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格的智慧:一个人在变富前,往往会对3类事“无情”

阿胖教您成长 2025-04-18 17:46:45

当一个人“无情”时,很多人会觉得这不是一个好人,但对这个无情的人来说,他的无情反而能成为自己变富的契机。

比如对游戏无情的人,往往会有更多的时间读书、社交,未来也更可能赚到钱。

那到底哪些无情能帮我们赚钱、变富呢?99岁富豪芒格能给你答案。

可能很多人对芒格不太熟悉,但巴菲特的大名你肯定如雷贯耳。实际上,芒格在某种程度上,既是巴菲特的老师,也是他最重要的事业合伙人。

巴菲特曾这样评价芒格:“是查理开阔了我的眼界,让我飞速从懵懂状态走向成熟,如果没有他,我的财富会少得多。”

我从他的智慧里,找到了变富的秘密,一个人变富前,往往会对这三类事“无情”。

对 “沉没成本” 无情

“如果你因为打翻的牛奶哭泣,那么你将错过整片奶酪。”

芒格在《穷查理宝典》里这句毒舌金句,直接戳破了无数人的财富幻觉。

在大众认知里,“坚持就是胜利”“有始有终” 是美德,可芒格偏说:在变富前,得先学会对沉没成本 “下狠手” !

这就好比你花 200 块买了张烂片电影票,正常人咬咬牙会想 “钱都花了,不看亏大了”,但芒格式思维是:立刻起身走人,省下时间去干更有价值的事!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理查德・塞勒提出的 “沉没成本谬误” 理论,完美验证了芒格的智慧。

研究发现,人们一旦在某件事投入时间、金钱或精力,哪怕发现是个坑,也会因为 “舍不得前期投入” 而继续深陷。

我有一个朋友,当年在三线城市开了 9 家门店,结果发现选址失误、运营模式过时,每月亏损 10 万。

按照普通人思维,肯定想着 “再坚持一下,说不定能回本”,但他果断关掉所有门店,及时止损。

他带着团队重新调研市场,转战新式茶饮赛道,最终创立了年营收破 1 亿的网红品牌,这波操作,简直把芒格 “对沉没成本无情” 的智慧玩明白了!

反观现实,太多人被沉没成本拖进财富深渊。

有研究显示,78% 的职场人明明厌恶当前工作,却因 “已经干了 5 年,辞职太可惜” 继续耗着;35% 的创业者明知项目没前途,还在往 “无底洞” 里砸钱,这些人就像背着沉重石头游泳的人,越挣扎越下沉,眼睁睁看着财富机会从身边溜走。

想修炼 “对沉没成本无情” 的能力,要记住这三招:

1、建立 “止损闹钟”:做任何投资或决策前,提前设定止损线。比如亏 15% 就割肉,创业半年没起色就转型,别给沉没成本绑架你的机会。

2、学会 “清零思维”:把每一次选择都当成全新开始,别让过去的投入干扰当下判断。

就像芒格说的:“忘记你为这顿饭付了多少钱,只关注它好不好吃。”

3、用 “机会成本” 算账:问问自己,继续耗在这里,会错过哪些更赚钱的机会?当你算清这笔账,就会发现及时止损才是真明智之选!

对 “自我设限” 无情,撕碎贴在身上的 “不可能” 标签

“大多数人对自己的限制,比实际的限制要多得多。”

芒格这句看似简单的话,实则藏着石破天惊的财富逻辑。

在我们的认知里,总习惯给自己贴上各种标签:“我天生不是做生意的料”“普通人根本赚不到大钱”,可芒格却告诫我们:在变富前,必须要干掉这些自我设限。

心理学中的 “自我效能感” 理论指出,当一个人对自己完成某件事的能力缺乏信心时,他的行为表现和成就往往会受到极大限制。

那些敢于打破自我设限的人,往往能创造财富奇迹。

比如 盒马的创始人侯毅,在创立盒马之前,传统零售行业普遍认为 “线上线下融合” 是不可能实现的难题。

但侯毅不信邪,他不顾外界质疑,大胆突破传统零售思维,打造出 “生鲜电商 + 线下门店” 的全新模式。

在创业初期,团队内部也有人认为 “这根本不现实”,但侯毅果断将这些消极声音排除,带领团队全力推进项目。

后来的盒马鲜生年营收超 500 亿,成为新零售行业的标杆,侯毅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对自我设限 “无情” 的力量。

再看看现实中的普通人,太多人因为自我设限与财富擦肩而过。

80% 的职场人在面对晋升机会时,第一反应不是 “我可以试试”,而是 “我肯定不行”;70% 的创业者在项目遇到瓶颈时,轻易认定 “这就是极限”,而不是尝试突破。

这些自我设限就像一个个牢笼,把人们困在 “不可能” 的沼泽里,看着别人实现财富自由,自己却只能望洋兴叹。

想要打破自我设限,你可以试试这三招:

1、启动 “反脆弱思维”:把每一次失败或质疑都当成突破自我的契机。

就像芒格说的:“每次遇到困难,我都觉得这是上天在给我机会,让我变得更强。” 当你遭遇挫折时,不妨问问自己:“这次经历能让我学到什么?”

2、建立 “榜样对照清单”:找到和你背景相似,却打破限制实现财富逆袭的人,研究他们的经历。

比如,你觉得自己学历低难以创业,就去看看只有初中学历却打造出商业帝国的曹德旺是怎么做的。通过对比,你会发现所谓的限制大多是自己臆想出来的。

3、进行 “极限挑战实验”:每周给自己设定一个 “不可能完成” 的小目标,比如向陌生人推销产品、在公开场合演讲。

当你一次次完成这些目标,会发现自我设限的枷锁正在逐渐瓦解。

对 “短期诱惑” 无情,拒绝眼前的 “小确幸”

“我宁愿错过 100 个小机会,也不愿踩进 1 个大坑。”

芒格这句话,道出了财富积累的核心秘密 ——对短期诱惑保持 “铁石心肠” !

在这个 “赚快钱” 风气盛行的时代,各种 “日入过万”“30 天暴富” 的噱头满天飞,可芒格偏要反着来,专注长期主义。

哈佛大学著名的 “棉花糖实验” 跟踪研究 40 年发现:那些能忍住不吃眼前棉花糖、选择等待获得更多奖励的孩子,长大后收入比同龄人高 4 倍!

这和芒格的投资哲学不谋而合:他和巴菲特投资比亚迪,一拿就是十几年,哪怕中间股价暴跌 50% 也不为所动。

最终,这笔投资狂赚 30 倍,狠狠打了那些追求 “快进快出” 的投机者的脸!

现实中,太多人被短期诱惑坑得血本无归。

有人看到 “网红带货暴富”,盲目跟风开店,结果亏得连底裤都不剩,有人看别人投什么,他们就跟着投,结果次次失败。

这些人就像被糖果诱惑的小孩,只顾眼前甜蜜,却错过了未来的巨大财富。

想修炼 “抵御短期诱惑” 的金钟罩?试试这三招:

1、建立 “财富愿景板”:把自己的财富目标(比如 10 年赚 1000 万)做成图片,贴在床头、电脑上,每次想冲动消费或投机时,看看它冷静一下。

2、设置 “冷静期机制”:遇到高收益诱惑,先别急着投钱,给自己 72 小时冷静期,查查风险、问问专业人士,避免头脑发热踩坑。

比如我花一万三买了知识付费产品顶峰会,我会让自己反复冷静了一段时间之后再去想这件事,发现自己还是可以入,就入了!

3、培养 “长期主义习惯”:每天花 1 小时学习、健身或打磨技能,哪怕短期内看不到回报也坚持做。

我是阿胖,靠读书、写作爆发式成长,一年多的时间从月薪3千到月入3万,分享我的成长思考,助你打破人生迷茫,少走10年弯路

0 阅读:52

阿胖教您成长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