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7分的文科女状元被父亲偷改志愿,与梦想中的北大失之交臂,愤怒之下抛弃父母远赴国外,20多年都不回家,如今,他和父母怎么样了?
女孩名叫戴柳,1983年出生在湖北黄冈,家境优渥,母亲是一位语文老师,父亲则是一位新闻记者,两人都是出色的知识分子。
作为女儿的戴柳也不逊色,甚至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从小就展现出极高的学习天赋。1999年,戴柳参加了高 考,并考出了687分的好成绩,戴柳成了黄冈的文科状元。
得知喜讯后,亲戚朋友都跑来跟她道喜,父母面上有光,每天都笑的合不拢嘴,但最高兴的人还是戴柳,因为她终于可以去梦想中的北大读书了。
1999年,志愿还是在高 考之前填报的,戴柳为了梦想中的北大,她付出的努力超出了每个同学,她对自己有信心,毫不犹豫的将第一志愿填写上了“北京大学”。
事实证明,戴柳的信心很有道理,作为文科状元的她,不管什么高校都会抢着要她。
然而,现实却狠狠给了戴柳一耳光。
这天,戴柳终于等到了录取通知书,满脸笑容的将其打开,下一秒她的心却沉了下去,因为她的录取通知书上写的不是“北京大学”,而是“中国政法大学”。
虽然后者也是有名的高校,但是“北大”才是这么多年来,支撑戴柳克服千辛万苦,不断前进的动力。
她一直都觉得:考不上北大,自己的人生就是失败的!
谁知,现在明明有十足的把握去北大,最后录取她的学校竟然变成了中国政法大学,冷静下来后,戴柳的第一反应是通知书送错了,她拿到的是别人的通知书。
可是,上面写的清清楚楚,的确是戴柳的名字呀!
她不死心,连忙给老师打电话了解情况,这才从老师口中得知,原来她的第一志愿被人改了,而做出这件事的人,正是在客厅坐沙发上悠闲看电视的父亲老戴。
老戴听说女儿的录取通知书送到了,心情也非常激动,心里正偷着乐呢。
谁能料到,房门哐当被打开,女儿怒气冲冲地奔向他,吼道:你为什么要私自改动我的志愿?
老戴没想到女儿这么快就知道了实情,起先还想要装傻,但在女儿愤怒的目光注视下,他还是点了点头,承认这件事是他做的。
看着父亲无所谓,甚至还有些沾沾自喜的笑脸,戴柳忍无可忍,愤怒的质问父亲:为什么这么做?
老戴被女儿吼的一愣,却依然不觉得自己做错了什么,反而声称自己这样做,都是为了戴柳好。
他把去中国政法大学读书的好处,列了一箩筐,比如:毕业后更好找工作;更容易考上公 务 员等。
但是,戴柳却冷冷的看着父亲,直接戳穿了他的表演。
原来戴柳小时候就听母亲说过,考上中国政法大学是父亲年轻时的梦想。
他的父亲读书期间成绩也很不错,只可惜他没能如愿的考上理想院校,最后不情不愿的成了一名记者。
即便二十多年过去了,他依然没有忘怀,时时感到遗憾。
而戴柳向来以北大作为目标,过去,他以为父亲明白这种追逐梦想的感觉,殊不知在父亲心中,女儿的梦想还比不过他自己的一根毫毛。
自己办不到的事,却强行转嫁到别人身上,这种不尊重人的行为让戴柳十分恼火。
见状,老戴也不再遮遮掩掩,直言他就是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帮他实现梦想。
况且他只有戴柳这一个女儿,将来也不希望她离家太远,毕业后老老实实当个公 务 员,以后为父母养老送终就足够了。
要知道,戴柳作为文科状元,前途一片光亮,父亲的这番话却让她感到,自己仿佛被贬低到了尘埃里。
最后是母亲的出现,安慰了愤怒又委屈的戴柳。
事以至此,结局已经无法改变,戴柳只能擦干眼泪,继续打碎了牙往肚子里吞。
开学面前,老戴主动提出要送女儿去上学,被戴柳无情的拒绝了。
如果不是还没有能力赚钱养活自己,戴柳甚至不想要父母的钱来支付学费。
她独自来到北京,找时间去北大那边转了一圈,门口那块漂亮的匾曾多次出现在戴柳的梦中,如今,它近在眼前却又远在天边,戴柳感到很是难过,
大学四年,就算是节假日,戴柳也很少回家,有时间就泡在图书馆里苦学。
后来她也会在假期出去打工,为的就是早点赚钱,摆脱父亲的控制,戴柳曾无数次的回忆,收到通知书的那天,他意识到父亲偷改志愿的行为,其实是一种变相的试探。
如果她不反抗,那下一次父亲就会变本加厉,将来别说她的工作了,就连她跟谁结婚、过怎样的人生,都有可能会被父亲插手。
这样的念头让戴柳感到很不安,也促使戴柳越发投入到学习中,企图从中找到脱身的办法。
终于在读大四那年,戴柳等到了一个彻底改变人生的机会,只是那意味着她将自此远离父母。
戴柳听说,韩国一所法律大学正在招生,所要求的专业正好跟她的专业一直,而且表现出色的学生将来能拿到相当不错的奖学金。
一想到能远离父亲,还能自主支付学费,戴柳顿时怦然心动,立刻报名参加。
出于前车之鉴,她没有告诉父母,而是一直等到笔试、面试都通过后,戴柳便难得主动回到黄冈的老家。
看到女儿突然回来,父母俩人都很惊喜,尤其父亲,四年来女儿一直很排斥他,偶尔给家里打电话,也从来不提父亲这个人。
父亲还以为,终于有机会修复和女儿的父女关系了。
谁知,女儿开口第一句话,就让父亲彻底炸了毛。
戴柳说:“我就要去韩国上学了,回来给你们告个别!”
父亲质问戴柳为什么不早点告诉他们?并要求戴柳放弃出国读书,但戴柳只是笑了笑,说:当年你偷改我的志愿,为啥不提前告诉我?
父亲顿时暴跳如雷,趁戴柳回房间收拾东西时,把她的房门堵上,想把女儿关在房间里,戴柳意识到之前的猜测果然没有错。
如果她不反抗,那下一次父亲更会变本加厉,这一次她不打算妥协,直接以绝食来对抗。
首先让步的人是戴柳的妈妈,她趁丈夫不注意,悄悄打开了房门,叮嘱女儿要注意安全,便含泪送女儿离开。
只是母亲没想到,女儿这一走就再也没有回来。
彻底对父母死心的戴柳,在韩国读书、毕业,机缘巧合下,毕业后的戴柳成为了西韩金融集团旗下、证券公司的第一个中国员工。
戴柳知道这份工作机会的不易,便想着要牢牢抓住。
于是戴柳就边工作边学习韩语,靠着超强的学习能力,加上周围都是韩国人的工作环境,戴柳很快就掌握了韩语。
之后更是努力的工作,在韩国逐渐站稳了脚跟。
直到2019年,戴柳被韩国的快节奏几乎被压垮了,身心疲惫,身体方面也出现了一些小毛病。
戴柳决定辞职,选择过一种轻松的生活。
辞掉工作后,戴柳遵从内心的选择来到了济州岛散心,在这里,她遇到了当地一位青年人,并且俩人一见钟情。
俩人结婚后,在当地开了一家民宿和茶社,专卖中国茶叶,戴柳老公则经营一家果园。
生活变得松弛而幸福,再也没有了过去职场上的那些压力。
时间转眼过去了20多年,戴柳一直都没回过家,只是结婚那天给母亲打了电话,后来母女二人一直保持着联系。
但不管母亲怎么劝说,戴柳就是不肯回家,也拒绝与父亲对话。
结言:
如今的戴柳早已实现了财富自 由,她很喜欢跟韩国的朋友分享中国的美食和茶叶。
戴柳越来越觉得,她对于传播中国的传统文化,有一种天然的使命感。
戴柳说,她经营茶社不为赚钱,只为在韩国传播中国的传统文化,她希望自己可以成为中国在韩国的文化宣传大使,为两国的文化交流贡献出自己的力量,让更多的外国人了解中国,爱上中国。
最后不得不说的是,戴柳和父亲之间的隔阂:很多家长都不明白,子女除了是父母的孩子外,也是一个独 立的个体,应当获得父母的尊重。
父母就算是出于好心,也要跟孩子好好沟通,更不能把自己的意愿强加到孩子身上,否则只会眼睁睁看着子女与自己渐行渐远,戴柳和父亲的经历就是最好的证明。
朋友们,你们怎么看待这件事?
《免责声明:内容素材、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