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接受了几个美国保守派博主的采访,这几个博主,安德鲁·纳波利塔诺,拉里·约翰逊,还有个叫马里奥·诺法尔,说是马斯克的“门徒”,也挺有意思。采访里,拉夫罗夫主要说了中俄关系的事儿。
拉夫罗夫强调,俄罗斯永远不会违反对中国的法律和政治承诺。 这意思很明确,中俄关系是根基,不会因为外部压力而动摇。不过他也承认,中俄关系也有一些问题。主要原因是西方制裁,导致一些中国企业担心美国二级制裁,不敢和俄罗斯做生意。 具体来说,有些中国银行不愿意接受来自俄罗斯的贸易款项,一些出口军民两用产品的中国企业也受到美国制裁的影响。
西伯利亚力量2号:慢工出细活?
采访中,拉夫罗夫还提到了中俄蒙跨境天然气管道项目,也就是西伯利亚力量2号。这个项目现在有点拖延,但拉夫罗夫说俄罗斯不着急。 他解释说,中国现在也在考虑天然气进口多元化,所以不急着签合同。
这背后的原因其实也容易理解。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西伯利亚力量)已经通气了,价值4000亿美元,30年的供气合同,这可是个大项目。西伯利亚力量2号,涉及到蒙古,谈判涉及价格等诸多因素,自然比想象中复杂。蒙古之前预计2024年开工,现在看来,要往后推了。俄乌冲突之后,俄罗斯对欧洲的天然气出口大幅下降,这反而促使他们更加重视中俄蒙管道项目。
中俄关系:战略选择,不受干扰
拉夫罗夫反复强调,中俄关系是俄罗斯的战略选择,不会被外部因素干扰。 双方都重视稳定两国关系。这话听着挺硬气,但暗地里,双方肯定也在处理各种复杂问题。 普京和特朗普多次通话,中俄元首也通话了,绍伊古还访华了,这些外交活动,都说明中俄两国在努力维护和发展两国关系。 但是,西伯利亚力量2号项目的拖延,以及一些中国企业因为美国制裁而受到影响,都反映出中俄关系并非一帆风顺。
价格是关键:中俄蒙天然气管道项目卡在哪儿?
说到底,中俄蒙跨境天然气管道项目,价格是关键的谈判障碍。 俄罗斯想卖个好价钱,中国想买个便宜价,这很正常。 但这里面牵涉到很多因素,包括国际能源价格波动,以及三国的经济利益等等。 谈判可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儿。
绊脚石
其他方面:
说起来,这几个美国博主采访拉夫罗夫,本身也挺有意思。他们能接触到拉夫罗夫,说明美国内部对中俄关系的关注度很高,而且存在不同声音。 至于马里奥·诺法尔自称是马斯克的“门徒”,这只能说,世界之大,无奇不有。
总的来说,目前中俄关系总体稳定,但面临着一些挑战。 西伯利亚力量2号项目的进展,以及中国企业如何应对美国制裁,将继续影响两国关系的走向。 但从拉夫罗夫的表态来看,俄罗斯对中俄关系的长期稳定充满信心。