)中的价值日益受到重视。
近年来,随着对脐带血研究的深入,脐带血为治疗阿尔茨海默病开启了新的思路和途径。
当然,战胜阿尔兹海默症的方法一定不止一种,不断有研究发现为开发阿尔兹海默症的长效疗法提供着新的希望。
相信在生命科学不断精进的未来,细胞与基因等更为微观的理论与科学,终将在切实提升人类生命质量的命题中大有可为。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