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保主动“毁约”?人民日报重磅发声,个人账户的钱到底属于谁?

铁览不执著 2024-07-20 05:18:11

经历了3年疫情之后,老百姓对医疗保险是越来越重视了。因为有了医保之后,老百姓看病住院的压力可以减轻了,同时,也很少发生“因病致贫”的事情了。根据国家医保局发布《2023年医疗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快报》数据,其中提到,截至2023年底,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13.33亿人,参保覆盖面稳定在95%以上。

不过,近些年为了适应当前形势的需要,我国在医疗保险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对此,有不少网友表示:医保主动毁约改变原有的制度,实在让人难以理解。那么,现在的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之后究竟有哪些重大变化呢?主要有两方面内容:

第一,个人账户资金变少了

按照过去医保的规定,职工医保个人缴费2%,企业承担8%。个人缴费的钱都划入个人账户,企业缴纳的钱也会按照一定比例划入个人账户。而新的医改实施之后,个人缴费的钱划入个人账户这个不变。但企业缴纳的医疗费用将全部划入统筹账户。这样一来,个人账户资金就变少了。

为此,有专家做出过解释:现在很多年轻人因为很少看病,个人账户里的资金越来越多了,根本花不完。而另外一些老年人群体,由于经常要看病个人账户的资金却越来越少了。在这种情况下,把每年应该划入个人账户中的的部分资金,划入统筹账户,更多的人能享受到医保的福利,这也类似于劫富济贫。

第二,门诊也可以报销

过去一些人有个小毛小病,去看门诊,都要自费,不能报销。而按照新的医改政策,门诊也是可以报销的,只不过在规定的时间内,门诊费用累计达到500元以上,就可以享受到报销的待遇了。当然,每个地方的门诊的报销门槛并不相同,也有部分地区是可以零门槛报销的。

从目前来看,个人账户的资金主要用于支付门诊费用、药品费用等小额医疗支出,而统筹账户的资金则用于大额费用的支出,如住院治疗等。而面对有人对新医改政策的不理解,权威媒体人民日报重磅发文指出:

个人账户资金虽然具有个人属性,但其本质上仍属于医保基金的一部分,其使用和管理应遵循医保制度的相关规定。同时,文章还强调了个人账户资金的双重性质:一个是个人缴纳的医保费用的积累;另一个,它也是医保基金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社会共济的功能。

对此,一些专家进行解读:新的医改政策的这样一个设计的目的就是让医保基金的资金使用更加合理,以及参保人员之间的可以实现共济。不过,一些年轻人还是对新的医改政策表达不满。他们认为,新的医疗保险也要有契约精神的,买保险的人按照合同约定缴费,享受相应的保障,而相关部门也要按照合同的约定提供相应的保障。大家都要按约定的来,是不可以单方面毁约的。

实际上,专家们和老百姓是存在着一些分歧的。普通老百姓平时算的是小账,现在个人账户每年增加的钱比原来少了。这意味着看病要多花钱,自己的利益会受损,当然也就会表示不满情绪。而专家们则认为,新的医改政策既能使医保的资金使用更加合理。而且,随着共筹账户的资金增加了,也能让越来越多的人享受到更好的医疗保障,真可谓的是一举两得。

0 阅读:1

铁览不执著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